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研究

整合系統資源推進智庫建設

發佈時間: 2015-04-07 09:52:21    來源: 光明網    作者:    責任編輯: 張林

黨校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力量,加快推進新型智庫建設是黨校的重要職責使命和發展方向,是黨校發展歷程中的一次重大機遇。筆者提出三點思考建議,以期對推動黨校新型智庫建設有所裨益。

建“庫容”

對黨校新型智庫來講,有三類核心主體資源,需要切實加快開放步伐,加以整合、挖掘和利用。

一是對學員的開放。黨校學員來自各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來自各項工作一線,有理論有實踐,對實際情況把握清楚,決策諮詢建議的針對性可行性、操作性實效性都很強。挖掘用好學員資源,一要組織好在校培訓學員開展決策諮詢,用好每期學員“活水”。二要把培訓學員由流量變存量,建立遴選機制,把實踐強、業務精、資政能力突出的學員固化為黨校智庫成員,通過三五年的篩選,把黨政機關決策諮詢的行家能手、精英骨幹匯集到黨校智庫中來。

二是對系統的開放。對全國黨校系統而言,要把各個黨校、各個學科、各個領域的優勢整合起來,形成強大的決策諮詢網路和學科人才體系。整合系統資源,一要各級黨校圍繞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積極開展決策諮詢,提高個體決策諮詢能力水準,發揮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作用。二要上級黨校加強組織引導、搭建平臺,為下級黨校開展決策諮詢工作提供空間和舞臺,實現黨校系統決策諮詢工作的能級提升和層級躍升。三要強化系統交流合作,東、中、西部黨校之間、各地區內部黨校之間、上下級黨校之間共同合作,聯合開展決策諮詢課題研究,打造黨校系統決策諮詢整體實力和形象。

三是對自身的開放。決策諮詢是一項實踐性、實戰性非常強的工作,必須有深厚的調研基礎、實踐功底作支撐。而長期以來,黨校人員流動不足、與外界交流少,教研人員作為黨校決策諮詢工作的承載者和操作者,是黨校新型智庫建設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尤其要加大加快開放的力度和步伐。一要大力推動教研人員到基層一線挂職鍛鍊。二要把開展實地調研作為教研人員的基本工作內容,把實地調研納入日常管理工作,強化調研組織和引導,以調研催生課題、以調研催生成果。三要強化教研人員與學員的接觸交流,以了解學員所思所想所作、了解實際工作存在的具體問題和解決的方向措施。

樹“庫形”

任何智庫都有相對具體的學科指向和領域範圍,世界上沒有包攬一切的萬能智庫。從中央黨校到地方各級黨校,建什麼樣的智庫,需要各黨校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所處形勢格局作出科學的判斷。

一是學科對決策諮詢的影響度。沒有學科支撐的決策諮詢,只能是追著跑、面上跑和馬後炮,難有實效。學科影響和決定著看問題的角度、論述問題的深度,而角度、深度決定著決策諮詢報告品質的高低成敗。同一個選題,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學術功底的人作出的決策諮詢報告是不同的。有的功底紮實,表述準確,論述深刻,建議可行性、操作性就強。

二是學科對決策諮詢的適應性。有一種觀點認為,黨校有的學科比較適合作決策諮詢,而有的學科則不適合作決策諮詢。對這種觀點需要從三個方面加以澄清。一方面,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現實中存在的問題也涉及方方面面,任何學科都可以找到現實落腳點,找到決策諮詢的問題和對象;另一方面,黨校因黨而設、為黨而設,在學科設置、教研部門配置上傳承著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光榮傳統,難有不適合決策諮詢的理由;再者,已有很多黨校、很多教研人員在黨史黨建、科社文史等學科作出了出色的決策諮詢成效。決策諮詢的實效和影響力來自於深厚的學科積累和敏銳的時政判斷力,立足於學科,一定可以在現實中、在黨委政府工作中找到決策諮詢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三是決策諮詢學科團隊建設。一要健全團隊圈層。對一個決策諮詢學科團隊,從中心到週邊可分為核心層、緊密層、週邊層三個圈層,需要匯集整合好從理論到實踐,從黨校自身教研人員、黨校系統人員、培訓學員各個方面的力量,打好學科團隊基礎。二要完善學術梯隊。保持學科團隊老中青的梯度培養和建設,使學科團隊本身始終保持活力,形成學科團隊整體提升與個人脫穎而出之間的良性互動,實現個人專長、群體優勢與重大突破之間的最佳匹配,提升學術梯隊的整體學術水準和競爭實力。三要凝聚學科方向。決策諮詢學科團隊建設要強化推動學科交叉、滲透和融合,開展多學科聯合、多形式協作攻關,不斷整合學科團隊成員力量,實現學科個人、學科團隊、學科方向的優勢整合,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優勢方向。

強“庫基”

“庫基”,是智庫資源由存量變流量、無形變有形,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的體制機制。“庫基”建設,需要強化三個方面。

一是機制。教學科研諮詢“三位一體”是黨校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抓手。要通過不斷完善制度機制,找到教學科研諮詢“三位一體”的最佳平衡點和結合點。首先,在認識上要到位。把決策諮詢作為黨校工作的重要方向,真正樹立教學科研諮詢“三位一體”理念。其次,要做好兼顧和平衡。教學是最直接現實的要求,科研讓教學更有深度、更有啟發性,諮詢讓教學聯繫實際更緊密、更接地氣,教學科研諮詢三者體現了近期與遠期、直接和間接、標與本的關係,必須在時間精力上做好平衡和兼顧,使三者良性互動、互相促進提升。再次,在制度建設上,需要把教學科研諮詢“三位一體”納入目標考核、績效管理、職稱晉陞、競職競崗等方面制度安排中,用制度保障和推動教學科研諮詢“三位一體”格局的形成。

二是平臺。對黨校而言,決策諮詢平臺分自有平臺、第三方平臺,自有平臺相對較易撐控,可根據自身理念、定位加以打造,易形成自身的決策諮詢品牌。第三方平臺,創辦主體多元多樣,有社科院平臺、社科聯平臺、黨政機關平臺、高校科研院所平臺等,體制外有非政府組織ngo平臺、諮詢公司平臺等,覆蓋範圍廣,風格定位差異較大,影響力具有不確定性。自有平臺常以決策諮詢直通車的形式出現,決策諮詢層級相對較窄,以橫向決策諮詢為主,決策諮詢主要針對本級黨委政府。如果説自有平臺是黨校新型智庫建設的一個重要尺規,那麼對第三平臺的利用和拓展是另一個極為重要的尺規。

三是方法。就決策諮詢報告來講:一要指向明確。要有紮實的調研基礎,對問題的把握要準確清楚,抓住關鍵、切中要害;措施建議要指向明確,要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二要突出“怎麼辦”。決策諮詢報告與學術期刊文章最大的區別,在於行政公文類的語言風格體系,更注重“怎麼辦”,而必要性、重要性、意義價值等方面不宜過多渲染。三要注重“短平快”。力戒“正確而無用”的廢話、“放之四海皆準”的套話、“説了等於沒説”的空話。此外,若能在有見地、有深度、在思想上有所體現和突顯,更是上作。

(作者單位:重慶市委黨校)

評 論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