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領軍人物

趙江林:讓亞洲成為無縫連結的命運共同體

發佈時間: 2015-03-30 08:48:10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趙江林    責任編輯: 張林

趙江林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國際經濟關係室主任、研究員

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再次將中國對亞洲地區未來發展做一全面宣示。中國政府從目標、理念和手段等方面將亞洲新未來進行了描繪和書寫。

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是中國政府首次在國際舞臺上提出亞洲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多年來,亞洲各國一直在努力探尋自身的發展道路,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亞洲距離提出建設命運共同體的設想也越來越近。首先是經濟增長並未完全受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依然保持蓬勃向上的發展勢頭;其次是亞洲之間的合作交融也比以往更加廣泛和深刻,各種雙邊和多邊的自貿區協議將亞洲各國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第三,中國在2014年亞信峰會上提出的“新安全觀”為亞洲各國和平共處、共同發展奠定了新的理念基石。因此,亞洲命運共同體目標呼之欲出。

在大目標的背後是以大理念作為支撐的。在此次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四個堅持”的理念,即必須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須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必須堅持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必須堅持不同文明相容並蓄、交流互鑒。這四個堅持構築了新時期亞洲未來發展所需要秉持的原則,使經濟發展水準多樣、社會政治文化多元的亞洲能夠在共同的理念或原則指導下走共同發展的道路。如果説60年前的萬隆會議上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原則出了獨立後亞洲各國如何相處的政治藥方,那麼今天的中國則再次為亞洲發展開出了經濟、社會、文化等藥方。

今天中國推出的亞洲命運共同體概念是有重大務實舉措相伴隨的。過去限于經濟實力不足,中國較少提出倡議或拿出實際的資金用於地區的發展,今天的中國已經不同以往,自2013年下半年“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中國領導人通過雙邊出訪或多邊會議等途徑相繼提出了新的合作框架,如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向東盟提供優惠貸款等,主要用於一帶一路中基礎設施、人員交流和培訓以及制度建設等多個重大項目。同時在制度層面,中國提出了推進亞太自貿區的設想、簽署了同南韓]澳大利亞等國家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協議。特別需要提出的是3月28日一帶一路規劃全文的發表顯示了中國真正在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做事情。如今這些務實性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推進,截至到目前為止,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有40多個國家申請成為創始國,其他資金運作也已走上正軌,中巴經濟走廊也已啟動、已有的一些雙邊項目正在緊張的進行中。

如今中國正在以一個新型大國在世界多領域中嶄露頭角。這一新型大國形象體現在多個方面:

一是理念新。中國將不會學習傳統大國的做法,而是以和平、合作、發展為宗旨,展示中國將始終作為一個和平的大國、合作的大國和發展的大國形象屹立在世界的。習近平在博鰲年會講話中指出,“作為大國,意味著對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更大責任,而不是對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更大壟斷。”

二是新思路。新時期,中國以新思維關注世界和地區,以積極的姿態倡導新的世界秩序,力主構建世界各國新型關係。習近平在博鰲論壇的講話中著重闡述了對亞洲國家的五大關切,即“四個全面”、“大國責任”、反對“一己之私”、“亞投行”、“一帶一路”等。

三是規則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發展中國家首次倡議建立的一個世界性金融機構組織。作為倡議方,中國正在以一種新規則來打破長期以來世界金融秩序為西方強國所壟斷的歷史。由於亞投行將資金主要用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建設,切實為亞洲國家的發展帶來新的投入,也因此成為“暢銷品”。

四是肯付出。除了中國政府正在拿出資金支援亞洲國家經濟發展之外,實際上也在通過投資、貿易等多種市場途徑與亞洲國家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貿關係。中國正在通過各種途徑向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提供用於發展的“公共産品”,使得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能夠成為一個無縫連結的命運共同體。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