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研究

教育部:高校智庫不掌握一線情況實效性不強

發佈時間: 2015-03-25 11:32:33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責任編輯: 張林

張東剛表示當前推進高校智庫建設重點要從三方面著手:一是把握正確方向,二是深化綜合改革,三是注重實際績效。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高校作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主力軍,是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力量,理應走在智庫建設前列。對此,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張東剛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他認為,當前推進高校智庫建設重點要從三方面著手:一是把握正確方向,二是深化綜合改革,三是注重實際績效。

問:高校應如何發揮智庫建設主力軍作用?

答: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高校要進一步明確高校智庫功能定位,加強高校智庫建設整體規劃和科學佈局,統籌整合優質資源,充分發揮戰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養、輿論引導、公共外交等五大功能。

一是發揮高校研究優勢,積極開展事關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性基礎理論研究,為黨和國家科學民主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發揮高校學科優勢,圍繞國家重大現實問題,組織跨學科綜合研究,提出實用、管用的咨政建議。

三是發揮高校人才優勢,著力培養複合型高素質人才,加強智庫人才隊伍保障。

四是發揮高校學術優勢,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釋疑解惑,引導社會輿論。

五是發揮高校對外交流優勢,積極開展國內外人文交流,推動公共外交。與此同時,我們將著重引導包括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在內的智庫型機構進一步深化改革,適時啟動高端智庫建設計劃,重點建設一批新型高校智庫。

問:當前高校智庫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答:當前,高校智庫存在三個主要問題。

一是研究合力難以形成。高校匯聚了80%的社科力量,人員規模近50萬,這是無可比擬的優勢,是我國智庫建設最重要的力量。但問題是,這種強大的研究力量是相對分散的,當面對國家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綜合研究時,表現出明顯的研究合力不足、學科合力不足、人員合力不足、機構合力不足,導致研究中碎片化現象嚴重。

二是評價導向存在偏差。長期以來,高校科研評價機制單一化現象嚴重,缺乏彈性和多元。往往太重論文、專著、獲獎,忽略了研究成果的實際貢獻和咨政成效,有些學校根本沒有將咨政報告列入考核評價指標。這個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校智庫的發展。

三是理論聯繫實際不足。當前,高校很多老師積極努力的向政府建言獻策,但有些報告學科化導向明顯,過於學術化,不了解掌握一線情況,也不是長期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結果,所以提出的東西針對性、實效性不強。

問:高校智庫建設的根本方向是什麼?

答: 當前,按照《意見》要求,抓實抓好新型智庫建設關鍵在於準確理解和把握這個“特”。

首先,堅持黨的領導是前提,要牢牢把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方向,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研究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貢獻智慧力量。

其次,我們的智庫建設在目標定位、體系建構、實現路徑和發展模式上,與西方國家的智庫有著明顯差異,需要立足基本國情,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當然,在新形勢下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新型智庫,也不能脫離國際的實踐,需要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學習借鑒各國智庫建設的成功範式和寶貴經驗,但絕不是照搬照抄,而應“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再者,科學客觀是智庫的生命所在。我們支援和鼓勵智庫在學術上自由探索與創新,但必須防止片面解讀“學術研究無禁區”,打著學術研究旗號,宣傳西方價值觀念。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一政治底線,牢固樹立憲法法律權威,堅持憲法所確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始終以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在法治的框架內開展各項決策諮詢工作,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探索遵循規律的智庫發展之路。

問:你認為,建好高校智庫的關鍵在哪?

答: 建好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關鍵在深化管理體制改革,統籌協調各方,創新制度設計,激發智庫活力。

  一是改革的整體思路。要做好改革的頂層設計,強調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和可操作性。加強在資源分配、人員管理、協同機制,乃至智庫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全局性改革設計,形成一整套相互銜接、互為支撐、有效耦合的新型智庫建設體系。

二是改革的主體多樣性。新型智庫需要自上而下的一體化改革。首先,政府管理部門要落實資訊公開制度、完善決策徵集制度、健全政策評估制度、建立購買決策諮詢制度等等。沒有這些東西,智庫搞不好,做不強。其次,高校一定要因校制宜,明確改革定位。根據學校特點確定智庫培育和建設方向,不要一哄而上搞智庫,要認清服務對象,區分服務層次,強化自身改革。再者,智庫內部的組織運作機制也要改革,比如小範圍的人員合作機制、成果共用機制、創新文化機制等等。各主體之間要注重協同性,應上下一盤棋,步調一致推改革。

三是突出改革重點。要將加強改革頂層設計與鼓勵先試先行相結合,拿重點改革項目“開刀”,摸著石頭過河,不斷積累經驗。

問:深化高校智庫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有哪些?

答: 我認為,高校智庫建設最需要突破的改革重點是以下三項內容。

一是協同機制改革。強化校府、校校、校所合作,建立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深度融合的協作機制,改變封閉分散、各自為戰的局面,推動高校建設一流智庫。

二是評價制度改革。建立以政府、企業、社會等用戶為主的評價機制,把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的實際貢獻作為核心標準,加強績效評估。

三是資源分配改革。在組織管理、人員評聘、科研活動安排等方面賦予更大的自主權,建立健全政策指導到位、保障措施得力、責權關係清晰、有利於激發智庫活力的管理機制。

問:拿什麼標準來衡量高校智庫建設的成效?

答: 建設好高端智庫最基本的標誌就是産出管用、實用的高品質成果,這也是智庫建設的努力方向和檢驗標準。

一是要明確主攻方向。新型智庫建設根本在於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能偏離了方向,走偏了就沒有品質可言。比如我們有些基地和中心,專業性很強,長期專注某一領域的專門研究,在各自研究領域達到國際水準,關鍵是怎樣結合自身優勢和特色,加強資源整合,能不能緊密跟蹤國家重大決策,推出導向正確、理論深厚、密切聯繫實際的重大優質成果,這是我們推進智庫建設的關鍵所在。

二是要加強理論聯繫實際。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選拔推薦優秀學者到實際部門挂職鍛鍊,參與政策制訂。還要為老師們深入實踐、了解實際創造各種條件,支援他們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産出實用、管用的咨政建議。

三是要注重基礎理論研究。新型智庫不僅僅是解決國家當前急需的重大現實問題的應用研究,還要發揮高校基礎研究實力雄厚的優勢,做長線,謀長遠,加強事關國家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理論問題研究。我們不僅要研究今天的問題,更要研究明天的問題,不僅僅是當代中國的問題,也是當代世界的問題,不僅研究緊迫的問題,更要研究一些事關國家長遠發展的長線問題。要回答清楚這些問題,所提出的政策建議必須有厚重的理論作為支撐,否則就立不住。

四是要推動科研方法創新。要吸收借鑒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建設決策模擬和資訊採集分析系統,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加強文科實驗室和數據庫建設,推動資源共建共用,為提高咨政服務品質提供方法和數據支撐。

 

評 論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