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專訪。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正穹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0日電 (記者 李正穹吳楚)“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師具有的奉獻精神和他們在授課中傳遞的正能量、建設性是佔主流的,他們是埋頭苦幹、辛勤耕耘的‘沉默的絕大多數’。”2月9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專訪時説。
哲學社會科學教師群體作為高校重要有機組成,其思想政治覺悟及教育教學業務水準直接影響高校學生能否“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國青年網記者專門就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思想宣傳工作等問題約訪胡鞍鋼,他欣然答應並表示,這一問題“很有深入談一談”的必要。
胡鞍鋼1985年開始從事國情研究,1996年開始在清華大學授課。在他看來,高校一直以來都存在爭奪領導權和話語權問題,對於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師群體而言,無論教學還是科研,都要把握“與中國興盛同行”的政治方向和學術道路,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基於中國國情、中國道路、中國制度和中國創新,在自覺自信中“傳道授業解惑”。針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課缺乏學生吸引力的現象,胡鞍鋼也提出“增加課程四個含金量”、“最好成為中國問題專家”、“思政課應聘任最好老師主動擔任”等建議。
“打破西方話語霸權,讓中國原創思想、中國原創學術成為大學課堂主流”
“大學本身就是各種學術觀點的集聚地,當今中國學術界可謂是百花齊放,各類正確與不正確的、錯誤的思潮和觀點也多種多樣,數不勝數,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們的大學生。”胡鞍鋼分析,儘管絕大多數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師兢兢業業、勤懇治學,為學生傳授知識,傳遞正能量,但在國內外諸多背景之下,高校不僅不是意識形態鬥爭的“真空”地帶,甚至還是鬥爭最尖銳的窗口,最為複雜的地方。
針對目前高校意識形態的複雜形勢,胡鞍鋼告訴記者,這種較量既是意識形態的,也是學術知識的,有時很難區分,而且不能忽視“西方的確具有話語霸權主義、理論霸權主義,有的教師自覺不自覺地成為這種霸權主義的傳聲筒或代言人,並且以學術的面孔來挑戰社會主流意識。這就是鄧小平所揭示的國際大氣候與國內小氣候相互作用的道理。在中國日益開放、全面開放的大背景下,也是很正常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有的是大問題,有的是小問題”。
面對這種挑戰,胡鞍鋼表示,其中許多觀點是舶來品,並非原創思想,其本身缺乏知識含金量,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夠專業化,也不被學術同行所認同,它們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吸引眼球、引起社會關注,因此不值得批駁,最終也會因事實不攻自破;作為大學老師,則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與中國興盛同行。
胡鞍鋼是清華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教授之一,他不僅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外國留學生分別開設以當代中國研究為主題的通識和專業課程,還講授黨課、團課,舉辦各種公開講座,為各類學生講授不同的主題、專題或話題。
他的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基於自己長期國情研究的成果,他説:“我是讀他人之書,寫作自己的書,講授自己的書”。同時他的授課又十分貼近中國現實,如每年召開“兩會”,他都會提前要求學生關注和了解這些資訊,在課堂上詳細介紹和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既專業,又權威。又如,每當召開黨代會或中央全會,他都會利用機會講解和分析黨中央的重大決策的背景和深刻含義。因為他直接或間接參與許多決策諮詢之中,了解其來龍去脈,這也是他深受清華大學學生歡迎的原因。
2010至2014年間,胡鞍鋼在清華大學校園裏的公開講座就達36次,場場爆滿。“這些講座受歡迎,反映出廣大同學們都非常關心國家大事,只要你講得好,有資訊含金量、有堅實的學術研究基礎、有很高的聲譽和品牌,他們都會喜歡。”胡鞍鋼説。
“不惟書、不惟上、不惟洋,只惟實”
“現在學生對課程內容、老師知識含量的識別能力越來越強,因為他們資訊來源的方式很多。比如我在課上説出某個觀點或數據,學生可以立刻在網上搜索相關資訊,確定我説的對不對、準不準。”胡鞍鋼認為,隨著高校學生對知識需求的增加、資訊來源的多元化、識別能力的增強,傳統的講授很難被接受,這對高校社科教師是最大的挑戰,既是意識形態挑戰,更是學術研究挑戰,這就需要提倡進行創造性的工作,胡鞍鋼稱之為創新知識的“三性”,即原創性、前沿性以及權威性。他還認為,只有實現原創性、前沿性,才能具有權威性。
在採訪中,胡鞍鋼還談到了在傳播社會知識的雙重性,即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他以前蘇聯、東歐以及中東地區許多知識分子在各自國家地區發展進程中産生的負面影響為例指出,社會知識具有的雙重性,既可能富民強國,也可能禍國殃民,而這些知識分子本身也成為受害者。作為中國高校教師,尤其是哲學社會科學界教師,應珍惜講臺,負責任地傳授知識,傳播富民強國的知識,使學生受益或終身受益。對禍國殃民的知識要有清醒認識,不能脫離中國國情、中國制度、中國文化,“言必稱希臘”是沒有出息的。
針對某些高校教師成為西方觀點“留聲機”“傳聲筒”甚至“代言人”的現象,胡鞍鋼説:“實際上,在研究當代中國的問題上,西方學者説對的很少。但是由於一些老師在學術研究方面的缺失,造成學術性不夠、專業化不深、知識化不廣,很容易鸚鵡學舌,拿來就説。即使是教授西方經濟學、社會學等,也不是簡單地介紹、敘述,更重要的是能夠基於中國視角、中國實踐來做更專業的分析評論,切忌人云亦云,要敢於善於講自己的話,把這一方法介紹給學生們。”
胡鞍鋼以自己30年的國情研究為例告訴記者,他在以當代中國為研究對象,以中國道路和中國制度為主題進行深入研究,從歷史比較和國際比較證明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道路是真正的“人間正道”,並從中發掘出中國的學術自覺與自信、理論自覺與自信、思想自覺與自信。他主張“不惟書、不惟上、不惟洋,只惟實”,這才是中國學者研究的基本原則和學術創新能力的具體體現。
胡鞍鋼上課,常常帶上《中國統計摘要》當場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問題,用數據説話,讓事實證明,由實踐檢驗。他説:“我們要有意識地提出和回答當今中國社會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人們特別是大學生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切身問題,從更加理性或科學理性地角度來解釋和説明問題的性質、特徵和背後的邏輯。有解釋力,才能真正有説服力、吸引力、影響力。”
胡鞍鋼還認為,大學教師關鍵接地氣,要了解中國發生的偉大實踐,不能躲進象牙塔成一統,從書本到書本,從概念到概念。要經常深入地方和基層去調研,到中國大地、中國人民中去親身了解,去閱讀中國這部偉大的巨著,去真正認識當代中國及巨變。
“思政課要增加含金量,教師需要成為‘中國通’”
在採訪中,胡鞍鋼談到高校思政課堂缺乏吸引力的現象時説:“關鍵在教師。思想政治課老師不能把教書當作一個職業,而是作為一個培養人才的事業,將終身職業作為終身事業。這的確需要專業化、知識化、專家化。實際上,高校老師,尤其是思政老師,通過傳授知識培養人,這對老師來説是相當大的挑戰。”他提出建議:思想政治課,尤其是面對本科生的課程,應聘任最好的老師主動承擔;教師授課要增強專業化,要專業化地了解和研究國情、省情、社情、黨情、世情,思政課老師至少是“中國通”。針對地方高校思政課教師至少有對省情、市情研究的基本要求。
胡鞍鋼具體解釋道,思政課聘任的老師要“雙肩挑”,一方面業務能力強、專業水準高,同時還要思想素質和政治素質強。除了有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不僅要了解當代中國知識,更要了解黨和政府所制定的重要方針政策,能夠及時準確地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社會問題,如果一時不能回答的問題,就需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擴大自身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素質,及時補上這一課。這叫做“邊教邊學、邊學邊教”。
“思政課要想受歡迎,需要增加四個方面的含金量,這包括資訊、知識、理論以及政策的含金量。對這些老師來説,的確有一個發展方向的長遠定位,有相當一批人應當成為中國問題專家或某領域專家。這對他們未來成長成熟很關鍵。”
胡鞍鋼還補充道,“此外,各個學校、院係的黨委書記也應該帶頭講政治課,他們直接接觸學生的思想工作,是第一責任人。同時我也建議中央領導同志、地方領導同志也可以到大學做各種形式的講座和報告,面對面地與大學生交流,解答學生們關心的問題,這種形式會取得比簡單地傳達學習正式文件會起到更好的效果,不僅知識性、思想性、政治性兼具,傳遞了正能量,也會拉近領導同志與青年學生的距離。”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