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份關於智庫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勾畫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建設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意見》指出“社會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成部分”,為新階段社會智庫發展指明瞭方向。從實踐看,加強中國特色社會智庫建設,使社會智庫更好地服務於黨和政府的政策決策,釋放其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正能量,重在創新社會智庫的體制機制,形成有利於社會智庫發展的體制機制與政策環境,規範和引導社會智庫健康發展。
社會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的組成部分,是支撐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重要力量。 社會智庫是以公益性為導向、為政府和社會提供思想産品和決策諮詢服務的非營利性機構。其研究具有相對獨立客觀的特點,所提的學術觀點和政策建議能夠超越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和行業利益;社會智庫植根于社會,接地氣,能比較充分地反映社會訴求,在促進科學民主決策中有著獨特作用;在國家軟實力競爭日益激烈的趨勢下,一批具有國際化特點的社會智庫活躍在國際舞臺,在推動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鑒中發揮積極作用,有利於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
以改革的辦法探索創新社會智庫發展的體制機制。 我國社會智庫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起步,儘管在某些方面有一定進展,但總體看發展還比較滯後,難以適應新階段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的需要,難以適應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需求,突出表現在:數量較少,目前僅佔智庫總數的5%;規模較小、影響力較弱、國際知名度不高,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多;資金、人才短缺;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創新。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用改革的辦法辦社會智庫,鼓勵社會智庫大膽探索,創新自身發展的體制機制。提高研究的相對客觀性是社會智庫的立身之本。保證研究的相對客觀性,重在調查研究,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重在實現經費、人事管理等體制機制的相對獨立。社會智庫只有加強專業化建設,形成鮮明的專業性特點,才能形成獨特品牌和自身優勢,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社會智庫要關注全局,把握趨勢,拓寬國際視野,更多地“謀萬世”“謀全局”,而不僅僅是“謀一時”和“謀一域”。創新是社會智庫的生命線。沒有創新,社會智庫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這就要求社會智庫從經濟社會政策需求出發,強化創新意識,不斷探索創新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
社會智庫要強化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 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新情況、新問題、新課題不斷出現,迫切需要集思廣益、吸納各方智慧,迫切需要社會智庫貢獻其獨立客觀的思想和理性務實的行動建議。這要求社會智庫自覺地把公益性作為自身的價值追求,自覺融入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大業中,在國家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社會智庫的歷史價值,重在建設,重在推動 。這就需要社會智庫的領軍人物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歷史擔當,能夠從基本國情出發,提出前瞻性、全局性、戰略性的思想;也迫切需要建設一支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有抱負、有能力的高水準人才隊伍,恪守知識分子的時代責任,提出建設性、專業性、操作性的政策建議。
為社會智庫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意見》提出“進一步規範諮詢服務市場,完善社會智庫産品供給機制。探索社會智庫參與決策諮詢服務的有效途徑,營造有利於社會智庫發展的良好環境”。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從社會智庫發展的迫切需求出發,建議一是選擇一些具備良好基礎的社會智庫,納入國家規劃建設的高端智庫試點。二是儘快研究制定《公益法人法》,賦予社會智庫公益法人地位,逐步建立政府規範和引導社會智庫發展的法治框架。三是研究制定對社會智庫多層次的支援辦法,完善公益捐贈制度,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個人捐贈資助社會智庫建設。四是為社會智庫參與決策諮詢提供體制機制保障。比如,儘快建立對社會智庫的政府資訊公開制度,使社會智庫及時獲取政府資訊;建立健全政策評估制度,把社會智庫作為政府政策第三方評估的重要參與者;完善社會智庫研究成果的“上達”機制和決策層的“兼聽”機制,將社會智庫建言獻策的渠道制度化和正規化,實現社會智庫與政策決策層溝通的常態化。
積極投身高端社會智庫建設。《 意見》的出臺,為社會智庫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對社會智庫提出了更高要求。筆者所在的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簡稱中改院)自1991年成立以來,以直諫中國改革為己任,跟蹤研究改革進程中的重大難點熱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在服務改革決策、凝聚改革共識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被譽為“中國改革智庫”。比如,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農村土地改革的關鍵時期,中改院深入實地調研,廣泛徵求多方面意見,向中央提交了“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的建議,被十五屆三中全會《決定》採用。2013年中改院提交的“改革跑贏危機的行動路線(30條建議)”,被用做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的參閱件。從中改院的實踐看,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辦院、不斷探索社會智庫發展的新路子十分重要。建院23年,中改院堅持實行董事局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經費獨立、人事獨立,實行全員崗位聘任制,以確保改革政策研究的客觀性;堅持實行“小機構、大網路”的體制機制,既避免了過多養人,又形成了囊括一批資深改革研究專家的“大網路”,彌補了人才資源的不足;堅持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提升國際交流合作的層次和水準,拓展研究的國際視野。當前,我國正處於增長、轉型、改革的關鍵時期,中改院將貫徹落實《意見》精神,繼續堅持獨立靈活的體制機制,創新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更好地服務於改革政策決策,為提升國家軟實力承擔好新型社會智庫的歷史責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