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研究

智庫巡禮: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發佈時間: 2015-01-28 10:38:28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張林    責任編輯: 張林

——中國網“智庫巡禮”帶您揭開智庫神秘面紗

在最新發佈的《2014中國智庫影響力報告》中,國經中心均排在綜合影響力、政府智庫綜合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前十名。前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是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他的身份及領導層的“豪華”陣容使得新智庫備受海內外矚目,被稱為“中國最高級別智庫”。國經中心較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科院、發改委宏觀研究院等資深機構機構相比,成立時間短、人員少。但卻擁有一批層次高、有威望、人脈廣、經驗豐富的政府前高官和工商界領袖,加上一批來自政府部門、企業和高校的中青年專家學者,“老中青”相結合,形成了一支頗具研究實力的政策研究隊伍。

成立於危難之際,肩負智庫使命

國經中心成立於2009年3月份。那是一個後“金融危機”時代,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是上個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因此引起了很多爭議。原來西方經濟學或者西方經濟治理的主要理論和政策出現了大的偏差,需要進行深刻的理論反思。要研究當今社會面臨的複雜經濟形勢,應對全球性的新的挑戰,避免金融危機再次發生,因此,人們想起來需要發揮智庫的作用。

目前,美國的智庫行業非常發達,堪稱世界第一。2009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成立,可以説是一個標誌性事件,掀開了中國智庫業發展的歷史帷幕。近期,中國智庫發展的形式也出現多樣化的趨勢。除了原有的官方智庫,很多關心經濟社會發展的機構,不論是高校、企業、社會團體,都希望對這些問題多研究,凝聚社會共識,向決策層提出自己的建議。在此大背景下,中國涌現出了一批新型的智庫,五六年的時間,這些智庫成為了如今的研究國家發展、建言獻策的中堅力量。

如今,中國又迎來了一個智庫發展的熱潮。而這次“智庫熱”主要源於政策上的導向。在十八大以後,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要加快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迫切需要健全中國的特色決策支撐體系,這個支撐體系裏就包括要大力加強智庫建設,用以科學的研究和諮詢來支撐科學的決策。

張曉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

發改委原副主任、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常務副理事長兼執行局主任。張曉強向中國網“智庫中國”記者介紹:“國家進一步發展需要更加健全我們的科學決策機制,科學決策機制就包括要充分聽取各類智庫的意見,在面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機遇或者挑戰時,讓智庫分析相應的原因,聽取專業的建議,以此來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水準。中央這個方面政策導向很明確,大家也感覺到確實需要更多的智庫來對眾多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專業研究。”

強調研究要有全球視野,同時搭建國際交流平臺

國經中心強調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同時也高度重視國際交流。對於國經中心而言,一個智庫必然要以研究為主。不過,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經歷了2001年發展到2008年的黃金期,中國經濟已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度融入到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智庫雖然是研究中國問題,但是必須有全球視野,必須和世界加強交流。

國經中心一方面重視國內問題,通過自己的各種類型的課題研究,為國家決策提供支撐。另一方面也重視國際交流,廣泛開展多層次的國際交流活動。主要業務範圍和服務領域是研究經濟和社會問題、開展學術交流、促進研究合作、提供諮詢服務。

定期舉辦的 “經濟每月談”便是圍繞著國內外熱點經濟話題,邀請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共聚一堂,思維碰撞,每每都會引起輿論的高度關注。

中國經濟年會
中國經濟年會現場

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國經中心“中國經濟年會”便接踵而來,這也是中國經濟在每年年底的一項重要盛會。年會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一方面請專家、企業家、金融家、政府官員對本年度的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分析回顧,更重要的是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做出解讀和宣傳,預測下一個年度不同的領域的經濟重點。國經中心對於經濟重點的權威解讀和精確預測使其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以剛剛結束的中國經濟年會為例,主題叫做“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副標題叫“改革開放創新”,就基本涵蓋了2015年的經濟工作重點。

“全球智庫峰會“又是一個國經中心首創的國際化論壇。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有條件嘗試將各國的著名智庫請到一起,圍繞國際熱點話題進行高峰對話。“全球智庫峰會”每兩年一次,今年將迎來第四次。

不難看出,國經中心搭建了一個開放性的平臺,讓來自各界最有經驗、最有研究的人在一起探討國家戰略性、國際化的話題。

強大的政策影響力才是硬道理

近年來,國經中心圍繞為黨中央、國務院提供決策諮詢服務,開展前瞻性政策研究,向上呈送了1000多份內參報告,其中多份報告得到高層領導批示,對決策産生了重大影響。國經中心資訊部部長徐洪才向中國網智庫中國記者介紹了五大成果:

第一,建議將部分外匯儲備用於支援國內企業走出去,促成國家外匯管理局成立“外匯儲備委託貸款管理辦公室”,將外匯儲備貸給商業銀行,由商業銀行根據自身風險管理要求,將外匯資金貸給工商企業,支援它們到海外投資並購。

第二,建議將國家開發銀行重新定位於開發性金融機構。徐洪才認為,國家開發銀行不應該定位於商業銀行,而是回歸開發性金融機構,要體現國家戰略意圖,彌補商業性金融的不足。2014年國開行成立住宅金融事業部,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的資金支援,開始回歸開發性金融定位。

第三,建議中國發起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該建議被中央接納,在2013年巴厘島召開的APEC會議上昭告天下,2014年此項工作開始啟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第四,由國經中心和美國全國商會共同主辦的“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已經進行了六輪對話,中美之間的經貿合作二軌對話是非常必要的,對話對促進推動中美雙邊投資協議的儘快簽訂、有步驟地推動雙邊自貿區談判、雙邊自由貿易區都具有重要意義。

第五,組織對“一帶一路”戰略進行前期的研究,作為各相關部門的參考之一、重要依據之一,得到了有關部門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

 這些研究成果充分證明了國經中心強大的政策影響力,而政策影響力則是一個智庫的根本目標。

不能忽視的華麗專家陣容

就是去年的10月18號,國經中心召開了換屆大會,換屆大會副理事長魏禮群先生受曾培炎理事長委託,做了工作報告,對過去五年的整個工作情況進行回顧。大會用眾星雲集來形容一點兒也不誇張,這些人的面孔時常出現在重要的國家事務場合。

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擔任理事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張曉強兼任執行局主任和常務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兼任執行局常務副主任和副理事長;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大衛兼任執行局常務副主任和秘書長;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禮群擔任常務副理事長。劉遵義、李榮融、張大衛、張國寶、林毅夫、鄭新立、趙進軍、胡祖才、姚中民、聶振邦、錢穎一 、戴相龍、魏建國,擔任副理事長。

國經中心為國家重要部門退休官員發揮餘熱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同時也獲得了更具體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方向和政策渠道。

五年一屆,完成換屆之後的國經中心也正好迎來了經濟新常態、落實依法治國、十三五規劃制定以及國家高度重視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向中國網“智庫中國”記者介紹了未來國經中心的幾個研究大方向:換屆後的第一年,恰逢制定十三五規劃,所以要圍繞十三五規劃的基本思路重點問題進行更多的研究。第二,十八屆四中全會之後,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開局之年要研究用相關的舉措使得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決策得到落實。第三,新常態下,將中央陸續推出的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對外的一帶一路如何實施好,並和我國的區域發展戰略相結合進行研究。

“基金課題”為智庫研究注入活水

國經中心成立五年來,先後完成“基金課題”超過100項。國經中心成立了中國國際經濟研究交流基金,用基金的收益來支撐研究、交流和人才培訓。“基金課題”為智庫提供了一種創新的科研機制。曾培炎理事長在成立國經中心之初,就在思考智庫的發展經費。在沒有財政撥款的情況下,除了政府採購服務,則必須開闢新的資金來源。出於這種考慮,國經中心成立了這個基金,嚴格按照章程進行一些保證安全的商業運作,用它的收益來支援研究、國內國際交流和人才培養這三個板塊內容。

國經中心的經費有一部分是來自政府購買服務,一部分來自會員費及贊助,還有一部分來自國經諮詢公司為企業提供的商業性諮詢服務。但是智庫如果要集中精力,對一些深入複雜的問題研究,收費諮詢太多不利於靜下心來真正去做研究。基金現在佔中心支出的比重逐步提升,並被寄予更大的希望。

眾所週知,對於慈善類基金,企業捐贈到一定額度可以免企業所得稅,但是雖然智庫的“基金”用於研究公益性産品,卻還沒有相關的抵稅規定。如今智庫也在呼籲,既然鼓勵智庫發展,並且智庫生産的並非盈利性産品,隨著新形勢,對於企業捐贈智庫基金應該具有抵稅資格。

智庫發展要敢於體制機制創新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張曉強副理事長認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主要工作是通過健全中國特色的決策諮詢體系,大力加強智庫建設,以科學諮詢支撐科學決策,通過智庫建設提高國家軟實力。

張曉強表示,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中國智庫發展出現了一個非常好的新的發展機遇,雖然智庫這幾年發展迅速,但是中國智庫種類較多,大小不等,也良莠不齊。

對於現有的體制內智庫,包括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各地的社科院,重點在於創新發展。

對於高校智庫,研究能力越來越強,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高校本身又學科齊全,人才密集,對外交流廣泛。高校智庫需要進一步發展完善。

對於企業智庫,一些大型企業對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戰略創新都非常重視。很多企業都有自己的研究院,重點要圍繞企業的發展既有發展創新驅動戰略,並能在科技創新上提出趨勢看法,進行預測判斷,使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能夠更好融合,也要積極探索自身的改革。

對於社會智庫,首先還是要注意社會責任,積極地提升諮詢服務的水準,完善優質産品不斷産出的機制,以及探索參與政府決策諮詢服務的有效途徑。

今年是國經中心換屆後的開局之年,也是關鍵一年,目標之一就是爭取進到國家重點建設的50個到100個專業化高端智庫裏去。

要探索建立高水準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至少在體制機制上要創新,不能夠所有的研究都是依靠自己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上,國經中心一直秉承著一種開放、合作的科研模式,現在也跟其他智庫探討合作研究,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國經中心在體制機制創新上進行大膽探索,志在打造國際一流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但是任重道遠,人們寄于期待。(記者張林)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