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研究

《2014中國智庫影響力報告》智庫發展建議

發佈時間: 2015-01-15 17:46:46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張林    責任編輯: 張林

智庫發展建議通過結合專家訪談和指標排名結果提出,偏重專家觀點。評價體系初建,難免鄙陋,且本研究評價體系的客觀指標側重“可感知性”,即大部分指標都是公眾能通過公開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的資訊。但部分智庫並未針對公眾開放自己的資訊,導致部分智庫業內公認的一些知名機構在評分上表現不盡人意。因為單純用客觀指標得分評價可能使結論有所偏頗,所以在討論智庫發展建議時,我們更多以訪談專家的真知灼見為依據。

第一節主要發現

活躍智庫的地域分佈趨於集中

政府研究機構、社科院、高校系統是以前各級決策機構的政策諮詢對象。但不同機構因為發展過程不同,只有部分機構跟上了歷次轉型的步伐而成為活躍智庫。近年新興的民間智庫根據市場特徵自我選擇了地點。將兩種來源的活躍智庫綜合起來,就可以看到目前活躍智庫集中在東部地區,在東部又主要集中在京津冀、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詳見表3.3和表3.4)

我們根據收集到的客觀數據初步排名後,得到得分靠前的智庫(前40名),具體見表5.1。

5.1 中國頂級智庫的區域(單位:家)

區域

北京

上海

海南

河北

數量

33

4

1

1

從粗排結果來看,活躍智庫中影響力靠前的智庫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在官辦智庫轉型和民間智庫興起的過程中,智庫也開始趨於向政治和經濟中心集中。這與其他國家的智庫分佈情況類似,智庫集中在政治和經濟中心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智庫組織形式多元、智庫行為方式多樣

由於各智庫的來源和發展路徑不同,所以我國現階段的智庫群體在組織形式上呈現多元性,在智庫的經營管理上呈多樣性。目前我國的智庫從組織形式上來講主要包括三種:政府智庫、事業單位智庫和民間智庫。

政府智庫通常就是政府機關的組成部分,因為與決策機構有天然的關係,所以行事方式也與其他政府機構類似。

事業單位智庫主要包括各級社會科學院、高校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直屬於政府機關的具有培訓職能的機構。這類智庫的一致特點是都具有教育或培訓職能,機構設立的目的或目的之一就是培養人才。研究只是這些機構的學者的部分工作。

民間智庫有兩種組織形式,一種是註冊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機構,一種是註冊為公司的機構。“民辦非”通常需要挂靠在某個機構下才能獲得註冊。不挂靠的情況下,民間智庫只能註冊為公司。

雖然理論上來講,智庫的組織形式本身雖然對於智庫的運作方式沒有影響。但事實上,智庫的組織形式是智庫組建和發展的表現,而智庫的起始與演進決定了智庫的行為方式。比如政府智庫因為容易接近決策機構,所以在構建影響力和募資方面的活動很少;事業單位智庫因為有教學支撐機構運轉,所以其內部的研究機構學術性更強;民間智庫注重宣傳和推廣,一方面有助於建立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吸引捐助和項目。

政府研究機構天然地具有較高政策影響力

政府研究機構是我國最早的智庫,對我國的公共決策起到很大作用,做出很多貢獻。政府研究機構設立的本意便是咨政,因此天然地對政策有較高地影響,但政府研究機構的貢獻卻不為人之,除了個別研究機構外,幾乎沒有公眾影響力,這與政府研究機構注重服務決策,而忽視社會引導有關。

政府研究機構的研究通常屬於決策機構的決策鏈的一環,因此對公共決策的影響更大,但同時也因為政策研究附屬於決策機構中,往往也只能參加調研或綜合工作,無法在研究上深入。

政府研究機構的研究本身也會受到上級機關的影響。研究的本來目的是理清現實,確定來龍去脈,提出備選方案,幫助決策者做出最優決策。但政府研究機構的研究可能不是客觀研究,而是為上級機關期望做出的決策尋找依據,使得智庫研究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事業單位智庫的研究學術性質濃厚

社科院原本是很接近外國文獻中對智庫定義的機構。但中國傳統的社會科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知識,主要功能是傳承文明,而服務對象則是廣義的學生。於是社科院與高校變得很相似,以教學為主業,研究也是為教學服務。還有國務院和黨委直屬的學院、黨委和培訓中心等機構,也是以幹部培訓為主,研究為輔。

智庫是以研究問題為主,服務對像是政府和企業,要對社會現實問題提出對策,而不是研究知識,産出學術。高校智庫,由於存在社會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而且都是研究人員自己選題,研究常常因“脫離現實”而受到垢病。智庫研究的特點是交辦委託、現實調查和集體研究,但學術研究的特徵是自選主題、文獻研究和個人研究。因此學術研究並不能代替智庫研究。

此外,高校和社科院現在都注重申請到課題經費,並以此為標准考核研究人員。部分項目是國外機構資助研究經費,從委託的角度來講,研究就是向國外機構負責,等於將國內的研究資源交由國外力量支配。

民間智庫的發展時間尚短,缺陷明顯

民間智庫是近十年左右才興起的智庫群體。很多民間智庫是退休的官員或知名學者組建,這些智庫具有較好的影響政策的通道,但這些智庫也常常存在嚴重的“一人智庫”現象,即以一名知名官員或學者為核心組建的智庫。“一人智庫”的問題是可持續性,而且智庫核心的高度和走向決定了機構高度和走向。

還有一些民間智庫是由諮詢公司或調查公司轉型,這類智庫具有一定的研究積累,而且長期接觸社會和市場,了解社會熱點,因此擅長將研究結果推廣給公眾並産生社會影響,但常常研究不夠深入,而且有追逐熱點之嫌。

此外,這兩年又出現一些由懂媒體、懂造勢的企業人或媒體人負責組建的智庫,體制靈活,在短時間內就産生了較高的社會影響,並對公共政策産生一定影響。但這類智庫的研究基礎尚不穩固,甚至有些專家不滿這些智庫的研究觀點成熟也敢往出放。

第二節智庫建議

政策建議

綜合目前的智庫現狀和專家意見,我們建議政府可以從三個方面促進各類智庫的轉型和發展:

首先,決策機構可以建立能讓各類智庫都能參與決策的公共決策體制。

其次,決策機構可以建立智庫競爭機制,比如政府項目和課題的公開申報機制,智庫資助經費的申報渠道,以及智庫機構的註冊管理制度。

最後,決策機構可以幫助智庫人才流動機制和研究成果交流平臺,比如推動智庫研究人才流動,建立中國特色的旋轉門機制等。

智庫建議

不同類型的智庫面對的問題不一樣,但我們仍然總結出幾個對於適用於各類智庫的建議:

研究專業化 智庫研究的專業化包括三方面含義:首先,智庫要有專門的分析工具,針對某類問題有自己的理論、分析標準和分析框架,從而能找到專業的解決方法。智庫的責任是提供自主研究的結論和方案,並不需要引導性預測。其次,智庫要意識到自己在公共決策中的特殊作用,智庫可以通過與國外智庫的對話,除了可以探討和學習他國經驗,還能將部分外交事務在成為外交問題前化解。

最後,智庫要視野更闊,讓專業人員更多樣,而可以通過智庫聯合讓研究結果更加客觀、有效。

分工職業化 民間智庫的研究轉化能力是關鍵,研究能力得到同行認可需要長期業內口碑來確立。因此智庫需要兩個基本的核心能力或核心團隊,一是有研究團隊能産出思想,能提出政策建議;二是有好的職業團隊把研究結果轉化為産品,能將産品轉化成政策,而且還要能在大眾、政府和國際上自我推廣,獲得資金支援。

影響國際化智庫在國際事務上除了扮演資政的角色外,還需要成為輿論戰場的主力軍。智庫不但要為政府就外交事務提出建議,而且要能直接參與到外交事務中,比如與國外智庫溝通、對話和交流,非正式地替官方處理部分外交事務,或者通過傳播渠道為政府贏得國際輿論。

運營市場化新型智庫的研究和建議應該符合智庫市場的需要。智庫需要有明確的市場目標,行為方式需要貼地氣。智庫的思想、傳播、募資等都需要接受市場化競爭的考驗。除此之外,智庫的研究、傳播、募資和行政等人員薪酬和選拔都要習慣於市場化。

發展産業化智庫也是一個産業。成熟的智庫産業具有自身的行業知識和競爭規律。産業化的智庫不僅能夠自我良性發展,而且能夠根據行業環境的變化而自我適應和演進。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