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領軍人物

張曉強:2015最期待深化改革和構建開放經濟新體制

發佈時間: 2015-01-10 20:09:12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楊公振    責任編輯: 張林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副理事長張曉強 中國網楊公振攝
 

中國網訊(記者張林、楊公振)1月10日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第二十二期“新常態下的中國與世界”在清華經管學院偉倫樓報告廳舉行。會議邀請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副理事長張曉強、世界銀行中國、蒙古和南韓局首席經濟學家ChorchingGoh、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余永定、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財政部經濟學博士生導師劉克崮、中國社科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廣程、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袁鋼明、香港科技大學經濟係教授雷鼎鳴等嘉賓參加。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前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主持。

2015年是一個毫無疑問新常態的一年,對於2015年和2014年相比會有什麼比較突出的特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副理事長張曉強做了精彩發言。

張曉強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召開不久,對於2015年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之下的基本方針有很明確的表述,就是在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情況下,強調要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要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開放。相應的也提出了包括培育新的增長點等在內的五項主要任務,為了達成這樣一些目標,則要求要加快推進改革開放,這樣就把整個2015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明確下來了。

就特別期待的經濟方面重要的事件,張曉強表示,一個是關於深化改革,一個是構建開放經濟新體制。比如對於2015年深化改革,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內容非常豐富。它包括要對行政審批、要對投資、價格、壟斷行業等等多個領域進行改革。行政改革政府的力度不小,到去年底為止,中央政府已經累計取消,或者下放的行政審批權798項,地方政府出臺了更多的措施。新的一年隨著繼續推進,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進程的加快,能夠使一些標準體系完善,規範市場的準入,科學實施,避免一放就亂。同時也一定要更好運用這些法律環境技術的手段,來讓市場在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換句話説,不要多個政府機構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名,冒出一大批新的行政管理措施,這樣使得過去我們老説的“20個大官帽改一個大草帽”,反而沒有變。

就“2015年經濟下滑的壓力是否比2014年還要嚴重”這一問題,張曉強認為,從目前所面對的形勢來看,2015年形勢是很複雜的,不比2014年寬鬆。從經濟來看,發展需求的大中商品價格像鐵礦這些下跌以後,原油去年12月11日紐約跌破60美元,今年1月6日又一次下跌,跌破50美元,反映全球在供求角度來看,需求這方面是很弱的。而中國的經濟已經是深度融入了經濟全球化進程,可以舉三個數字來説明中國這些年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狀況。

第一組是GDP,兩千年中國的GDP佔世界GDP的比重是3.44%,2013年佔到了12.8%,出口兩千年中國佔世界的比重是3.92%,2013年達到了12.2%,能源消費2000年佔世界的比重是4%,2013年消費了全世界能源的22%,2014年中國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超過3億多原油。這種深度融合情況下,全球的這種地緣政治,需求不旺,金融博弈等等外部條件。

而就“推動改革,而且要取消政府審批,但是最近發改委大量審批了很多項目”這一現象,張曉強説,大家可能注意到中國的這種投資體制改革,特別2003年,這十幾年經過了很大變化。過去審批制變成只有使用中央政府的投資,政府投資才是審批制,其他的叫核準,或者備案。目前的進程,就是核準備案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審批的是越來越少,需要政府審批的主要是限于使用政府投資的一些重要基礎設施,比如鐵路、公路、水利。所以發改委批的重點是這一類項目,而且大家如果看政府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能夠看到,就是如果我們只講,發改委批准了總投資幾萬億的項目,這個確實很大。但是如果我們對比一下歷史的進程,在80年代的時候,政府投資要佔到全社會投資的30%到40%,2014年全社會的投資要40幾萬億,政府投資不到5%,這種情況下佔的很小,民營企業投資在14年已經高達65%,這些基本上都是備案制。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