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新華網思客會 新經濟跨界談”在新華網總部全媒體整合播控中心隆重舉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是新華網此次活動的學術支援機構。
“新華網思客會•新經濟跨界談”圍繞“新經濟”“新常態”“跨界融合”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論壇聚焦中國新經濟時期的階段特徵與發展態勢,探尋中國經濟的未來前景,議題橫跨財經、法律、教育、網際網路等多個行業,將“新經濟”、“新常態”置於跨領域視角進行統籌觀照,與會專家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其中,在“跨界專家主旨演講”環節,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以《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為主題發表演講,闡述了對當前和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觀點。在“經濟學家主旨演講”環節,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以《以改革推轉型:可靠的中國發展路徑》為視角談論了對中國經濟和改革的看法。
姚洋:“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速並不悲觀
作為一貫的樂觀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對經濟發展持樂觀態度。針對人們對中國經濟發展持悲觀態度的原因,姚洋主要從人口和投資兩方面分析了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
“中國的人口狀況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
姚洋教授認為,雖然面臨老齡化、勞動力人口下降等問題,但中國仍然擁有全世界最好的勞動人口結構。他指出,與中國過去的情況相比,現在的中國已經過了人口紅利的最高峰;但高峰過去了並不等於失去了人口紅利。如果和世界去比,中國的人口結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沒有一個國家比我國的人口結構更好。同時,姚洋教授認為,我國的退休年齡早,過早的退休年齡是對勞動人口的一種巨大浪費,延遲退休勢在必行。他認為,只要每年延遲半歲退休年齡,就能把勞動力下降彌補掉。
“投資增長速度不會也不應該很快地掉下來”
在談到大家對中國投資增速下降的悲觀時,姚洋通過分析中國的每人平均資本量和儲蓄率指出,中國保持一定的投資增速是沒有問題的。同時,姚洋教授認為,到2020年,我國研發投入情況將會趕超很多發達國家,而我國未來企業的研發投入超過政府研發投入也將是必然趨勢,企業的創新熱情非常之高,並且效率會比政府更高。
“中國符合絕大多數‘幸福國家’的特徵”
雖然與一些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的基尼系數較高,不平衡程度相對較大,但姚洋教授指出,總體而言,應對中國未來十年經濟增長抱有信心。目前,中國符合絕大多數“幸福國家”的特徵:較高的人力資本、很高的科技投入、很高的製造業出口、比較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比較穩定的政治環境,所以增速“維持在7%-7.5%的這個區間是沒有問題的”。
周其仁:改革仍是推進國家經濟體制轉型的動力
關於中國經濟和改革,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認為我們大談“新經濟”時仍不能忘了舊的東西,並從改革對拉動經濟三駕馬車的作用出發分析了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改革仍有很大重要性的原因。
一個有效的法門
周其仁教授認為,從經濟現象當中研究經濟、觀察經濟、思考經濟過程當中得出中國改革經驗當中反覆出現的一個有效的法門就是無論經濟增長是高速、低速還是遇到週期,或是什麼困難,都應該堅持用改革來推進國家經濟體制的轉型。改革並不會因為出現了新機會而失去其重要性。相反,要推動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中國仍應該堅持抓好改革這個法門。“要穩住經濟增長,就是要拉動“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哪匹馬跑得慢,我們就加加鞭子讓它跑得快一點。但是仔細研究,不管讓哪匹馬對經濟增長做貢獻恐怕都離不開進一步推進改革。比如消費,現在的好消息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提高,特別是出現了很多新的消費形態,但是再深入進去,你就發現增加消費首先要收入,而收入的改革就涉及到一串財稅制改革問題。所以,如果沒有改革、不重彈老調子地講拿改革促轉型,大概很難釋放生産力。”周其仁説。
“淘寶”為什麼要下鄉
在談到淘寶融資以後要把網上的模式推到農村去的決定時,周其仁教授指出,過去在政府利用淘寶為農民提供銷售山貨和綠色食品的平臺時,卻發現農民用淘寶主要是買東西,這説明農村的購買力沒有釋放,過去購物不方便。“那麼農民消費的錢從哪來?”周其仁教授認為主要來自外地打工的收入。而外地打工收入怎麼被限制消費了呢?是被“城中村”限制了。城中村是“城市的尾巴、農村的頭兒”,其人口密度很高,經濟活動流量旺盛,卻因其臨時性太強而導致這些外地打工者的收入沒法花。因此在“淘寶村”的挖掘過程中要重視城中村的“淘寶村”。城中村有大量集聚的人口、活躍的人口、有收入的人口,但是怎樣解決其居住的臨時性呢,這又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這個問題沒有深層的改革去推,消費潛力就發揮不出來。
現在流行的“投資”,得打個引號
講到投資這另外一匹“大馬”時,周其仁教授不禁發出感嘆:“現在流行的“投資”得打個引號,那能叫“投資”嗎?”現在流行的“投資”主要分三方面:第一是發改委立項,第二是向農村徵地,第三把這塊地押到銀行套一筆錢,政府是沒有資本金的。
在談到政府主導投資時,周其仁教授指出現在政府投資不講資本金。政府手裏有大量的儲蓄,也在進行大把的投資,但就是不把政府的儲蓄轉成政府的資本金。因此,無論是政府投還是民間投都有一個“約束機制要對”的問題。同時,周其仁強調了正確的投資機制在政府投資中的重要性。政府在新技術方面投入過少、政府投資總是投不對地方都是因為機制體制上出現問題。要改變政府投資現狀,根本上還是要完善相關機制體制。
最後,周其仁教授總結説:“無論哪匹馬,要讓它對我們的穩增長做貢獻,對持續的增長做貢獻,離不開一個老經驗,這就是拿改革來促進我們這個體制的轉型,這個事情不下決心做,原來那條路是走不遠的,它的代價會越來越大,最後沒有辦法説服人家沿著那樣一條路還可以繼續走下去。”周其仁再次強調,只有改、認真地改、全面地改,用改革來推轉型,我們才可以把這個時代很多新的技術、新的經濟體,新的商業模式的這些好處更大限度地釋放出來。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