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要端正態度

發佈時間:2023-04-19 16:11:19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趙慶安  |  責任編輯:申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把改進調查研究作為中央八項規定的第一條。近日,中辦印發《關於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對黨員幹部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了重要要求。“欲事立,須是心立。”開展調查研究,首先要端正態度。以正確態度和科學方法進行調查研究,沉下心氣、投入心力,才能察得實情、取得實效,調有所得、研有所獲。

開展調查研究,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毛澤東同志指出:“一切結論産生於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調查研究之前,確定主題、制定具體方案是十分必要的,但結論一定是在調查研究之後、在科學分析研究基礎上産生的。不能對調查得來的材料作主觀裁剪拼湊,而要一切以事實為依據,在對材料進行全面綜合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深化認識,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搞好調查研究,要樹牢群眾觀點,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獲得正確認識的源泉,也是檢驗和深化我們認識的根本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走進貧困戶的家裏,直接聽取貧困地區幹部群眾意見,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精準扶貧戰略,不斷完善扶貧思路和舉措,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

開展調查研究,要真懂、真信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這個歷史唯物主義的真理,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放下架子、撲下身子,真正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傾聽他們的呼聲,體察他們的情緒,總結他們的經驗,汲取他們的智慧,既聽順耳話也聽逆耳言,贏得人民群眾信任,真正把情況摸清、摸實、摸透。

當前,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問題越來越複雜,人民群眾的需求更趨多樣化。調查研究要想有所收穫,沒有“鑽”的精神和態度,不下一番細緻深入的功夫是不行的。既要“身入”基層,也要“心到”基層,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往深裏“鑽”,逐步達到對事物本質的正確認識,避免浮在表面、流於形式。在這方面,我們黨積累了很多有益經驗和做法。比如,蹲點調研、解剖麻雀式調研就是十分有效的調研方式,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具體工作要求將其運用於調查研究。細緻深入的功夫要貫穿調查和研究兩個環節。對調查得來的大量材料和情況,要進行一番交換、比較、反覆的工作,由此及彼、由表及裏,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找到規律,在此基礎上作出正確決策。

調查研究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問題的解決上。以問題為導向,是開展調查研究應樹立的正確態度。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到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面從嚴治黨中的重大問題……《關於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從12個方面明確了調研內容,每一項都奔著問題去。開展好調查研究,要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不僅要“看病”,還要“開方”。對調查研究中發現的問題要研究透徹,找準根源和癥結,形成解決問題、促進工作的思路辦法和政策舉措。還要注意加強對調研課題完成情況、問題解決情況的督查督辦和跟蹤問效,使每一次調查研究的過程都成為推動問題解決、推動事業發展的過程。

分享到: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