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品質高等教育體系 助推教育強國建設

發佈時間:2023-04-12 11:19:16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黃加文  |  責任編輯:申罡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和加快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的具體要求。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高品質教育體系支撐教育強國建設,是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使命任務。打造高品質教育體系,推進高等教育發展,是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順應廣大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美好期待的基礎工程和重要途徑。勇擔高等教育新使命,奮進高等教育發展新征程,需要構建高品質思政工作體系、學科建設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師資建設體系和治理體系,從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高等教育力量。

1.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事關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高校黨委和各級黨組織都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緊緊抓在手上,切實履行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責任。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啟智潤心,把思想政治工作始終貫穿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拓展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廣度、深度、溫度和效度,堅持知識傳授與思想引領“雙塑造”,培養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打造高品質思政工作體系,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堅持守正創新,正確處理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顯性與隱性、繼承與創新、內容與方法、點上與面上、底線與高線、育人與育德的關係,在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中增強高校思政工作整體性、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增強高校思政工作價值性、在強化思政工作隊伍建設中增強高校思政工作親和性、在完善“三全育人”體制機制中增強高校思政工作科學性,從而構建起一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縱橫交錯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保證高校各項工作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行,在紛繁複雜的意識形態領域中不為噪音所擾、不為歪風所惑、不為暗流所動,確保高校辦學方向不動搖、不偏移、不走樣,為加快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正確的價值引領。

2.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學科建設是一所高校發展的龍頭,體現一所高校的整體辦學實力、學術地位和核心競爭力,彰顯一所高校辦學特色和優勢。學科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根底,專業建設必須以學科建設為依託,沒有高水準學科,就不會有高水準專業、高品質教學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便脫離了根基。事實證明,一個不重視學科建設的高校,很難成為一所真正的優秀高校;一個不重視科研的老師,難以成為一個真正的優秀教師。因此,學科建設是新時代推進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強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途徑,是提升高校辦學層次和水準的關鍵要素,學科建設品質往往決定著高校辦學品質和水準、發展後勁和方向,必須以高品質學科建設推進高校高品質發展。

打造高品質學科建設體系,要把握學科建設的“時”與“勢”,精準靶向國家“雙一流”高校建設的各項指標,遵循學科建設規律,加大學科人才隊伍建設,增強學科帶頭人的學術實力和影響力,主動適應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對學科人才的重大需求,揚優勢、創特色、補弱項,打造高水準學科團隊和梯隊,在“強基、固優、扶新”中打好學科建設的“組合拳”,契合“新興、交叉、融合”的學科建設趨勢,積極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正確處理學科建設中的“領舞”與“群舞”、“基礎”與“運用”、“學科”與“學院”、“特色”與“優勢”、“高原”與“高峰”關係,進而在學科建設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為加快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學科基礎。

3.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品質,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攻堅克難”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志存高遠、承前啟後的接續奮鬥,也更加期待學生成長成才,更加需要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當今世界誰擁有一流創新人才,誰就擁有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提高青年人才培養品質,釋放青年人才的創新能量,對國家和民族未來顯得尤為重要。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和重要使命。人才培養品質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教學品質的第一標準。高校一切工作都要緊緊圍繞人才培養,都要服務於學生成長成才。任何一所高校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人才培養品質,都要時刻在把學校發展優勢、學科專業優勢、人才隊伍優勢、教學科研優勢轉化為學校人才培養優勢上下功夫。

打造高品質人才培養體系,要將人才培養聚焦到時代之需、國家之需、民族之需上,把握人才培養的方向,遵循人才培養的規律,契合人才培養的大需求、營造人才培養的大環境、培育人才培養的“大先生”,正確處理好高校人才培養中的“教學”與“科研”、“理論”與“實踐”、“專業”與“課程”、“課程”與“教材”、“教材”與“教學”的關係,打造適合學生成長成才和教師教書育人的良好校風、學風和教風,既注重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的各類實用新型人才,也注重選拔和培養有強烈研究興趣、甘於寂寞的基礎理論研究人才,健全學校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全面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更多政治堅定、業務精湛的人才,為加快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4.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教師隊伍建設關乎“誰來培養人”的問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根本在教師。作為推進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的第一資源,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實施高品質教育的根本力量。有高品質的教師,才會有高品質的教育。任何一所學校高品質發展都離不開一支政治素質硬、業務能力強、育人水準高的教師隊伍。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師資力量,書寫好高品質教師隊伍建設這篇文章,不斷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四有”好老師,這不僅是落實好學校黨管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加快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迫切需要。

打造高品質師資建設體系,應健全完善中國特色教師隊伍建設體系,堅持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面領導,發揮黨管人才制度優勢,遵循教師隊伍建設的科學規律,結合學校自身辦學特色和優勢,統籌編制資源,拓寬選用渠道,優化引進程式,完善兼職教師管理制度,加強師資人才隊伍建設。正確處理好教師隊伍建設中的“數量”與“品質”、“學歷”與“能力”、“存量”與“增量”、“引進”與“培養”、“職業”與“事業”的關係,譜寫好學校發展的“嚴師”“強師”“惠師”“尊師”新篇章,培育樂教、懂教、善教的“大先生”,實現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答好符合學校自身辦學特色和優勢的教師隊伍建設新答卷,推進學校教師隊伍的高品質發展,為加快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5.深化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集中體現,是高等教育推進內涵式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的內在需求,也是紮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高等教育只有堅定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治理效能,才能解決影響高校高品質發展的機制性、結構性問題,才能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産出創新性科研成果、促進內涵式發展、推進“雙一流”建設,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保障。高等教育必須認清形勢、把握大勢、搶抓機遇,通過理念、制度、能力、方法等的革故鼎新,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著力構建高品質的高等教育治理體系,不斷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努力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堅強有力的高等教育支援。

打造高品質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必須加強黨對高等教育的全面領導,健全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全面完整準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關於高等教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依法辦學和依法治校,推進高等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大學制度體系、學術治理體系,完善高校管理和教育評價體系。優化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好崗位聘任、薪酬待遇和考核評價的激勵功能,想師生所想、急師生所憂、辦師生所盼,發揮全體師生的聰明才智辦大學。創新措施方法體系,讓資訊技術賦能高校治理,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切實做到強管理、優服務、提效能。正確處理好內部治理中的“民主”與“集中”、“學術”與“行政”、“服務”與“管理”、“整體”與“局部”、“制度”與“文化”關係,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匯聚持續推動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力量。

(作者:黃加文,係江西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分享到: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