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期
2022-08-22

見智|穩經濟才能穩財源,完成財政上繳任務關鍵要發展經濟

文丨郭澤涵 中國網記者

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深圳主持召開經濟大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李克強指出,6個經濟大省(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經濟總量佔全國的45%,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發揮穩經濟關鍵支撐作用。穩經濟也是穩財源。6省中4個沿海省在地方對中央財政凈上繳中貢獻超過6成,要完成財政上繳任務。

為何要完成財政上繳任務?經濟大省能完成嗎?應如何做?對此,中國網《見智》欄目記者專訪了遼寧大學校長、商務部經貿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余淼傑,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

余淼傑表示,去年全國財政收入達20多萬億元,6個經濟大省上繳中央的財政收入幾乎佔了半壁江山,是中央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的重要保障。

地方財政上繳關乎中央財政收入的穩定,每年中央財政預算是按照財政收入來確定的。盤和林説:“如果財政收入不達預期,中央財政預算中很多項目就沒有充足資金來推動,中央財政也無法實施各類經濟政策,無法保持經濟社會長期穩定發展,所以要確保地方財政完成上繳任務。”

李克強總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近9.8萬億元,增長18%,為多年來最大增幅。在新冠肺炎疫情、退稅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下,全國財政收入出現下滑趨勢,這種情況下要保障鉅額轉移支付,更加離不開經濟強省的支援。

余淼傑指出,上半年全國經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全國經濟增速僅2.5%,下半年,經濟發展狀況總體是向上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全年經濟增速預期為3.3%。一般情況下,經濟大省的經濟增速會高於平均水準,因此,完成財政上繳任務是沒有問題的。

盤和林介紹,今年上半年,中國遇到一些階段性困難,國外的高通脹、俄烏衝突等導致外部經濟環境不穩定,國內零星散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內需不足和經濟短暫停滯。進入下半年,各省採取了積極有效的經濟政策,經濟已逐漸回歸正常軌道,尤其國外高通脹客觀上促使中國外貿實現高增長,活躍度大幅度提升。

“各經濟大省完成財政上繳任務還是有保障的,關鍵是要抓住疫情緩解窗口期,抓緊發展、穩定經濟。”盤和林説。

對於如何完成財政上繳任務,余淼傑認為,要靠出口。六個經濟大省,特別是廣東、浙江、江蘇、山東這四個省份,全年出口狀況相對較樂觀。今年出口總額將比去年高,外貿順差應能達到4萬億左右。

而盤和林認為,完成財政上繳任務的關鍵是激發市場活力,發展經濟。在需求端,繼續不遺餘力地推動內需增長,包括消費券和有效投資基建必不可少;在供給端,通過技術創新等方式幫助企業提質增效,要以數字政府等方式完善治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在創新端,通過技術和場景應用的結合,通過産學研用融合,推動企業創新,打造新經濟,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責編: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