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期
2022-06-27

見智|香港回歸25載正韶華 “一國兩制”實踐是接力長跑

文|李智 中國網記者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25年來,香港在祖國母親的引領下風華正茂。心繫香江,關心香港同胞福祉,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強調:“真誠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香港繁榮穩定是香港同胞的心願,也是祖國人民的期盼。”

回顧過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25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踐。展望未來,第六任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會全力以赴,努力建設一個關愛共融、多元發展的香港。接下來,香港如何繼續鞏固提升自身優勢,香港特區年輕人如何能續寫香江故事?就此,中國網《見智》欄目記者對南開大學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進行專訪。

香港特區應同中央形成良性互動

回歸祖國後的25載,香港面臨不少新的問題和挑戰,李曉兵認為,當前香港最需要解決的是,對自身的戰略定位和角色認知。在回歸祖國之前,當時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和全球産業鏈賦予了香港作為內地與世界之間的連接窗口、特殊通道角色。李曉兵指出,回歸之後,香港作為國家根據基本法設立的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別行政區,對自己的憲制地位和角色要進行正確的再認識。“香港應當在持續的角色轉換過程中,一方面繼續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特殊作用,另一方面作為特別行政區在國家治理現代化推進過程中同中央形成良性互動。正如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所説‘國家好,香港會更好’。”

香港是中國的香港。李曉兵強調,一方面,香港的滄桑巨變見證著中華民族的榮辱興衰,這座國際化大都市被賦予了太多意義,承載了太多期待,香港的繁榮穩定與國家命運緊密相聯,不僅僅是回歸後700余萬同胞的生活水準,還同整個國家當代發展的脈動和節奏深深連接,承擔著重大的責任與使命。另一方面,也需要思考,在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5週年,“一國兩制”開啟下半場的歷史時刻,香港如何繼續保持其獨有的特色以及在制度上的空間,鞏固和提升其自身産業方面優勢,香港特區成長起來的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如何能夠續寫香江的故事,繼續保持這個城市居民的榮耀與自豪,為國家作出貢獻,在這個世界上以其獨特的地位和角色保持其不可替代性。

李曉兵表示,富有開放性和創造性的“一國兩制”實踐,在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展開,這應成為香港社會發展、經濟繁榮的動力之源和制度優勢。 “香港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探索的前沿,國家支援香港繼續鞏固和提升産業優勢,繼續在當代國家發展歷史進程中發揮引領和輻射作用。”

香港正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李曉兵分析以往形勢指出,香港的産業優勢曾主要位於全球産業鏈的中高端,內地則處於全球産業鏈的中低端。但是經過改革開放40餘年的高速發展,香港回歸祖國並展開豐富多彩的“一國兩制”實踐,目前香港和內地之間的産業合作與分工已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態勢和戰略格局。

“香港在部分産業領域依然處於引領性地位,還保持其獨有的空間和優勢。所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都提出,要鞏固和提升香港的産業優勢和世界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的地位。但是近些年來,內地蓬勃發展的新興産業包括創新科技、智慧製造、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等發展得如火如荼,廣州、深圳、東莞等大灣區中心城市在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業領域的迅猛發展甚至已經超越了香港,成為全球高端製造的基地和世界工廠。”李曉兵認為,香港與內地已經從原來的垂直分工模式不斷演化到現在幾乎平行的分工合作與互補的模式。

他強調,香港既有的特殊地位和多重角色,以及其所承載的重要功能,是那個時代所賦予的。但是,潮漲潮落,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國家發展一日千里,祖國內地廣闊的市場和強大的發展動力和動能,正在悄然之間改變世界經濟版圖,所以香港的角色也在時代大潮中悄然發生重大的轉換和拓展,從昔日的國際經濟、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到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國際資産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智慧財産權貿易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等,香港在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也正在被新的時代重新賦能。特別是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展開,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核心引擎,香港正在經歷從原來的定位和角色的強化到新的定位和角色的拓展、轉換和戰略提升。

“香港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平臺優勢,在金融、科技創新、服務業高端增值發展等諸多方面與內地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各取所長。內地也應該充分利用香港所具有的制度空間和不可替代、不可複製的特殊優勢,香港將毋庸置疑地繼續成為內地企業和各种經濟主體走向世界的高端平臺和跳板。香港也完全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找準自己的新定位、新角色。”李曉兵説。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於加強同內地省市之間在經濟、産業、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李曉兵表示,香港和內地之間不斷深化的各種層次的合作是“一國兩制”實踐不斷拓展廣度和空間的應有之義,這些極富時代特徵的區域聯動和極具個性化發展需要的深度合作,也是“一國兩制”實踐在當今時代的基本內容。隨著“一國兩制”實踐日益豐富,從昔日的分工合作走向深度融合發展,這已成為“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課題。

讓年輕人看到更多未來發展的希望

今年7月1日,李家超將就職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香港也將進入邁向回歸後而立之年的關鍵五年。

李曉兵強調,“一國兩制”實踐是一個偉大歷史過程,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長跑。不同時代的人在各自的時間點上承擔歷史責任,完成應有使命,但也會留下來一些問題和遺憾,例如香港今天在住房、土地等方面所面臨的困境。“房地産業一直是香港的支柱産業之一,前五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該領域持續發力也有所突破。未來,結合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香港同胞可以到內地購房置業,安排生活和就業,這也是從整個國家發展的角度,來支援和幫助香港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相關難題。”

與此同時,李曉兵指出,在更多層面上,仍需要依靠新一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繼續探索,既保持房地産業在香港的支柱性地位和作用,又兼顧改善基層民眾生活水準的目標,特別是讓年輕人能夠看到更多未來發展的希望。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展開,世界級的城市群建設如火如荼,各種功能設施越來越完備,城市之間的連接越來越緊密便捷,城市之間的分工和合作更加清晰,人員和其他産業要素之間的流動更加通暢,對於城市未來生活方式和發展方向的探索需求度較高。李曉兵表示,放眼世界,西方國家不少大城市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城市病”,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治理危機。香港是高度現代化的國際化大都市,其居民的生活狀態、生活方式和生活水準都要給予高度關注和深入探討。香港完全可以在超大型城市治理等問題上率先進行有益嘗試,尋找到兼具科學與人文精神的國際化大都市治理與發展之路,為人類社會新的文明生活方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試驗田和示範地。

策劃:蔣新宇

責任編輯: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