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智 中國網記者
彭博社日前報道稱,拜登政府高級政客日益相信,俄烏戰爭可能為美國對抗中國帶來意想不到的優勢。國際制裁與戰爭所致損耗會讓俄羅斯在未來多年身陷囹圄,加上歐洲逐步提高防衛能力,美國就能騰出手來針對亞洲,加速對華長期戰略轉型。
中國網《見智》記者就此專訪了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美歐研究項目負責人孫成昊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董一凡。分析認為,美歐未來在“印太戰略”取向上將出現分歧,美國提出的“兩洋戰略”是在“走危險的鋼絲”。
“兩洋戰略”只是美國政策設計者的妄想
西方有聲音認為,拜登政府十分重視“轉向亞洲”,因為在美國看來,中國正不斷利用自身經濟及軍事的影響力改變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董一凡表示,美國的目的是以戰爭和動亂打壓他國、謀求本國私利,以維護自身霸權。美國這種傾向將給歐洲安全帶來更多動蕩,給世界製造更多的分裂與對抗。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國家對美國以俄烏衝突謀求本國私利的傾向都很警惕。目前歐洲在美國裹挾和西方陣營政治正確情況下,難以為自身利益靈活調整政策。俄羅斯則將以本國安全利益和底線作為最大考慮,在靈活應對西方負面打壓的同時堅持本國政策底線。
孫成昊認為,在俄烏衝突背景下,美國仍強調“印太”和“中國挑戰”的重要性,因為美國認為俄烏衝突不能根本改變美國戰略東移的計劃,同時這也是回應外界對其戰略資源配置的質疑。然而,俄烏衝突已從多個層面分散了美國的戰略精力,此前規劃聚焦“印太”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同一時間段深度介入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的“兩洋戰略”只是美國政策設計者的妄想。
在孫成昊看來,美國短期內將持續受到歐洲安全局勢牽扯,針對中國的“印太戰略”部署節奏會遭到一定干擾。“從長期看,歐美同盟未必更加團結,歐洲不會停止謀求‘戰略自主’的腳步,美國試圖平衡‘兩洋戰略’將遭遇較大掣肘。”他指出,歐洲認為俄羅斯才是更緊迫的挑戰,而不是中國。這將成為美歐未來在印太戰略取向上的根本分叉。
美國的做法是在“走危險的鋼絲”
分析拜登政府當前對華競爭的重點,孫成昊指出,拜登政府當前對華競爭的重點主要體現在團結新老盟友、推動“價值觀外交”、在具體議題上破壞中國利益等方面。俄烏衝突後,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更趨強硬,在團結盟友、意識形態打壓等方面變本加厲。拜登政府試圖將中俄“綁定”,將中國對待俄烏衝突的態度與對華政策掛鉤,力圖化解美歐在對抗中俄問題上的認知分歧,渲染歐亞和“印太”兩個“戰場”應當是西方共同應對的一個“戰場”。
“這種做法將對經濟全球化、大國關係造成嚴重衝擊,值得警惕。” 孫成昊強調,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及對中國潛在的制裁威脅將嚴重衝擊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經濟組織的原則和治理體系,導致一些國家對相互依賴關係以及經濟全球化信心減弱。另外,美國持續推動與俄羅斯、中國的對抗政策將進一步固化其“大國競爭”思維,利用俄烏衝突拉攏、逼迫他國加入對抗陣營也將分裂世界,造成大國關係對立,不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孫成昊表示,俄烏衝突不應成為美國謀求地緣政治利益的機會和工具。各國都應警惕俄烏衝突的擴大化,各國渴望和平與發展的心態仍是主流。在俄烏衝突背景下,應更加珍視來之不易、難能可貴的和平與發展環境。因此,如果美國繼續推行帶有冷戰色彩的、排他的和對抗性的“兩洋戰略”,就是在“走危險的鋼絲”。共同完善地區安全機制、倡導合作共贏才是應對共同挑戰、實現共同繁榮的正確之道。
談及中美雙邊關係,孫成昊指出,中方一貫反對用競爭甚至對抗來定義兩國關係。中美應當輕裝上陣、負重前行,“輕裝上陣意味著美方要儘快甩掉此前的負面資産,及時撥亂反正,取消對華錯誤政策。負重前行則意味著,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大國要有大國的擔當,尤其是美國應當肩負起更多大國責任,多做有利於兩國人民利益與福祉、有益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事情。”
董一凡也認為,中國在止戰治亂、構建歐洲長久和平安全機制方面與俄羅斯和歐洲具有巨大的共同利益,中俄、中歐應加強協調,推動當前局勢朝著管控衝突升級的方向努力。對於中國而言,一方面要謹防美國借輿論污名化和經濟領域肆意發起次級制裁,另一方面也要站穩立場,在各方之間強調歐洲安全問題的是非曲折,以維護在共同、相互、可持續安全的框架下解決現有問題。
策劃:蔣新宇
責任編輯: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