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期
2022-05-10

見智 |中央支援各地從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産政策 樓市“春天”或將到來

文|李智 中國網記者


“居者有其屋”是國民最關心的事情之一,這也使得房地産成為剛需行業。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同時支援各地從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産政策,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中央為何支援各地完善房地産政策?未來,中國房地産行業是否會再迎“春天”?對此,中國網《見智》記者專訪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市房地産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秀池和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


政策鬆綁支援合理性購房需求,實現房地産良性迴圈和持續發展


今年以來,全國近百座城市加入到房地産調控政策鬆綁行列。鬆綁政策涵蓋了放鬆限購限貸、降低首付比例、下調房貸利率、放鬆限售、限價、發放購房補貼、放鬆落戶政策以及公積金首付比例降低、貸款額度增加、條件放寬等多個方面。


趙秀池分析認為,最近各地出現房地産政策鬆綁是落實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支援合理性購房需求”,“實現房地産良性迴圈和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為了實現十九大中提到的“讓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目標。


2017年,房地産從嚴調控以來,各地存在不同程度誤傷剛需、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情況,部分房地産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使房地産行業不能實現良性迴圈和持續發展,也影響“人民生活更美好”目標的實現。趙秀池説:“要注意糾正過去過渡收緊的限購、限貸等政策,並動態調整發展機構租賃中的一些政策,比如開發商當初按商品房招拍挂模式取得的100%自持租賃住房項目,至今已過去6年,仍不能實現良性迴圈,就需要有針對性地研究相應的政策,允許其轉為共有産權商品房或人才保障房。”


她還建議,支援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産政策,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不應千篇一律。對於熱點城市、人口吸引力較大的城市,房地産調控政策應適度從緊,對剛需和改善性需求作出微調;對於中小城市和戶籍可放開的城市,房地産調控政策應適當放寬。


嚴躍進認為,中央提出支援各地完善房地産政策,與市場壓力有關係,同時也是一種思想的統一。這些壓力來自三方面:市場行情週期性調整——需要解決從過熱到過冷的問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房地産企業風險加大,亟需放鬆。


 “各地在樓市政策上的鬆綁,主要從金融、住房、財稅政策等方面進行,這充分體現了各地穩樓市的導向,有助於提振房地産市場。”嚴躍進表示,“本次會議既對3月份以來各地穩樓市的操作給予了支援,也對5月以後各地完善政策給予了鼓勵。政策明確了兩個方向,對於需求,則明確要支援剛需和改善性住房,對於預售資金監管,則明確了優化方向,此類表述意味著5月份開始支援購房需求、優化預售資金監管的政策會增加。”


4月是本輪甚至是歷年來中國出臺穩定房地産政策最頻繁的一個月。“這體現了政策數量多、出臺頻率快、政策待發酵的特點。這些政策更多是各地依據‘因城施策’的原則所進行。”


正確看待房地産的作用,不要妖魔化


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支援各地完善房地産政策,是否會提振樓市?趙秀池認為,房地産的發展離不開資金和政策的支援,其中政策對房地産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各地政策調整有助於提振樓市,房地産行業的“春天”應該會再次到來。


目前,中國仍然處於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城市化率只有63.9%。趙秀池表示,按每年一個城市化率增速計算,每年也有1400萬人口進城,這些新市民、青年人對住房的需求是剛性的,新增人口應該有新增住房滿足其需求,新房要蓋,老房要更新。因此,要正確看待房地産的作用,不要妖魔化房地産。


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更新都離不開房地産業。房地産是滿足人民生産、生活的重要載體,既提供工業、商業等産業支撐,又提供住宅作為遮風擋雨的生存空間,還要為孩子接受教育提供學校、為病有所醫提供醫院、為老有所養提供養老空間等公共服務場所。趙秀池表示,要從城市化角度去正確看待房地産的作用,根據人地房的關係,根據職住均衡、産城融合、供求平衡、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原則,去做好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房地産規劃,房地産行業的發展才沒有後顧之憂,房地産業才能實現良性迴圈和健康持續發展,這也會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使人民更安居樂業,生活更美好。


嚴躍進表示,樓市的“春天”或將到來,節奏雖然較慢,但方向確定。他強調,中央支援各地完善房地産政策有助於提振樓市,但效果好不好,是否還有需改進的地方,有必要及時進行評估,規避風險。此外,如果政策效應沒達到想像中的效果,要注意挖掘更多潛力,讓房地産行業健康發展。


策劃:蔣新宇

責任編輯: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