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軍事哲學新境界

發佈時間:2020-11-30 08:31:10  |  來源:學習時報  |  作者:畢京京  |  責任編輯:申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圍繞推進新時代強軍事業,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判斷、新的理論概括、新的戰略安排,帶領全軍深入進行理論探索和實踐創造,深刻揭示了新的時代條件下國防和軍隊建設規律、軍事鬥爭準備規律、戰爭指導規律,創立形成了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蘊含著科學的立場觀點方法,充滿著政治智慧,閃耀著真理光芒,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新時代人民軍隊的強軍勝戰之道,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軍事哲學新境界。

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哲學昇華

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軍事哲學是時代精神在軍事領域的集中體現。軍事哲學是認識和思考軍事領域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軍事活動本質的根本看法,是對軍事領域根本規律、根本價值、根本方法的最高概括。但凡偉大的軍事理論,都以深厚的軍事哲學智慧彰顯力量。

傳承發展、固本開新的軍事哲學。我們黨歷來重視從哲學高度把握軍事領域的內在本質、一般規律和辯證運動。我們黨的軍事哲學,是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對軍事領域矛盾運動規律進行深刻思辨、高度抽象的思想結晶,是揭示軍事活動根本規律、根本價值和根本方法的系統化科學理論,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精髓。在建設強大人民軍隊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分析和回答軍事問題,形成併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軍事哲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推動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創新,創立了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最新成果,是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行動綱領。習近平強軍思想與黨的軍事哲學思想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既堅持馬克思主義關於戰爭和軍事問題的基本觀點,堅持我們黨建軍治軍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堅持人民軍隊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又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新發展,把新時代強軍實踐經驗提高到理論高度來認識,在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問題上作出原創性貢獻,體現了科學真理性、理論創新性、實踐指導性的高度統一,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軍事實踐發展新境界,實現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又一次與時俱進。

挺立時代潮頭、解答時代課題的軍事哲學。習近平強軍思想立足強國強軍新時代,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習主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也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戰略判斷,標定了國防和軍隊建設新的歷史方位。進入新時代,世情國情軍情發生深刻變化,國防和軍隊建設面臨新的時與勢。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戰略格局、全球治理體系、全球地緣政治、綜合國力競爭發生重大變化。我國正處於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臨難得機遇,具備堅實基礎,擁有無比信心,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軍事技術和戰爭形態發生革命性變化,軍事競爭戰略主動權的爭奪更加激烈。我軍建設發展在躍上大臺階的同時,還存在“兩個差距很大”“兩個能力不夠”的問題。新時代提出新課題,新課題催生新理論,新理論引領新實踐。習近平強軍思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孕育産生,在回應和解答時代課題過程中豐富發展。

習近平強軍思想內涵豐富、思想深邃,是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相互貫通的科學軍事理論體系。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由“明確強國必須強軍,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等“十個明確”構成。這“十個明確”是對習近平強軍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練,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強軍興軍的使命任務、奮鬥目標、根本原則、根本指向、根本保證、戰略佈局、必由之路、第一動力、法治保障、重要路徑等重大問題,涵蓋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準備各方面,貫通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全過程。習近平強軍思想貫穿的鮮明主題是強軍興軍,根本著眼是以強軍支撐強國復興偉業,核心要求是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實踐指向是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習近平強軍思想,體現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戰略和戰術相一致、認識論和方法論相統一,把我們黨對國防和軍隊建設規律、軍事鬥爭準備規律、戰爭指導規律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是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當代軍事問題、指導新時代中國軍事實踐的光輝典範,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軍事哲學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黨的十九大對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戰略安排,強調要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資訊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在此基礎上,習主席歷史性地提出建軍百年奮鬥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二○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充實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和發展步驟。由此,形成了從2027年到2035年再到本世紀中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三步走”戰略安排。這對於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植根強軍實踐、引領強軍事業的軍事哲學。習近平強軍思想,産生於強軍實踐,作用於強軍實踐,檢驗于強軍實踐,發展于強軍實踐,是新時代強軍實踐經驗和智慧結晶的理性昇華。這一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戰爭觀軍事觀,創造性闡發軍事領域基本問題、根本觀點和重大關係,為我們從政治上全局上觀察和處理軍事問題提供了根本指導;生動運用人民戰爭戰略戰術和軍事鬥爭藝術,與時俱進創新軍事戰略指導,創新戰爭指導和作戰思想,豐富發展軍事鬥爭指揮藝術,為我們奪取軍事競爭優勢、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提供了科學原則和策略方法;傳承發揚共産黨人科學的思維品格和思想風範,彰顯著強烈使命擔當、深沉憂患意識、科學思維方法、鮮明問題導向、嚴實精神作風,立起了共産黨人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思想引領和行為準則。

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在軍事領域中的生動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揭示規律、認識真理的強大思想武器。軍事哲學思維是軍事領域抽象度最高的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可謂“認識之認識、方法之方法”。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實事求是的觀點、唯物辯證的觀點、系統全面的觀點、發展創新的觀點、人民群眾的觀點等,是軍事哲學思維的理論基礎,並與軍事哲學思維著眼宏觀、把握全局,謀勢造勢、力爭主動,抓住樞紐、決勝全盤,鼎新求變、正合奇勝等特徵是內在相通的。習主席強調,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全面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強化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這些思維方式是哲學思維在戰略實踐中的運用和展開。習近平強軍思想體現的哲學思維,基於深邃的歷史眼光、寬廣的世界視野,注重運用戰略思維總攬全局、運用辯證思維分析全局、運用前瞻思維預見全局、運用系統思維優化全局、運用創新思維激活全局、運用底線思維穩控全局。習主席放眼世界,洞察風雲,把握大勢,科學預見,在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經濟和國防兩種實力的實踐中,對國防和軍隊建設運籌帷幄、科學指導,抓戰略、抓大事、抓樞紐,以安全形勢為立足點,以國家利益為制高點,以強軍目標為聚焦點,以改革創新為發力點,推動強軍事業實現歷史性躍升。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薄看主峰。”習近平強軍思想具有強大的思想引領力、理論穿透力、品格示範力和實踐創造力。習主席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非凡理論勇氣、卓越政治智慧,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針原則,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帶領全軍砥礪前行、攻堅克難,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重振政治綱紀、重塑組織形態、重整鬥爭格局、重構建設佈局、重樹作風形象,推動強軍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國防和軍隊建設水準大幅提升,軍隊組織形態實現重大變革,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作出重大貢獻。

人民軍隊的強軍制勝觀

軍事哲學是關於軍事問題的根本觀點。習主席深刻闡發新時代軍事哲學的基本問題和根本觀點,形成了新時代人民軍隊的強軍之道、制勝之道。軍事哲學基本問題,反映軍事哲學領域的基本矛盾,是軍事哲學思維展開和實踐檢驗的邏輯起點,是貫通軍事哲學體系的一條紅線。在當代中國,軍事力量建設的核心是強軍,軍事力量運用的要旨在制勝。強軍制勝,集中探討了“強軍事業”與“剋敵制勝”之間的內在聯繫,既闡明軍事力量建設規律,又闡明軍事鬥爭規律,既闡明軍事客觀規律,又闡明軍事指導規律,揭示了新時代中國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的根本規律。由強軍制勝這個基本問題出發,可以提煉指導國防和軍隊建設各個領域和全部活動的根本觀點。其要義可以從以下方面來把握。

深刻闡發軍事安全觀。新時代我國安全的內涵外延、時空領域、內外因素發生深刻變化,安全需求的綜合性、全域性、外向性特徵更加突出。習主席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大視野大格局中科學運籌軍事安全,把軍事安全作為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構成和保底手段。指出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國家安全的堅強後盾,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強國夢就難以真正實現。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格局産生深刻影響,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我國安全形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大。我們捍衛和平、維護安全、懾止戰爭的手段和選擇多種多樣,但軍事手段始終是保底手段。必須全面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戰略支撐。

深刻闡發強軍本質觀。強軍夢的本質屬性是什麼?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和深入思考,習主席指出,就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黨的十九大指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軍隊要像軍隊的樣子。總結歷史和現實需要,“軍隊的樣子”就是強軍目標明確的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強軍目標抓住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主要矛盾。聽黨指揮是靈魂,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能打勝仗是核心,反映軍隊的根本職能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向;作風優良是保證,關係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這三條是建軍治軍的要害,是加強軍隊建設的聚焦點和著力點,決定著軍隊發展方向,也決定著軍隊生死存亡。建軍治軍抓住這三條,就能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

深刻闡發軍事戰略觀。強國強軍,戰略先行。軍事戰略科學準確,就是最大的勝算。習主席指出:“積極防禦根本在防禦,要義在積極。”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是我們黨軍事戰略思想的基本點,要毫不動搖堅持,同時要豐富和完善其內涵,與時俱進創新戰爭和戰略指導,進一步拓寬戰略視野、更新戰略思維、前移指導重心,把預防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統一起來,把備戰與止戰、威懾與實戰、戰爭行動與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作為一個整體加以運籌。健全新時代軍事戰略體系,把新時代軍事戰略思想立起來,把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立起來,把備戰打仗指揮棒立起來,把抓備戰打仗的責任擔當立起來。將軍事鬥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資訊化局部戰爭上,有效控制重大危機,妥善應對連鎖反應,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和安全。現代戰爭資訊化程度不斷提高、智慧化特徵日益呈現,堅持以機械化為基礎、資訊化為主導、智慧化為方向,推動“三化”融合發展。紮實做好軍事鬥爭準備,全面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能力,構建立足防禦、多域統籌、均衡穩定的新時代軍事戰略佈局,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深刻闡發軍事變革觀。習主席指出,世界新軍事革命,本質是爭奪戰略主動權。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勇進者勝。贏得軍事競爭主動,最需要的是創新,根本出路在創新。軍事上的落後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改革是強軍的必由之路,是決定我軍發展壯大、制勝未來的關鍵一招,是為了設計和塑造軍隊未來,是一場整體性、革命性變革。必須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把改革進行到底。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加快構建能夠打贏資訊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按照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推進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實現軍隊組織架構歷史性變革。推進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構建起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推進軍事政策制度改革,深化軍隊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創新軍事力量運用政策制度、重塑軍事力量建設政策制度、改革軍事管理政策制度,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政策制度體系。全面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堅持自主創新戰略基點,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軍事智慧化發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人民軍隊建設和戰鬥力發展的貢獻率,統籌推進軍事理論、技術、組織、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創新,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

深刻闡發軍隊使命觀。習主席指出,軍隊必須服從服務於黨的歷史使命,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把握新時代國家安全戰略需求,為鞏固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提供戰略支撐,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提供戰略支撐,為拓展我國海外利益提供戰略支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戰略支撐。“四個戰略支撐”,著眼以強軍支撐強國偉業,深刻闡明瞭我軍的政治屬性、根本職能、戰略功能、國際責任。習主席指出,一個國家往往在兩個時期面臨的外部壓力最大,一個是積貧積弱之時,另一個是發展振興之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會面對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有時候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面對國家安全環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更好地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

深刻闡發戰爭制勝觀。習主席指出,研究作戰問題,核心是要把現代戰爭的特點規律和制勝機理搞清楚,把握軍事力量運用的特點和規律。現代戰爭確實發生了深刻變化。這些變化看上去眼花繚亂,但背後是有規律可循的,根本的是戰爭的制勝機理變了。戰爭指導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略策劃貴在機動靈活,要善於運用戰爭的矛盾法則,搞清敵人優勢在哪、軟肋在哪,我們強在哪、弱在哪,瞄著敵人的軟肋和死穴打,著眼于發揮我們的優勢打,以能擊不能。把握聯合作戰、非對稱作戰、精確作戰、整體作戰的基本思想。加強作戰理論創新,把握現代戰爭規律和戰爭指導規律,創新作戰方式和軍事力量運用方式。著力加強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和能力建設,構建平戰一體、常態運作、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系,提高基於網路資訊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不論形勢如何發展,人民戰爭這個法寶永遠不能丟。要把握新的時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新特點新要求,創新發展人民戰爭戰略戰術,創新內容和方式方法,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

習主席闡發的這些根本觀點,反映了我們黨對當今世界和新時代中國軍事問題的根本看法,既是科學的軍事認識論,也是科學的軍事方法論。這些根本觀點,放眼世界、基於安全,聚焦強國、聚力強軍,戰略先行、整體運籌,改革重塑、創新驅動,履行使命、旨在制勝,形成了回答新時代強軍制勝這一基本問題的軍事哲學內在邏輯鏈條。

與時俱進的軍事辯證法

軍事辯證法是軍事哲學的重要內容。軍事哲學所揭示的軍事活動內在本質、一般規律、根本價值,需要通過一系列範疇和關係表達出來。習主席著眼新時代新實踐,以縝密哲學思維、深邃戰略睿智,創造性闡明一系列軍事哲學基本範疇及其辯證關係,致廣大而盡精微,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軍事辯證法思想,使我們的主觀認識邏輯更加符合軍事客觀邏輯,為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了哲學智慧。

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習主席指出:“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這就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這一重要論述,指明瞭實現和平的前提和關鍵是能戰。只有能戰勝戰,和平才有堅強保障和強大後盾。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黨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我們渴望和平,但決不會因此而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會拿國家的核心利益做交易。有文事者,必有武備。習主席指出:“中國人民深知,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這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在實力政治、叢林法則依然大行其道的世界上,鑄劍為犁仍然是人們的一個美好願望,關鍵時刻必須有軍事實力為後盾。養兵千日、用兵千日。我們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把軍隊搞得更加強大,這樣底氣才足、腰桿才硬。

政略與戰略的辯證法。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這是馬克思主義戰爭理論的一個基本觀點。習主席強調:“籌劃和指導戰爭,必須深刻認識戰爭的政治屬性,堅持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從政治高度思考戰爭問題。”政略引領戰略、指導戰略,是戰略的目的導向;戰略支撐政略、服務政略,是政略的保底手段。一定要善於從政治高度思考和處理軍事問題,善於著眼國家利益全局籌劃和指導軍事行動,不斷提高軍事戰略指導水準。當今時代,軍事和政治的聯繫更加緊密,在戰略層面上的相關性和整體性日益增強,政治因素對戰爭的影響和制約愈發突出,軍事鬥爭的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顯著增強。要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號令意識,善於著眼國家政治外交大局和國家安全戰略全局籌劃軍事行動。

富國與強軍的辯證法。習主席指出:“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託,只有國家經濟實力增強了,國防建設才能有更大發展。國防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只有把國防建設搞上去了,經濟建設才能有更加堅強的安全保障,更好發揮國防建設對經濟建設的溢出效應和拉動作用。強國往往是經濟和軍事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國家戰略競爭力、社會生産力、軍隊戰鬥力的耦合關聯越來越緊。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富國和強軍,確保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適應,軍事能力同國家戰略需求相適應,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守正與創新的辯證法。習主席強調“傳承紅色基因,不忘本、不迷途”,親自提議到古田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追根溯源、正本清源,革弊鼎新、守正創新,把我們軍隊的“根”和“魂”扎深固牢。習主席指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激發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守正與創新,貫穿于習主席領導強軍事業各方面、全過程,體現在作戰指揮、政治工作、後裝保障、國防動員、軍事訓練、軍事管理、軍事改革、軍事法治、正風肅紀、人才培養、軍事科研和基層建設等各領域。比如,在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上,強調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能變的軍魂、永遠不能丟的命根子。新的時代條件下,必須全面貫徹黨領導人民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揮。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上,強調改革不是改向,變革不是變色,必須抓住戰略契機深化改革,精準發力、蹄疾步穩,形成了改革強軍的強大勢場。在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的關係上,創造性運用我們黨以點帶面的科學方法,強調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注重牽住“牛鼻子”,同時又必須統籌兼顧、綜合平衡,推動各領域工作全面發展。

人與武器裝備的辯證法。習主席強調,在戰爭制勝問題上,人是決定因素。無論時代條件如何發展,戰爭形態如何演變,這一條永遠不會變。同時也要看到,隨著軍事技術不斷發展,裝備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無人機並非真的無人,智慧化也不是武器變成人,而是武器在前臺、人員在後臺,人的智慧移植到了武器上。人的因素、裝備因素結合得越來越緊密,人與裝備已經高度一體化,從這個意義上説,重視裝備因素也就是重視人的因素。習主席指出:“歷史告訴我們,戰爭不僅是物質的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沒有頑強的意志,沒有敢於犧牲的品質,再好的武器裝備也不能保證勝利。”我們既要敢於亮劍,也要重視鑄劍,把防身利器真正搞強。把武器裝備建設放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來抓,加速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發展,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慧化武器裝備發展。

數量與品質的辯證法。習主席指出,軍事力量能不能成為保底的手段,要看數量,更要看品質。習主席用新發展理念指導國防和軍隊建設,確立軍隊建設發展“五個更加注重”的戰略指導,不斷提高軍隊建設品質和效益,推動高品質發展。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統籌謀劃數量規模,著力提升品質水準,要求打造精銳作戰力量,優化規模結構和部隊編成,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品質效能型轉變。強化戰略管理,提高軍事系統運作效率和我軍建設品質效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品質效益,加快軍事理論、軍隊組織形態、軍事人員、武器裝備現代化。這就為新時代新征程上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品質效益指明瞭方向、確定了重點任務。

實戰與實訓的辯證法。習主席指出,全軍要把備戰打仗作為主責主業,強化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打仗意識,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言武備者,練為最要。軍事訓練是提高實戰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抓手,是部隊經常性中心工作,是生成和提高戰鬥力的基本途徑,是最直接的軍事鬥爭準備,是和平時期軍隊的基本實踐活動。實戰必先實訓,全面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加快構建新型軍事訓練體系,全面提高訓練水準和打贏能力。打仗硬碰硬,訓練必須實打實。要堅持戰鬥力標準,堅持聚焦備戰打仗,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科技強訓、依法治訓。實戰化訓練,就是要實字當頭。深入糾治訓練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實現訓練作風根本好轉。各級特別是高級指揮員要集中精力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做好隨時打仗的充分準備,寧可備而不戰,不可無備而戰。加強軍事力量聯合訓練、聯合保障、聯合運用。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完善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鍛造高素質專業化軍事人才方陣。在艱苦嚴格的訓練中、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在嚴峻複雜的軍事鬥爭中摔打和鍛鍊部隊,引導官兵堅定理想信念、磨礪戰鬥意志、錘鍊戰鬥作風,始終保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頑強戰鬥精神。

敢於鬥爭與善於鬥爭的辯證法。習主席指出,“軍事鬥爭是進行偉大鬥爭的重要方面,打贏能力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能力”。強調在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遇到重大挑戰時,我們沒有退路,必須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敢於碰硬、敢於亮劍。面對各種挑釁敢於接招、敢於出擊、敢戰能勝,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在挑戰面前退縮,不拿原則做交易。鬥爭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靈活來把握。講求鬥爭的方式方法和藝術,在鬥爭中爭取團結,在鬥爭中謀求合作,在鬥爭中爭取共贏,在鬥爭中實現我們的目標和利益。原則問題不能讓,該出手時就出手。講求有理有利有節,以最小的代價爭取最大的利益。

積極進取與堅守底線的辯證法。謀勢造勢、爭取主動,是哲學思維在軍事領域運用最出神入化的體現。戰略博弈的根本目的是爭取戰略主動。習主席指出,戰略就是要謀勢造勢,主動塑造。既堅守底線、堅決鬥爭,又著眼大局、管控風險,努力實現維權維穩積極平衡、動態平衡,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周邊安全穩定。多手並舉、聯動出招,加強軍事行動與國家政治外交行動的協調配合。堅持用和平方式、談判方式解決爭端,樹立底線思維,保持戰略清醒,做好應對各種複雜局面的準備,爭取最好結果。在習主席堅強領導下,我軍增強戰略指導的進取性和主動性,更加突出深遠經略、綜合博弈、全域聯合,挑戰之中見機遇,阻力之中蓄動力,困局之中尋突破,定力之中寓主動,視危機為契機、化危機為轉機,積極主動、主動作為、深遠經略的戰略佈局正在形成。

理論的本質在於認識規律。揭示軍事領域矛盾運動的基本規律,是軍事辯證法的核心任務。列寧説過,“規律就是關係”,是“本質的關係或本質之間的關係”。習主席關於軍事辯證法的思想,言簡意賅、經典睿智,通過解析當代中國軍事哲學基本範疇和辯證關係,揭示了新的時代條件下軍事力量和運用的根本規律,為我們更好地把握軍事領域矛盾運動規律提供了哲學武器,為強軍打贏提供了科學方法論。

知行合一的實幹興軍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上是實踐的。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也是強軍勝戰的基石。習近平強軍思想始終貫穿實事求是,強調知行合一、行勝於言,實幹興邦,實幹興軍。習主席既是具有實幹精神的戰略家,也是具有戰略意志的實干家,體現了遠見卓識和求真務實的高度統一。習近平強軍思想與領袖的崇高信仰、崇高情懷、崇高風範融為一體,與領袖的宏圖大志、雄才大略、強軍大計相映生輝,在強軍興軍偉大實踐中産生巨大效應,釋放巨大活力,展現出鮮明的實踐品質。

實幹興軍的歷史擔當。古人説,“道始於情”。實踐力量的底蘊,首先是信仰、使命與情懷。習主席強調要“以黨和人民為念,以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為念,以國防和軍隊建設為念”,要求全軍在實現強軍目標上勇敢承擔起我們這一代革命軍人的歷史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使命重於山,強軍靠擔當。習主席使命擔當的實質所在,是把黨的事業和國家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的無比忠誠,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博大情懷,是在新的偉大鬥爭中推動國家和軍隊由大向強躍升的崇高追求。習主席在機遇與挑戰相伴、成就與矛盾並存的新時代,勇敢擔當起領導強軍興軍的歷史重任;在矛盾盤根錯節、沉疴積習甚多的情況下,勇敢擔當起大刀闊斧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歷史重任;在形勢跌宕起伏、鬥爭異常尖銳的環境下,勇敢擔當起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歷史重任。

扼要固本的實踐標準。習主席要求全軍“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戰鬥力標準是一個帶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所謂戰鬥力作為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是指軍事領域的各項實踐活動,包括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軍事、政治、後勤、裝備等各方面的工作,其具體標準可以不盡相同,但共同的根本標準只有一個,即戰鬥力,這帶有基礎性和支配性。戰鬥力標準確立了與實踐檢驗真理標準、人民利益價值標準相統一的軍事實踐標準。軍事領域實踐集中到一點,就是戰鬥力建設與運用的實踐;軍隊維護人民利益的最高體現,就是以強大戰鬥力提供堅強安全保證。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堅持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就扼住了強軍之根本、興軍之價值。

求真務實的實踐導向。習主席把這一導向貫穿強軍事業始終。強調要跟蹤現代戰爭演變趨勢,研究現代戰爭制勝機理,研究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的特點和規律、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軍治軍特點和規律;堅持問題導向,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以愚公移山精神攻堅克難,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發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工作中的問題摸準、對策搞實;堅持基層至上、士兵第一,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要從講政治的高度看待抓落實,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不抓則已、抓則必成,持之以恒、鍥而不捨,善始善終、善做善成,真抓實幹、務求落實。

以上率下的實踐引領。習主席強調“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從我做起,從軍委做起”。習主席抓國防和軍隊建設,既掌舵領航、果敢決斷,又率先垂范、親抓實幹。當前,我國安全環境、軍事鬥爭態勢、我軍使命任務、現代戰爭形態、我軍組織形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目標任務都發生新變化。習主席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鼓足幹勁、抓緊工作,奮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領導幹部貫徹落實習主席的指示,必須以身作則、模範帶頭,壓緊壓實責任,發揮頭雁效應,把責任擔在肩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確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始終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爭當“四有”革命軍人、鍛造“四鐵”過硬部隊,切實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不懈奮鬥。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央“馬工程”重大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基礎與思想精髓”的階段性成果,第一首席專家楊春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