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對高校思政課教師具有重要意義

發佈時間:2020-01-19 10:01:36  |  來源:光明網  |  作者:張玉龍  |  責任編輯:申罡

作者:濱州醫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 張玉龍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這些重要論斷,為高校思政課教師提供了明確的思想對標、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上好思政課,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深入闡釋好信仰對高校思政課教師職業生涯的重要意義,不斷推進教師群體講透馬克思主義理論精華,科學傳遞信仰、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是當前亟需做好的重要課題。


一、堅定信仰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立身之本


信仰,作為內在的精神標靶,引導著個體追求職業意義、人生價值。信仰,對於高校教師而言,是堅定其對職業及相關生活方式的執著認同,為他們提供強大力量,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引導他們將生命的所有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不斷走向職業的高處和深處。


高校思政課教師是“傳道者”,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其明道信道的核心,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馬克思主義信仰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是迄今為止關於人類歷史發展規律最科學最嚴整最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論體系。這一信仰,將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徹底的唯物主義、無産階級的黨性原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融為一體,符合客觀規律和人類良知,能夠給人以睿智和堅毅、高尚和文明。


有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底線。思政理論課課堂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思政課老師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肩負著塑造靈魂的時代重任,其信仰和價值取向會潛移默化、入木三分地感染著學生,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把準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能從政治高度看問題,看得清大風大浪,講得清大是大非。


有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本色。貫穿高校思政課教師職業生涯的基本要義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與解決現實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理論的魅力。唯其“政治強”,才能“情懷深”,滿懷愛國愛民愛黨深情,教書育人才能定位在立德樹人上,定位在為國家前途、民族未來、學生成長成才上;唯其“政治強”,才能“魅力足”,把馬克思主義化為自己的精神底色,散發出真理魅力和人格魅力,吸引學生,教化學生;唯其“政治強”,才能“善擔當”,不斷提升人生境界和氣象,明是非,有底氣,敢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勇於同歪風邪氣做堅決鬥爭。


二、徹悟信仰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必備素質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徹悟信仰,強調的是在“真信”基礎上的“真懂”,講透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關鍵,也是講好高校思政課的關鍵。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大豐贍,高校思政課教師作為育人者必須先受教育,練好內功,學深悟透,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真正弄懂弄清其思想要義,切實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


一是要從歷史的角度悟透馬克思主義作為時代科學真理的實質。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的災難一步步加深。為了救亡圖存,各方勢力紛紛登臺亮相,但均以失敗而告終,最後是中國共産黨走到了舞臺的中央,肩負起了歷史和民族的重任,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靠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中國共産黨人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反抗壓迫、反抗侵略、反抗獨裁的勝利,把新中國建設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步步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砥礪奮進。馬克思主義基於對社會發展與人類終極命運的思考和追索給人們以“明亮的陽光照耀”。作為其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將指引當代中國實現新的偉大社會革命。每一個高校思政課教師,都應該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生活習慣、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信仰、淬煉思想、指導實踐,用原理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


二是要從實踐的角度悟透馬克思主義是“人類精神的精華”。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區別於其他理論的本性,這不僅表現在它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自覺地把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還表現在它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把“人類精神的精華”與其實踐性統一起來,去解碼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成功,講清為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行得通,回答為什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實現。實踐證明,在復興之路上,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要與任何企圖打斷或遲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行為作堅決的鬥爭。


三是要從開放的角度悟透馬克思主義永葆理論活力的秘密。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正是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才能夠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展現出勃勃生氣,不會因為馬克思的去世而停止發展。高校思政課教師,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開放性,勇於接受來自不同理論、時代和實踐對該理論的批評與裁判。同時,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思路和眼光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通過自我批判和自我革命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變革和創新;用發展的視角、創新的態度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豐富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用鮮活豐富的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時刻立足時代前沿、永葆理論活力,不斷開創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三、傳遞信仰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歷史使命


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大學生建立科學信仰,是國家、民族和時代賦予思政課乃至全體教師義不容辭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個過程,就要求思政課教師結合當代學生特點,務實創新,主動作為,真正發揮思政課育人實效。


一是要遵循教學規律,增強學生的“獲得感”。高校學生不願學習甚至抵觸馬克思主義課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認為馬克思主義語言乾枯乏味、內容晦澀難懂,再加之部分教師方法不當、強行灌輸,引發了逆反情緒。因此,在思政課教學中,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相統一”的要求,突破當前思政課教學瓶頸,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結合教學實際把握教學規律,運用詼諧易懂的語言、經典有趣的案例,將思政課講“活”;將馬克思主義的內涵和辯證的思維方式融合到一起,深刻剖析新時代高校學生的思想困惑和觀念迷茫,將思政課講“透”。有效疏導、合理引導學生的精神塑造,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啟發學生真正獲得健康的、科學的、理性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二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對錯誤言論思潮“敢於亮劍”。當前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越來越便捷,但這些海量資訊卻良莠不齊、甚至黑白顛倒。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甚囂塵上,年輕學生容易受到蒙蔽和侵蝕,思政課教師必須有理有力有節地進行堅決駁斥,針鋒相對、除惡務盡,有效地幫助廣大學生正本清源、去偽存真,保持理論上的明白、政治上的清醒、信仰上的堅定。


三是要踐行言傳身教,做德正學高的“真君子”。“人不率,順不從;身不先,則不信。”思政課教師作為學生精神世界中的領路人,不僅要在思想上堅定馬克思主義,更要在行為上踐行馬克思主義,切實做到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要求,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就要求思政教師在教育學生前先對自己教育、塑造學生前先塑造自己,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修養到不愧為人之師表的地步,堅決杜絕做“兩面人”。


新時代的思政課建設關鍵在教師也必須在教師,只有思政課教師使命感、責任感、信念感的發自內心,才會有教學實踐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自然而然,才會有學生理論學習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的水到渠成。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像守護生命那樣守護我們的信仰,像保衛生命那樣保護我們的信仰,讓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火炬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