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板底下出力作

發佈時間:2019-03-18 13:08:07  |  來源:求是網  |  作者:丁曉平  |  責任編輯:申罡

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政協文藝界社科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強調,要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那麼文藝工作者怎樣才能創作出精品力作呢?


新聞界有一句行話叫“腳板底下出新聞”,其意不言自明,就是説新聞記者既要有搶新聞的速度,又要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實踐,要有敢於吃苦能夠吃苦甘於吃苦的精神。文藝工作者同樣如此,也應該要有一股風風火火的精神,要有一股不畏風雨的氣質,要“沉得下去、站得起來”,頂天立地接地氣,深入並貼近現實生活、深入並貼近人民群眾、深入並貼近基層底層,邁開雙腿,拿起筆桿,用“腳板”加“筆桿”,高品質地創作出反映社會正能量,呼喚社會良知的好作品。文藝工作者只有走進群眾、深入生活,一心不亂、聚精會神,才能用生花妙筆展現生活的多彩和時代的偉大,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王國維的“三境界”説,闡述為學為文之理。對於藝術家、學問家,高尚的職業道德,同樣體現在多下苦功、多練真功的勤業精業上,體現在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的執著擔當上。總書記指出:“文藝創作是艱苦的創造性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那些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都是遠離浮躁、不求功利得來的,都是嘔心瀝血鑄就的。”曹雪芹寫《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柳青為創作《創業史》蹲點皇甫村14年,這是作品的打磨,更是人格的修煉。堅守“望盡天涯路”的追求,耐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冷清,保持“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努力,才能抵達“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領悟。


“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引用著名作家路遙的墓誌銘,語重心長地叮囑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藝術理想,就必須要有堅韌的毅力,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著追求。因為,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事業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土地不會欺騙勤勞之人,文藝事業也不會。有了堅韌的創作毅力,再加上自己的才能和勇氣,就能做到“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鼓舞人們在黑暗面前不氣餒、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用理性之光、正義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對人民深惡痛絕的消極腐敗現象和醜惡現象,應該堅持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真善美戰勝假惡醜,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