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一把“家風戒尺”於心中

發佈時間:2018-09-04 11:36:23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趙兵  |  責任編輯:申罡

戒尺,在古代用以提醒人們要懂規矩、遵禮法。而今,對於年輕幹部而言,心中要有一把黨紀國法的戒尺,還應多一把“家風戒尺”。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都十分注重家風傳承,許多家風以家規、家訓傳承百年,如《孔子家語》《顏氏家訓》等家訓傳承至今。對年輕幹部而言,這些家訓依然字字鏗鏘,殷殷可鑒。


我們共産黨人,尤其是老一輩革命家,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面可為世人楷模。有這樣三封信箋,可見良苦用心:


鄧穎超在寫給侄兒的家書中説:“知道你已加入共産黨,至為興奮……你必須注意密切地聯繫群眾,關心群眾,向群眾學習,從而你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凱豐在給女兒及女婿的信中寫道:“在工作中仍應繼續學習,提高政治文化……應當時時注意廉潔奉公守法。我身體很好。勿念!祝好。”冷少農在給兒子的家信中寫道:“我之愛你,是望你將來為一極平凡而有能力為一般勞苦民眾解決不能解決之各項問題……蒼兒!社會之新光在照耀著你,希望你猛進!”這三封家書寫于不同時期,有寫于革命戰爭年代,也有新中國建設時期所寫,信中飽含對後輩的至愛之情,溢滿對後輩的諄諄教導與殷切期望,提醒他們要“為人民群眾服務”,要“廉潔奉公守法”,要“猛進”以解群眾之苦。


年輕幹部多成長於安定的環境,從象牙塔走入工作崗位,未經歷過戰爭炮火的洗禮,也少經大風大浪的考驗,“家風戒尺”則在離黨紀國法“紅線”遠遠的地方劃了一道更高標準的線。


前不久,山東省紀委監委通報:山東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張建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省紀委省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令輿論頗為關注的是,張建華的“80後”兒子曾違反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被“火箭提拔”。在2015年被媒體曝光後,其子被免職處理。其人其事,正應了那句“上樑不正下樑歪”的俗語,不免令人感慨,如此家風,如何能夠培養出好幹部?


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落馬官員陷貪贓枉法,子女上行下效。蘇榮的“權錢交易所”,把全家帶上了經濟犯罪的深淵;劉鐵男“老子臺前辦事,兒子幕後收錢”,父子雙雙受到法律嚴懲……如此為官、為父,談何家風傳承?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對年輕幹部而言,人生中最初的啟蒙來自於家風的熏陶,家風清正,才能更容易地將正直剛健、誠實守信、勤奮寬厚等良好品性融入血脈中。當他們進入黨的幹部隊伍,走上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崗位,家風所塑造的人生觀與敬畏心,就更容易成為他們行動的自覺,在大是大非的關鍵時刻,家風的戒尺也會助其“丈量”善惡,促其作出正確選擇。


年輕幹部,必須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這一粒“風紀扣”扣得端不端正、緊不緊實,在於年輕幹部的黨性修養,在於組織嚴管厚愛,也在於家風清正與否。嚴守黨紀國法的同時,有一把“家風戒尺”時刻提醒,年輕幹部更能夠行穩致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