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時期黨的建設的現實啟示

發佈時間:2018-06-07 09:34:57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賴宏  |  責任編輯:申罡

【紅船精神與中國革命精神譜係】


中國共産黨成立97年來,在領導社會革命的同時,也高度重視自身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推進自我革命,堅持把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與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相結合,始終保持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井岡山時期黨的建設實踐探索,取得了突出成就,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些成就與經驗,是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中國化的重要成果,對於新時代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品質,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井岡山時期的機遇與挑戰


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産階級政黨建設的理論是推動井岡山時期黨的建設實踐的理論前提。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無産階級的思想體系,是無産階級政黨建設的學説和黨的建設的指導理論,這些理論不是教條,是方法論,為推進井岡山時期黨的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決定了黨的建設面臨的嚴峻性。中國共産黨在井岡山時期所面臨的國情、黨情,也決定了馬克思主義的建黨理論必須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走適合中國革命特點的黨建之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有著自身獨特的社會環境,農民和小資産階級成分佔多數的基本條件,農村根據地內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形態的分散性,對於如何建設一個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歷史使命的無産階級政黨,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井岡山時期黨的建設面臨著必須破解的現實困境。井岡山時期黨的建設,是在黨領導創建工農紅軍,開創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進行的,面臨著一些無法回避的現實困境。


這突出體現在:第一,黨的階級基礎薄弱。在根據地內,身處農村環境的客觀現實和中國革命發展的形勢,迅速地壯大和發展黨的組織需要,必然會大量吸收農民、小資産階級成分的革命分子到黨內來,這樣,自然形成了農民出身黨員佔多數的客觀現實,這是中國共産黨領導革命時所面對的一個很突出問題。


第二,封建家族觀念和地方主義的不良影響。由於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位於湘贛邊界的偏僻處,農村社會的封閉性、黨員及黨組織成員來源的單一性,形成了社會組織的家族性特徵,與濃厚的家族觀念並處的還有嚴重的地方主義,它們都是封建小農經濟的産物,農民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一些落後的觀念和思想認識隨著他們加入黨的組織而引入黨內,嚴重影響黨的建設。


第三,共産國際和“左”傾中央領導人的錯誤指導脫離了國情黨情實際。1928年初,共産國際執行委員會第九次擴大會議作出《關於中國問題的決議案》,決議案在中國革命道路問題上的認識,嚴重脫離了中國國情,共産國際要求中共要以城市為中心開展土地革命,認為只有中心城市的革命形勢才能帶動農村的工農運動,確定中國共産黨的主要任務是在城市發動暴動,並斷言中共在農村建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最終“必致失敗”。


2.對科學建黨路線的探索


面對困境,要克服這些不利因素,客觀上就迫切需要一個更加堅強的無産階級政黨來科學領導。井岡山時期圍繞破解黨的建設的難題而進行的一系列探索,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


首先,確立了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增強黨性的科學方法。中國共産黨在創建工農紅軍的過程中,提出了政治工作制度,不斷用正確的政治思想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和戰士,啟發覺悟,增強黨性,而且上升為制度化規定去貫徹落實。當年,農村根據地的創建,是在艱苦卓絕條件下進行的。紅軍、根據地和黨自身能夠不斷發展和壯大,一靠黨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二靠廣大黨員和戰士有堅定的信念、實事求是的勇氣、勇於犧牲的精神、優良的作風、堅韌的意志,增強了人民群眾的自覺性和黨員幹部的堅強黨性。而人民群眾的革命自覺性、黨員幹部的黨性,正是通過深入細緻的政治工作來樹立和提高的。實踐證明,思想政治工作越是有了鮮明的政治性,越是能夠增強黨性。


其次,創新了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科學形式。1927年9月的三灣改編,其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提出在軍隊建立黨的各級組織、“支部建在連上”原則,使軍隊黨的建設形成了“連支部、營委、團委、軍委”四級黨的領導機關,使黨在軍隊中的組織設置健全而科學。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創舉,至今仍是全黨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原則,在黨的建設實踐中,不斷發揮作用,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歷久彌新的科學性。“支部建在連上”,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産物,是能夠抓住普通黨員的一個最佳組織形式和機制。“支部建在連上”,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有了不可替代的制度構架,也為基層黨支部在基層發揮領導核心作用、聯繫群眾和黨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奠定了基礎。


再次,明確了加強黨的建設的科學路徑。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過程中,中國共産黨自身建設一開始就面臨著一些重大而突出的課題。一方面,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是農民和小資産階級,黨的隊伍要發展和壯大,就不可避免地吸收、接納他們中的先進分子;另一方面,農民和小資産階級身上所具有的狹隘、自私弱點又極大的影響了黨的先進性。如何加強黨的建設,就是這一時期黨的建設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早在1928年11月,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就提出了加強“無産階級思想領導的問題”,到1929年底召開的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上,他又創造性地提出了在農村革命戰爭環境中加強黨的建設的一系列舉措。古田會議圍繞思想建黨原則,提出了一系列科學的觀點,主要包括:一是注重從思想上建設黨,保持黨的先進性;二是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使紅軍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為創建新型的人民軍隊奠定了理論基礎;三是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確立政治委員制度實現黨的正確領導;四是健全黨的組織機構,在加強思想建設的同時,加強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等。古田會議所確定的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和從政治上建軍的原則,是在當時獨特條件下黨的建設新的探索,也是在總結黨成立以來經驗的基礎上,對馬列主義建黨理論的重要發展。古田會議決議為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民和小資産階級分子佔優勢的國家建設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無産階級政黨,保持黨的先進性,制定了一條科學建黨路線。


3.汲取全面從嚴治黨的養分


97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引領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這個目標,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我們要從井岡山時期黨的建設汲取全面從嚴治黨的養分。


必須堅定不移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毛澤東同志在領導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就一再強調加強政治建設的重要性。加強政治建設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貫穿于井岡山時期面臨的、必須完成的三大攻堅任務——開展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之中。使黨的政治建設與黨的中心任務結合起來,實際上就是黨的政治建設與黨的政治路線在實踐中有機結合的問題。實踐證明,黨的領導、黨的政治路線與黨的事業休戚相關,黨的政治路線要落實,就必須加強黨在革命實踐中的領導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這是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的政治判斷,進入新時代,不僅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而且要把政治建設的任務、內容具體化擺在首位,即要把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放在首位。


必須毫不動搖堅持思想建黨原則。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同志等就認識到黨處在農村環境和農民出身黨員在黨內佔大多數的情況下,要克服黨內各種非無産階級思想,必須加強“無産階級思想領導”,即加強思想建黨。把黨的思想建設置於黨的建設首位,是針對當時黨的組織基礎的特殊情況下,如何保持黨的無産階級的先鋒隊的性質,即黨的先進性的建黨原則。當年,通過確立思想建黨原則,對全黨進行共産主義理想教育、革命人生觀教育,使廣大黨員牢固樹立堅定的革命信念,增強黨性觀念。今天,堅持思想建黨,就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刻理解這一思想的科學體系、精神實質、理論品格、實踐品格,這不僅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


必須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傳承和發展黨的優良傳統。在井岡山時期,我們黨就十分重視作風建設。黨的三大作風,即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以及艱苦奮鬥、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發揚民主等系列作風在這一時期都有鮮明的體現。


“莫道人心同此理,雄風今已靡前賢”。黨的作風建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時代內涵和不同的重點任務,但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一條不變的原則。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三大優良作風,其共同點都是使黨的一切活動都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繫。在今天,作風問題依然不是小事,它關係我們黨屬性定位,執政地位,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堅定不移推進作風建設。


必須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幹部路線。黨的幹部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骨幹力量。在井岡山時期,我們黨在實踐中培養了大量的幹部。這些幹部在殘酷的革命鬥爭環境中歷經磨難,有著豐富的鬥爭經驗,與群眾有著密切的聯繫。正是依靠這些幹部,黨才實現了對革命的堅強領導,開創了井岡山根據地建設和黨的建設的新局面。


事實證明,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黨的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是執行黨的正確路線的中堅力量。要按照黨的十九大的部署,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把好幹部標準落到實處,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堅持突出政治標準,培養大量優秀幹部、造就新時代一大批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需要的幹部隊伍,為韆鞦偉業奠定人才基礎。


必須增強黨的建設的系統性、協調性。井岡山時期,黨的建設面臨一系列困難,破解這些黨建難題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典著作中也找不到現成答案。毛澤東等老一輩共産黨人,堅持依靠黨的組織,堅持馬列主義黨建原則與革命實踐相結合,成功地解決了在農村遊擊戰爭環境下黨的建設與發展等一系列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著眼于執政環境的複雜性和黨記憶體在問題的突出性,提出了加強黨的建設的總要求,著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並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形成了新時代黨的建設新格局。確立這個黨的建設新格局,就是要更加注重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現實依據、內在邏輯、實踐導向,從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需要出發,從解決黨記憶體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現實需要出發,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現實需要出發,全面增強黨的建設的系統性、協調性,在借鑒井岡山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基礎上,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作者:賴宏,係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研部黨建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