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極少數人的通報,就是對多數人的關愛

發佈時間:2018-04-28 07:51:10  |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  作者:賈亮  |  責任編輯:申罡

組織對黨員幹部的關愛,物質獎勵和榮譽表彰當然是,提拔重用無疑更是。但通過通報曝光等形式,大喝一聲、猛擊一掌,把其中一些人從危險的邊緣拉回來,使其不至於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進而提醒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同樣是組織的關愛。


“要通過加強紀律建設和紀檢工作,管住紀律、看住權力,使幹部向高標準努力,不犯或少犯錯誤特別是嚴重錯誤,這才是黨組織對黨員、幹部最大的關心和愛護。”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對典型問題通報曝光、用活用好反面教材,是一個好方法。


日前,中央紀委對7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進行公開曝光。選擇在五一端午前,對違紀者點名道姓、不留情面地通報曝光,重點聚焦節日期間易發多發的公款旅遊、收送禮品禮金等奢靡享樂問題。這樣敲警鐘、打預防針,強化了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的堅定態度,釋放了嚴到底、不能讓,絕不讓“四風”反彈回潮的強烈信號,傳遞出的何嘗不是對多數人的濃濃關愛?


是嚴是松,是愛是害,無論涉及個人前途的人生小賬,還是事關黨的形象的民心大賬,絕大多數黨員幹部都能算得清。黨的十八大以來,點名道姓公開通報曝光典型問題的成功經驗,被廣泛運用到處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等方面,已經自上而下形成常態。實踐證明,通報曝光勝過千言萬語,以案明紀釋法是最生動的教育。公開曝光給黨員幹部帶來的心理衝擊,持續通報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的巨大效應,遠遠超乎想像,不僅令違紀違規違法者受到懲戒、觸動靈魂,還能令心存僥倖者望而卻步、三思而行。


通報曝光不是非要跟誰過不去,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更是對黨員幹部的關心愛護。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因破紀破法的黨員幹部被通報曝光,而從中汲取教訓、反躬自省者,應當為數眾多。如今,嚴管就是厚愛的用心,曝光一個、警醒一片的初衷,已經為絕大多數黨員幹部理解,並日益成為共識。從不適應到適應、從不相信到相信、從被動旁觀到主動對照,廣大黨員幹部在接受警示教育的過程中,校準了思想之標,調整了行為之舵,繃緊了紀法之弦。畢竟,沒有哪個黨員幹部樂意因一頓不該吃的飯、一筆不該發的錢、一次為官不為的舉動,受到嚴肅的處理,甚至丟掉職位,更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寫進通報,“丟人丟到全黨甚至全中國”。更有被通報曝光者不無後怕而又誠懇地表示:“感謝組織及時給我敲響警鐘,否則後果肯定更嚴重。”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也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歷史經驗。不難想像,如果從一開始就咬耳朵、扯袖子、防微杜漸,在日常監督方面抓得緊、抓得嚴,可以讓多少人避免從“好幹部”變為“階下囚”?懲治懲治,治是根本,懲是為了治。因此,懲前毖後,既是指懲罰個體所犯的錯誤使其改正,更是指通過懲罰少數人而教育多數人不再犯類似的錯誤。治病救人,也不只是給犯錯誤者治病,同樣是在給其他同志祛除尚未付諸行動的“心病”。就拿這次通報來説,對象既有中央單位、中央企業的,也有地方的,還有一名是紀檢監察幹部,多是“關鍵少數”,懲處與救人的效果應該都很明顯。


較之於不負責任的聽之任之、“宅心仁厚”的“下不為例”,小事上多點“婆婆嘴”,黨員幹部就會少犯一些錯誤,動輒則咎、不留面子,就是在守護黨員幹部一生的幸福“裏子”。體現組織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真正對黨員幹部的健康成長負責,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要敢於較真、注重日常,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決不能坐看自己的同志在錯誤道路上越滑越遠。這才是最大的愛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