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史仍需以讀書為根基

發佈時間:2018-04-24 16:33:30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喬治忠  |  責任編輯:孫軻

  近20年來,網路資訊技術迅速發展,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史學研究也不例外。歷史文獻、歷史資料數據庫的建設使史料的檢索、複製極為快捷和方便,許多未曾閱讀過的書籍中的資料借助網路資訊技術也能夠被直接利用。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讀書治史方式是否需要徹底改弦更張?這確實是史學研究面臨的一個新課題,需要作細緻的探討和辨析。

  史學研究與記載歷史事實的書籍有天然的不解之緣,研究歷史必然要研讀史籍。中國史家傳統的讀書方式,講求精讀系統性的史籍與相關典籍。越往後代,書籍、文獻越加積累,汗牛充棟已不足以形容其部帙之多,研究者欲全部閱覽已無可能,於是類書、書目、各種索引應運而生,給讀者提供了極大方便。然而,各種類書良莠不齊,而且割裂原書籍的內容,再機械地分類編輯,呈碎片化狀態,所取史料的形成背景、語境、前因後果基本消失,因而會導致誤解。因此,在以往的史學研究中,類書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閱讀重要的系統性史籍仍然是史學研究的基本功。正因為如此,古人剖析類書,常常提醒學者:“抄撮類書,非根柢之學”。不過,無論類書還是目錄學著述、索引,都是以“書”的形式出現,長期以來,治史以讀書為根基,無人懷疑和挑戰。

  到了當代,電子學術資源興起,這些資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電子掃描和鏡像版的圖書、文獻,二是網際網路上的知識資料與資訊,三是可以檢索的學術資料數據庫。電子掃描和鏡像版的圖書、文獻,與原書一致,僅載體不同,對學者而言均屬讀書,無多少區別。網際網路上通過搜索引擎獲取的大多為普及性知識和學術資訊,對治學方式的衝擊也不大。只有可檢索的學術資料數據庫,極大地改變了史學研究者獲取史料的途徑,衝擊著傳統的讀書治史方式。近年來被廣泛使用的四庫全書數據庫、二十五史全文閱讀檢索系統、四部叢刊全文電子版、讀秀網、中國基本古籍庫等,已然涵括了過去史家難以想像的資料,而數據庫建設仍方興未艾。從理論上講,只要解決好操作技術問題,所有資料都可隨時提取,速度非常快、史料非常多。而且,數據庫還可以由學者自行設計檢索內容,這使它實質上已經不同於類書。不過,數據庫仍存在與類書相似的缺陷,這決定了它還不能取代讀書治史的基本理路:第一,所得資料也呈現為碎片化的堆積,失去其形成的背景和特定的語境,存在誤讀的可能性;第二,檢索所得史料,難分真偽,而且因割裂、碎片化更難直接考辨;第三,受數據庫涵括內容的限制,可能缺少很重要的典籍資料,如《四庫全書》的編纂暗地裏排斥了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一書。

  在史學研究中,具體史料的運用必須依託于對相關歷史背景狀況的整體理解,決不能依靠史料的堆積而不知鑒擇。史學研究者的學術素養必須在讀書、思考、研討和撰著的實踐中培育,要有史料鑒別和考訂的能力,要有理論思維,僅僅掌握史料的供應手段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網路資訊時代,認為有了學術資料數據庫就可以輕鬆治史了,顯然是不正確的。缺乏基本的學術素養,直接取用具體的史料,出錯的幾率頗高。例如,以“實錄”為名的史書産生很早,但許多史書的性質與唐太宗時開端的朝廷官修、記述一朝皇帝言行、以政務為中心的編年史性質完全不同,而史學界將其混同看待的卻不乏其人。這是在“名”與“實”之間的失察,而學術資料數據庫的檢索就是以詞語、字串為核心來匯集資料,所以特別需要警惕。

  為提高史學研究水準,讀書治史的理路不可拋廢,但資訊檢索技術的重要作用對讀書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網路資訊時代,史學研究者在讀書上應作出調整和改進。比如,讀書包括閱讀電子掃描和鏡像版之書,學者應努力建設自己的電子圖書館;史學研究中運用數據檢索手段發現的重要資料出自陌生的書籍,就要跟進閱覽,這樣才能讓資訊化檢索起到促進讀書、增益研究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