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發佈時間:2018-02-01 07:40:36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周淑真  |  責任編輯:申罡

當前,世界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站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十字路口,時代賦予政黨新的使命,政黨要擔負起新的責任。不久前舉行的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如何建立新型政黨關係、怎樣搭建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政黨應發揮怎樣的作用,這些都是時代對世界政黨政治發展提出的新課題,也是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積極回應的問題。


人類社會進入近代以後,政黨政治便逐漸成為近代政治體系的主流。目前,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除了20多個是君主制或政教合一的國家未建立政黨制度,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存在政黨。政黨的形成和發展已經成為現代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以政黨為主角的現代政治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的政治形式。可以説,各國政黨政治的運作機制、政黨的綱領主張、政黨的作為程度、政黨之間的相互關係,不僅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政治生活、經濟發展、人民生活,而且深刻影響著世界的格局。因此,現代政黨的功能作用、政黨的盛衰成敗和政黨政治的運作機制,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在現代國家,從進行選舉、組織政府直到治理國家和社會,通常都是通過政黨實現的。政黨不是現代國家的附加物和附屬品,而是政府的組織者和中心力量,是政府中決定性、創造性的角色。國家猶如一部政治機器,政黨則是這台機器的發動機和調節器。可以説,民為邦本,國無民不立;黨為民魂,民無黨不強。國家依靠政黨的動力運作不已、發展不息;人民參加政黨,依靠政黨的活力而奮發有為,以盡國民的職責。政黨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組織和重要力量,發揮著重要的政治引領作用。政黨的這種功能和作用是其他社會組織和政治組織所不具備的。


世界各國政黨大大小小、林林總總,從不同角度如政黨階級基礎、政治立場、意識形態、與政權的關係等方面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政黨在同政權發生關係的過程中所形成的關係結構即為政黨制度。一個國家中各個政黨的形態特徵、力量規模、歷史貢獻等各不相同。一般説來,一個政黨對國家和民族作出的貢獻越大、為國家和民族奮鬥的歷史越艱苦卓絕,在所形成的政黨制度中的地位也就越重要。而且,越是經過長期奮鬥建立起來的政黨制度,也就越穩定、越持久。政黨的運作與作用的發揮均會受到政黨制度的規制和影響。政黨制度有多種類型與模式,即使在西方國家,同樣是兩黨制,英國與美國就不同;同樣是多黨制,義大利與法國就不同。可見,國家政治制度和國情的千差萬別,決定了世界上各個政黨的類型模式、運作機制和發揮作用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強調,中國共産黨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要求別國“複製”中國的做法,説的也是這個道理,極具科學性。


世界上自從政黨産生以後,政黨不斷發展並相互作用,總體來説已經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當前,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世界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性突出,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路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我們生活的世界既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共同探討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現實問題的應對之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貢獻,這些都是政黨不可推卸的責任。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舉辦的意義,正是為了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政黨力量。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31日 07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