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發佈時間:2018-01-31 08:09:15  |  來源:求是網  |  作者:趙付科  |  責任編輯:申罡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實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首先,要做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三進”工作。黨的十九大最主要的理論成果就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進黨章,作為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當前最主要的政治任務就是學習宣傳貫徹好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做好十九大精神和這一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無疑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首要任務。做好“三進”工作,要做到“及時準確”。


“及時”,就是要把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堂進行無縫對接,把十九大的最新精神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第一時間傳遞給學生。“準確”,就是要求思政課教師要原原本本地研讀十九大報告,認真撰寫學習體會和研究論文,在學懂弄通的基礎上,結合每門課的教學內容,把十九大精神更好地融入各個教學專題之中,更深入地傳遞給學生。


2018年春季學期,新修訂的思政課教材將全面投入使用,思政課教師應結合新教材進一步做好“三進”工作,同時要在主流媒體主動發聲,將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好、闡釋好。


其次,要開展整體性、專題式、研究型教學,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這就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現在全國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都在搞思政課教學改革,但是一些學校的改革的確是形式大於內容,為改革而改革,有點本末倒置。提升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要提高學生的到課率、抬頭率和點頭率。在這“三率”中到課率和抬頭率是基礎,關鍵是點頭率、入腦入心。


要使思政課入腦入心,必須要堅持內容為王,需要在整體性、專題式、研究型教學上下功夫。整體性就是把四門大課作為一個整體,圍繞思政課的教學目的來設計教學模組。這樣既可以保證每門課程的完整性,又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同課程之間的重復,初步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在此基礎上根據四門課各自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將教學模組進行細化,設計相關教學專題,實行專題教學。比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可以重點圍繞著“四個選擇”,即歷史和人民為什麼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産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選擇了改革開放,以批判歷史虛無主義錯誤思潮、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為著力點,來進行教學專題設計。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完成了由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專題設計好了以後,在撰寫教案過程中增加課程的科研含量和理論深度,開展研究型教學,使每個教案儘量能成為一篇教研論文。當然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堅持內容為王,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並不是否定一切必要的形式。要借助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積極開展有效的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


最後,要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綜合素質。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在教師。要切實發揮好思政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還必須要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師的綜合素質。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應具備四個方面的素質,即思想素質、政治素質、理論素質、課(教學素質)。重點是思、方向是政、關鍵是理、載體是課。


思政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課程,更重要的是要價值觀引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所以要求教師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即傳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思政課是一門意識形態屬性非常強的課程,要求教師要保持政治定力,無論課上課下、網上網下,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政課還是一門理論課,要讓學生信,要求教師必須把理論講深講透講徹底,要去研究。思政課還是一門課,要求教師還要掌握必要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方法。


(作者:山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