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對傳統紙媒衝擊最大,尤對各類黨報特別是基層黨報影響最甚,基層黨報媒體融合建設面臨著發展模式、自我革新和適應新媒體業務的挑戰,加之采編局限性和輿論引導力弱,新時代基層黨報必須進行改革和發展。要向報業深度、事業高度、産業廣度、企業力度和業績厚度縱深挺進,把黨的事業、産業理念、企業機制進行交叉和疊加,形成立體、系統的改革新格局,從而拓展延伸出嶄新的發展空間。
立足黨報姓黨的“高度”。高舉旗幟、引領導向,這是黨報最基本的屬性。這就要求基層黨報踏實走好“黨報群眾路線”,一方面充分發揮基層黨報直接接觸群眾的獨特優勢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用深度報道、時政要聞、理論評論引領主流、彰顯高度,權威解讀黨委政府的決策,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化為千家萬戶的實際行動;另一方面加快媒體融合發展,融合發展的本質是融入群眾,基層黨報要切實做到群眾在哪,黨報媒體就延伸覆蓋到哪。
挖掘地方報業的“深度”。報業轉型並非轉場,無論傳播載體怎麼改變,其新聞內容的價值始終不變,品質傳播的魅力始終不減。這就要求基層黨報進一步深化“走轉改”活動,鋪設一線采編網路,在深耕本土內容、增加新聞深度上發力,為讀者提供既有“顏值”又有“價值”更顯“溫度”的新聞作品和理論文章,打通地方報業聯通讀者需求的“最後一公里”,緊緊把牢意識形態話語權,夯實區域傳媒市場主流地位。
拓展産業發展的“廣度”。黨報兩端是新聞內容采編和産業延伸合作,中間環節是內容傳播渠道,這也是新媒體時代基層黨報發展的“中梗阻”。這就要求基層黨報樹立大傳播理念,開拓全媒體視野,以“空間換時間”掌握區域輿論主導權。同時,基層黨報還要緊貼地方各領域發展需求,因地制宜開設金融、教育、就業、旅遊、房産、汽車、美食等細分頻道,線上宣傳與線下活動相結合,滿足市民多元化資訊和服務需求,拉動內容、廣告和發行“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激發企業運營的“力度”。基層黨報的發展要想達到上述所講的産業佈局和運營能力,其背後需要對黨報行業整個營利模式、組織架構、人才結構、運營流程進行全方位再造。這就要求基層黨報建立相匹配的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支撐地方報業轉型發展。當前,一些基層黨報還處於“半政半商”發展階段,是兼具事業和企業性質的一場混合改革,然而在“混改”面前基層黨報不能迷茫,更要繪製出清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創新制度設計,強化內部管理,激發報社和員工活力。
凸顯業績追求的“厚度”。處在“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發佈者”的全媒體時代,辦好基層黨報的關鍵不單單是提升看得見的經濟效益,更多體現在社會影響力、傳播力和感染力。這雖然是看不見的業績,但社會效益這一塊做好了,自然就會贏得讀者和市民支援,獲得報紙閱讀量和網路媒體點擊量。所以,基層黨報要辯證看待“潛績”和“顯績”之間的關係,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雙促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切實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新時代基層黨報的改革與發展應切實在“保證存量”同時,努力“挖掘增量”,充分發揮黨報服務地方黨委政府,服務人民群眾的優勢作用,以新時代黨報的新擔當新作為切實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到位、宣傳到“最後一公里”。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桃源鎮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