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發佈時間:2018-01-25 08:25:20  |  來源:學習時報  |  作者:錢遜  |  責任編輯:申罡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體現了我們黨對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新時代的中國共産黨人,一定要繼續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推動文化進步。


時代的課題


悠久的傳統文化培育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演繹了我們數千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根與魂,是我們民族數千年發展的動力,也是當今和今後發展的根本和基礎。只有在延續傳統文化血脈的基礎上開拓創新,才能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鑄就燦爛輝煌的新時代。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已有百年。百年來,中國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馬克思主義的傳入,深刻影響了百年來中國的歷史。馬克思主義已經成為中國歷史、文化中一個不可分的重要部分。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第一天起,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傳統文化的關係,就成為無法回避的問題。在我們迎接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解決好這個問題的責任,歷史地落在了我們這一代的身上。


歷史的需要和必然


從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來看,馬克思主義本身是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它必須在吸取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的基礎上發展。從文化交流發展的規律看,一種文化進入他文化的地域,必須吸取本土文化的要素,與本土文化相結合,方能在該地域生根發展。我們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馬克思主義如果不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便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從中華文化的復興和發展來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必須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吸取人類文化的優秀成果,創造性發展。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是其中的核心問題。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基礎,也是認識社會的科學方法論,只有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才能真正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清當代世界局勢和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辯證法關於普遍和特殊、共性和個性的思想,是正確認識儒學和傳統文化自身,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基本思想方法。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中華傳統文化才能實現適應時代要求的發展。


互鑒互學的可能


有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幹儒學,是根本對立的兩種思想體系,完全沒有互相學習、吸取和結合的可能。長期以來,這種觀念影響深廣。走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道路,必須破除這種觀點的影響,讓人們從二者對立的思想牢籠中解放出來。


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傳統儒學,確實是兩種不同的體系,有著不同的特質、不同的思想體系。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二者互不相干,沒有互鑒互學的需要和可能。相反,正因其相異而互補,二者的互鑒互學更顯重要。人類生活面對三方面問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認識和改造自然;處理人與社會的關係,認識和改造社會;處理人自身安身立命的問題,認識和改善人生。相應的,人的認識領域也有三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關於人生的學問。三者缺一不可。恩格斯説,馬克思一生的主要貢獻是兩個:一是發現了唯物史觀,二是發現了剩餘價值。這兩大發現主要是回答第二方面的問題,是認識和改造社會的學問。儒學的核心則是“做人的道理”;雖然儒學也曾為統治者用作統治的工具,但它的根本精神是“以修身為本”,是回答第三方面的問題,主要是關於人生的學問。二者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正是在這一點上,二者存在互補性。


在整個思想體系方面,因其相異而互補。就其具體問題方面看,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傳統文化,又有其相通相契之處。諸如中華文化追求的大同理想與馬克思主義的共産主義理想,中華文化的辯證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中華文化關於“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理想、價值追求與馬克思主義以投身人類解放為最高人生理想追求等,都可相通或相契。而在相通相契的基礎上,具體論證表述又有不同,可以互補互學。


中國共産黨老一輩革命家,曾經在自己的實踐中看到這種互補性,自覺吸取傳統文化的精華,致力於二者的結合。以指導實踐,發展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作《為人民服務》《紀唸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傳承傳統人生理想和價值觀,教育黨員和革命群眾。《為人民服務》中,毛澤東引用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解釋説,“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是輕於鴻毛”,賦予了它新的時代內容和精神,實現了傳統人生價值觀的創造性轉化。文中又提出,共産黨和共産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説明中國共産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説明既是對中華文化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也是馬克思主義解放全人類的理想的中國化表述。對中華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都是創造性的解釋,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


劉少奇作《論共産黨員的修養》,繼承中華傳統修養學説,運用於黨的建設,強調共産黨員的思想修養,提出了關於共産黨員修養的理論、要求和方法。它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關於修身的意義和修養方法的基本思想,而它對共産黨員修養的要求,都是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革命鬥爭實踐的需要,把思想修養與革命實踐緊密聯繫,放置到實踐的基礎上,賦予傳統修養學説以新的內容和精神。既對傳統修養學説作出了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豐富發展了傳統修養學説,也在馬克思主義和黨的建設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共産黨員思想修養的學説,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這些成果體現著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既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也創造性地發展了中華傳統文化關於人生價值和修養的學説。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無數革命先驅,在“以天下為己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傳統價值觀的引導下投身救亡圖存的革命洪流,在實踐中鍛鍊,接受馬克思主義,成長為共産黨員。他們的成長過程,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傳統文化在他們身上的結合,正是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


各得其所,和而不同


曾經有人提問: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吃掉”中華傳統文化,還是中華傳統文化“吃掉”馬克思主義?我們的回答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表現為兩個過程:馬克思主義經過中國化的轉化,成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中華傳統文化經過創造性的轉化,成為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文化。中華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這二者是統一的,是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古代中華文化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儒、釋、道三家為主,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統一的文化體系。中華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這兩方面的統一達到的總的結果,將建立起古代文化和社會主義新文化、古代傳統和革命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之間有機的聯繫,使這各個方面不再是孤立、割裂,甚至對立,而是融合為一,成為統一的中華文化發展中的一個部分或一個元素。這將有利於形成中華文化的新的多元統一、和而不同的格局,發展到新的階段,實現新的輝煌。


正如古代佛教中國化後仍然是佛教,獨立發展;儒學吸收佛道精華發展為新儒學後仍然是儒學,獨立發展。經過轉化發展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時代的新儒學,在多元統一的社會主義新文化中,也將作為新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獨立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在統一的文化體系中,二者各有其所。馬克思主義居於領導地位。這是由我們國家的性質和所走的道路決定的,同時也反映了當前的時代特點。


高舉馬克思主義和中華文化相結合的旗幟,走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因此,要改變馬克思主義研究者與中華傳統學術文化研究者之間相互疏離,互不相干,以至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狀態,要相互親近、相互尊重、相向而行,各自從自己的立場、角度和條件出發,相互學習、相互了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向著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共同目標努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