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新時代群眾工作的變與不變

發佈時間:2018-01-22 07:44:55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陳升東  |  責任編輯:申罡

作者: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 陳升東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表明人民群眾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制、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與此同時,群眾的需要從同質化發展為個性化分眾化,群眾流動從城鄉分隔流動難發展到城鄉互動流動易,群眾心理從過去從眾心理為主發展到自主選擇更多,群眾類型從過去“工農商學兵”分化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共産黨員與黨外群眾的總量和比例發生變化。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對黨的群眾工作同樣提出了許多新要求。


一、黨的根本宗旨沒有變,但時代背景與目標任務變了


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等。十九大堅持黨的根本宗旨不動搖,根據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變化,提出新的總目標總任務並作出重大部署。


二、黨的群眾立場沒有變,但群眾的結構與分佈變了


我們黨歷來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過去做群眾工作基本上是做當地戶籍群眾工作。現在,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角度,做好戶籍群眾工作的同時,要重視做好外來流動群眾工作,做好來粵流動的少數民族工作。


三、黨的群眾路線沒有變,但具體理念與口號變了


黨的群眾路線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這一路線沒有變化也不能改變。但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總目標總任務的變化,我們黨對具體理念和口號及時作出了調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以人民為中心,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等。這些新理念非常清晰、務實可行。


四、黨委(黨組)群眾工作政治責任沒有變,但基層黨支部的群眾工作職責變了


中國共産黨《黨章》對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群眾路線、同黨外群眾親密合作等作出明確規定。這些要求幾十年來基本沒有多大變化。十九大報告對基層黨支部提出要求: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這既有優良傳統又有新的要求。


五、黨的群眾工作總方針沒有變,但立足點、需求點和影響力都變了


我們黨一以貫之的群眾工作總方針是,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實現黨的總目標總任務,為此,必須對群眾開展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過去,儘管物質匱乏,但群眾革命覺悟高、集體主義意識強,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時,通過調解並適當解決群眾的物質需要,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進度快速、難題易解、效果明顯。當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多、標準更高,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難度加大、進度較慢、難題難解、效果欠佳。


六、黨的群眾工作總要求沒有變,但具體提法和對不同群體的要求變了


一直以來,黨的群眾工作總要求是引導群眾“聽共産黨的話,跟共産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今天,這個總要求仍然必須堅持。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統一戰線特定群眾包括民主黨派成員等十二類黨外代表性人士,黨中央分別提出不同的具體要求。十九大報告要求,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同時還對人民群眾的理想信念、核心價值觀、道德觀、科學精神、責任意識、規則意識等提出了新要求。


那麼,如何增強新時代群眾工作本領?


首先,既要同步增強“八個本領”,又要凸顯群眾工作本領的特殊重要性。十九大報告強調增強“八個本領”,其中,群眾工作本領既是目標指向又是出發點、落腳點,其他本領都要落實到群眾工作中去,某種意義上説,是為做好群眾工作提供政治保障、組織保障、能力保障。因此,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具有牽引作用,是核心本領。


其次,既要“知水性”又要“懂划槳”“把方向”。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必須轉變作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沉到基層群眾中去,懂得群眾的“水情水性”。落實十九大報告關於“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的重要指引,在開展群眾工作時掌好舵、共划槳,齊心協力推動美好理想之船駛向光輝彼岸。


第三,既要有群眾感情又要注意政策分寸。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幹部隊伍的主體逐漸從“工農幹部”“革命幹部”轉變為“知識型幹部”“精英型幹部”。後者有許多特長與優勢,但容易出現清高、自以為是、對基層群眾的感情不深、群眾工作能力不強等缺點與弱勢。十九大報告強調“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非常具有針對性。我們要培育深厚的群眾感情和為民情懷,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化解民憂。增強群眾感情要注意掌握政策、把握好度,克服關門主義、命令主義、官僚主義,善於調動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以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既要有民主辦法又要有集中辦法。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當前,在基層群眾工作中,既有發揚民主不夠的問題,也有不善於集中的問題,一些地方因“替民作主”“包辦代替”而導致的決策失誤和群體性事件,教訓十分深刻。基層黨組織不僅要重視解決民生問題,而且要善於運用民主辦法、法治方式解決民生問題,解決人民內部矛盾。


第五,既要有黨內辦法又要有統戰辦法。黨外群眾永遠是絕大多數,分析處理問題必須立足於這個基本事實。對共産黨員的要求和對黨外群眾的要求應當有所區別,不能簡單地以共産黨員的標準要求普通群眾。在基層群眾工作中,要善於運用統一戰線的辦法、民主協商的辦法,做到耐心、細心和恒心,切實增強基層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