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做好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思考

發佈時間:2018-01-22 07:38:09  |  來源:河南日報  |  作者:吳廷偉  |  責任編輯:申罡

作者: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吳廷偉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新使命呼喚新擔當。新時代民辦高校黨委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辦關於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的精神,堅持黨的政治核心地位,加強和完善黨組織參與決策和監督機制,完成立德樹人的神聖使命。


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增強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和有效性。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既廣開言路,暢所欲言,又集中智慧,形成統一意志,促進各項工作落實。積極教育和引導每個黨員都忠於自己的本職工作,盡力為每一位同事、每一個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服務,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引領、帶動、影響廣大師生去實現目標。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牢記責任使命,擰緊思想“總開關”,立足崗位作貢獻,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師生工作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增強群眾觀念,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積極引導和教育師生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齊心協力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


切實發揮參與決策和監督作用


在我國,民辦高校一般由社會資金投資舉辦,資本的逐利性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民辦高校的辦學行為更需要接受監督。民辦高校只有遵守法律法規,依法辦學,依法治教,規範管理,學校才能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因此,在目前民辦高校內部監督機制相對缺失的情況下,黨組織履行監督職能成為影響民辦高校健康和諧發展的關鍵。


民辦高校黨組織監督的對象包括學校、學校的決策機構和校長等三個被監督主體,監督的內容主要是學校是否堅持了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否遵守了有關法律法規,學校決策機構和校長是否依法履行職權等。


民辦高校黨組織的監督權一般通過事前的宣傳引導,事中的參與決策,事後的支援與督促這三個環節來實現,其中參與決策是民辦高校黨組織實現監督權較為有效的方式。在實踐中,民辦高校黨組織一般通過直接與間接參與決策的方式來對民辦高校的辦學行使監督權。黨組織直接參與決策表現為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通過法律認可的程式進入決策機構而參與決策,除了直接參與決策外,民辦高校黨組織也可以通過建立與決策機構的協商溝通機制,與學校行政管理機構的聯席會議制度等方式,就學校發展的有關重大事項提出意見建議,參與研究討論,間接參與學校的各項決策。


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


要圍繞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不斷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始終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理論聯繫實際,準確把握新時代民辦高校發展的規律和面臨的新矛盾,不斷總結民辦高校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創新民辦高校黨的建設的新思路,緊緊圍繞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開展工作,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推動民辦高校的健康持續發展。


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確保學校正確的政治方向。民辦學校黨委要堅守在意識形態工作的最前線,以黨建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政治保障,為民辦高校精神文明建設指引方向。把握政策方向,抓好宣傳輿論陣地建設。要緊跟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準確及時解讀上級黨組織的最新政策文件精神,並傳達至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第一線,引導師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偏移。


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針對學生群體的特點,積極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聯網上線,著力構築新媒體矩陣,實現重大事件和重要節點聯動宣傳,課堂內外、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教育引導學生真學、真信、真用,在實現強國夢、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