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檢查也該變一變了”、“基層單位的苦楚,希望上級單位體諒”……臨近年根,各類年終檢查也扎堆進行。作為盤點一年的收穫,查擺尚存的問題的一項“年終大戲”,大多數檢查單位和被檢單位都是十分重視、積極配合。只是,時下一些年終檢查卻在推進中變了味,背離了初衷,甚至流於形式,讓一些原本就工作任務繁重的單位更加苦不堪言。
舉例來説,有的檢查部門檢查項目做的很細,卻往往陷於細枝末節,弄得基層單位事無巨細、條條皆備;有的又在檢查中,過分死板、閉門造車,往往僅以資料準備的詳實程度“論高低”,弄得基層像搞“資料大賽”;有的檢查雖然是同一內容,但上下級機關標準不一,結果“你方唱罷他登場”,一份材料重復做,重復錯。這樣的結果只能是,上級部門體現了重視,基層同志疲於應付,檢查的真義卻被扭曲。
其實所謂“年終檢查”原本就是以檢代督,既讓基層把該推動的重點工作做好,又在搜尋不足中把薄弱環節攻克,通過這種形式來推進發展,把工作做實。那麼如何讓年終檢查避虛就實,起到推進工作的“引擎”作用?筆者看來還需要從多頭髮力。
在“檢查標準”上下一番苦功。在檢查中,檢查能否達到效果和制定的標準有很大關係,標準就是一次行動的靈魂。然而當下或是“九龍治水”式的多級管理、多重佈置,或是稀稀疏疏式的條目框架,都很難準確把工作的衡量統一到一個實質性的標準上來。這就需要一方面上級部門在制定標準的時候要考慮到一致性,不能讓基層為了一個部分的內容重復做工,把查工作變為查資料。另一方面,也要掌握規則制定的靈活性。既要達到精簡條目、避免啰嗦的效果,也不能隨意減少項目內容,而是科學篩選需要檢查的核心內容,做到突出主要矛盾,找到核心抓手,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在“過程落實”上下一番實功。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檢查標準確定後,如何檢查就是決定檢查效果的關鍵一步。當下許多檢查組在檢查的時候都選擇機械條目的檢查資料,而少了實實在在的真聽真看真查。其實,檢查就是要查實際與實績,這就需要執行檢查的同志做到認真負責,既不要蜻蜓點水,以資料代全盤,也不要照本宣科,眼睛盯著一處。而是要多用手段,比如通過聽、看、考證等過程,檢查基層是不是找準了問題、理清了思路;多邁步子,多去田間地頭組織調研,多去一線進行勘測檢驗,真正將情況摸透理清。此外,檢查結束後,還要把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需要改進的方向及時反饋給基層,把反饋整改作為下次必檢內容。
在“平時收集”上下一番細功。其實一次好的檢查要想順利滿意,檢查和被檢雙方都有責任和義務。而今一到年底就各類檢查扎堆,許多單位都反映應接不暇。但回味反思一下,也會略有些覺得耐人尋味,因為檢查雖在年底,但檢查的內容卻涉及全年。若是一味等到年底再臨時抱佛腳當然就只能晝夜不息、通宵達旦。所謂“功夫應在詩外”,這告誡各個基層單位在一開始就應該做好規劃、畫好路線,逐步穩定地推進每一項的工作,並在平時就做好收集整理。這樣才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均勻有力,達到“做事不累,收穫翻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