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探索全球發展新路徑

發佈時間: 2017-04-21 14:24:03  |  來源: 解放日報  |  作者: 陳曉晨 成書婧  |  責任編輯: 蔣新宇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論壇的主題是“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應習近平主席邀請,目前28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確認出席論壇。此外,來自110個國家的官員、學者、企業家等各界人士,來自61個國際組織的89名負責人和代表確認出席論壇。這是“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全球議程的一次盛會,人們期待論壇為全球發展問題注入新的動力,提供新的路徑。

發展是最根本的全球問題,貧困、貧富差距和發展動力不足仍是世界性挑戰。當前,全球經濟復蘇基礎不牢固,貿易投資不強勁,增長動力不穩固,各國之間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亟待升級。然而,西方國家實體經濟疲軟、貨幣政策分化、保護主義抬頭,對國際公共産品的供給越來越乏力,其主導的全球治理舊體系更多地強調“規則”和“標準”,而非著眼于“發展”。其主導的所謂“全球治理”,很多時候就是讓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機械地遵循這些既定規則,而忽視其自身特點與長期發展目標。

相比之下,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其核心是“聚焦發展”。一方面,“一帶一路”通過互聯互通加強國際合作,特別是充分釋放發展中國家的潛能,為全球發展提供新動力;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又是中國新一輪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有助於打開國際市場,推動國內産業結構升級。換言之,“一帶一路”倡議以國際合作為基礎、以共同發展為目標,讓內陸國家加入全球化,讓發展中國家實現共同發展,讓文明古國實現共同復興。這無疑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為世界經濟注入了新動力,也為全球發展探索了新路徑。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破制約發展的瓶頸。過去,基礎設施是一個一度被西方國家忽視的領域,很多發展中國家只被發達國家視為能源與資源的來源地和産品的出口市場。“一帶一路”主張加強互聯互通建設,通過修路、架橋、建港口,通過光纖、網路、大數據,相關國家的基礎設施面貌將發生重大變化,其發展水準也將因此得到極大提升。

——促進貿易投資,重啟發展引擎。歷史上的絲綢之路,首先是東西方之間的貿易通道。貿易與投資也曾經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然而,國際金融危機之後,這兩個引擎都出現馬力不足的問題,甚至有熄火的危險。“一帶一路”關注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將推動我國與沿線國家的對外開放,開展互利合作,逐步減少貿易壁壘,為投資提供便利化條件,使貿易與投資這兩大經濟引擎重新産生強大動力。

——加強産能合作是發展的途徑。“一帶一路”將帶動沿線國家的産能合作,使處於不同工業化階段的國家優勢互補。中國將發揮自身優勢,包括産能優勢和全産業鏈優勢,帶動沿線國家工業化水準提升,並實現産業升級,進而帶動全球産業鏈的深度重組。根據國家發改委統計,2016年前11個月,中國企業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創造了超過16萬個就業崗位。

正因為回應了當今世界的根本問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獲得了廣泛的國際支援。3年多來,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尋求對接,幾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一大批項目正在落實,“一帶一路”已經成為一個受到全球認可的方案。人們也期待,即將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能夠集眾智、匯眾力,共同搭建合作新平臺,促進相關國家和全世界的共同發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