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首頁
觀點中國
改革·印記--看中國發展
奮進的生活 驚艷的“食”光
四十年改革征程,飲食的變化是大家最能感受到的改革成果,居民飲食習慣、飲食方式的變化展示了人們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的轉變,這也是中國經濟不斷騰飛和中國人民思想觀念轉變的見證。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鐵路讓旅途越來越溫馨
人民鐵路為人民。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顯示,目前已開行1600多列途經中國貧困縣的旅客列車,覆蓋20多個省區市,助力脫貧攻堅。40年,中國鐵路搭乘了無數顆年輕的心奔赴夢想,帶回了無數遊子的思念重歸家鄉。
浙江台州:脫下“紅帽子” 創新股份制
翻開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長卷,1982年12月28日這天,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第一家股份制合作企業——台州市溫嶺縣牧嶼牧南工藝美術廠宣告成立。
北京地鐵:駛出首都新速度 托起城市新高度
1969年,北京第一輛地鐵機車從古城站駛出。目前,北京地鐵線已發展到22條,從市中心擴展到城市遠郊區,從供戰備參觀為主到成為最經濟的綠色出行方式,從買票進站到手機掃碼進站,地鐵這條“地下巨龍”已成為北京市民出行的最佳選擇。
以文學見證改革開放
40年時間不長,但在時代的變動中,一份雜誌能夠始終屹立潮頭,引導文學潮流的同時還堅持自己獨特的文學風貌,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從這個角度説,《十月》,就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文學的一個縮影。
生活習慣大變樣
要説改革開放40年以來生活的變化,確實有説不完的話題,尤其是衣食住行,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科技進步給農村帶來了根本的改變。
臥鋪客車退出是現代交通發展的必然
無論是坐飛機、高鐵還是動車,無論是自駕還是客運,只有安全才是回家最短的距離。尤其是駕駛私家車回家,只有安全駛達才能過一個完美的春節。
從春運變遷看交通巨變
十八大以來的5年和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慢慢改善國人生活的過程,廣大國人享受這個過程、感謝這個過程,也一定會通過自身的努力奮鬥幫助更多的人得到便捷和幸福。
漂亮的房子溫馨的家 改革的印記盛開的花
三十多年來老百姓住房條件的變化是最為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但住房條件的改善,只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一個縮影,只是彪炳史冊的壯麗詩篇的一個見證。
社區文化讓居民生活更多精彩
社區文化的發展豐富了居民的生活需求,人們在“娛”中獲得享受,生活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增添了不少的樂趣。不僅如此,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老民警老照片講述公安事業的幾十年變遷
出於對那個年代公安故事的好奇,我通過各種途徑輾轉聯繫上了照片的拍攝者,也因此結識了一位新的“老朋友”——安徽省宿松縣公安局69歲的退休老民警牛守慶,一個從警營中走出來的攝影家。至今,他家裏仍保存著大量當年的老照片。
越走越“美”的中國道路
時代風雲變換,萬物都在變化中見證彼此留下的印記。在這近40年中,中國以開放順應潮流,以共用為發展思想,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航向,一以貫之,寫下了讓世界驚嘆的“中國故事”。
寫作工具的變遷,見證奔流的時代脈動
改革開放是宏大敘事,但是由每個生動細節所構成。再壯闊的改革背後,都跳動著普通家庭的理想,也鋪陳著普通民眾的奮鬥足跡。小小的寫作工具,記敘著我的平凡經歷,借此也能感受到清晰而奔流的時代脈動。
從書信到手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通訊業的發達,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在拉近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明明遠隔千山萬水,卻能夠通過智慧手機面對面地交流,而一天前購買的物品,卻能很快地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對於“懶人”們而言,外賣更是成為了貼身廚師、家庭廚房。
中秋佳節:從吃什麼到去哪兒
中秋的月餅不再是中秋節的僅有的食品,過節“做什麼”帶來的獲得感或許是傳統節日今後的時代內涵。而今,線上線下齊歡樂的中秋佳節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産物。在朋友圈裏曬出自己的“國慶中秋”假期,會引來一片點讚,在這場互動中,也收穫了假期的獲得感。
1
2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