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策突襲缺乏對民意的尊重
天津兩起突襲式政策嚴重暴露了相關部門的權力意識強烈,既沒有給民眾留出適當的緩衝期,也沒有做好相關執行部門的溝通工作。政策制定之前應最大範圍內地聽取各方意見,最大限度內地尊重各方利益。現代的行政決策機制已經不能繞開通過科學、民主、有説服力的民意參與這一環節。
標題圖片

2013年12月15日晚,天津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從2013年12月16日零時起在全市實行小客車增量配額指標管理,增量指標必須通過搖號或競價方式取得。並將自2014年3月1日起按車輛尾號實施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天津限牌令消息一傳出,12月15日當天眾多天津的4s店擠滿了搶購的市民,4S店也挂出了連夜經營的通知,人山人海搶白菜的架勢一如當年北京限牌政策之前的火熱景象。

一個星期後,12月22日晚19點22分,天津市環保部門發佈預警提示22日——25日天津將出現重污染天氣,併發布Ⅲ級(黃色)重污染天氣預警,同時附有長微網志明確提出從23日零時起按照日期末尾數確定限行尾號。

然而,僅僅經過幾個小時後,天津交管部門卻宣佈限號政策暫不執行。

媒體關注度趨勢:搞突襲的政府缺乏對民意的尊重

天津限購媒體關注度

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清研諮詢的數據顯示,天津的汽車交通管理從12月15開始引起輿論關注,一共經歷兩次波峰,由頭分別是天津突然執行“車輛搖號”和天津環保部分發佈“因霧霾尾號限行”。

兩次引起媒體關注的焦點都是天津相關部門頭一天晚上發佈消息,第二天即刻執行。而區別在於,第一次宣佈搖號雖然是突然發佈,但似乎早成共識;第二次限行尾號實為環保部門針對天氣污染的一次應急措施,並未與交管部門達成共識,因此遭到拒絕。

在12月15日晚天津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的第二天,媒體關注度迅速攀升,共有756篇相關網路報道。媒體對於此事的關注隨著輿論熱點的轉移而逐漸回落。

22日晚,天津市環保局官方微網志@天津環保發佈發出消息,説明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強制性措施,明確提出從23日零時起按照日期末尾數確定限行尾號。隨即,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網志、天津日報官方微網志等政務微網志紛紛轉發向市民提醒,但引來不少網民吐槽,質疑連夜通知限行給市民帶來不便。。事件轉捩點出現在幾個小時後,天津交管部門卻宣佈限號政策暫不執行。

23日,關於天津交通管理措施的爭議又達頂點。天津市兩個管理部門自擺烏龍,雖然沒有對市民造成影響,但是對於政府管理部門的職責不清、互不買賬頗為震驚。

此前,天津市將實行機動車限購的傳聞由來已久。而近日天津市副市長尹海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天津機動車保有量上升速度很快,市政府準備出臺政策,控制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這被普遍視為天津即將開始實施機動車限購的明顯信號。而天津多家汽車4S店正在大量囤積車輛,很多天津市民也紛紛計劃在政策實施前提前購車。有的市民由於資金緊張辦理貸款分期購買微型車,以應對車輛限購政策。

雖然天津市政府此前已放出相關信號,但是輿論依然對於“頭一天晚上公佈,第二天開始實行”的突襲方式錶現出不適應和不滿。

媒體對於天津突襲管理的討論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大部分媒體對天津市政府搞突然襲擊的做法表示指責,認為其沒有給市民以適當的緩衝期是“懶政”的表現。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疏導不夠,限購難逃“懶政”指責》分析指出,中國城市治理問題成為輿論的批評焦點,一些地方只要出臺價格調控、行政干預等舉措,就很容易被人們指責為“懶政”。可惜往往在配套措施上缺乏説明和實際行動的展示,結果政府的努力顯得十分空洞,市民從方案中只會看到自己喪失便捷和經濟利益,看不到政府在提升公共服務方面的努力,自然會給出一個“懶政”的差評。

黑龍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趙瑞政曾表示,不去認真研究造成交通擁堵的深層原因,就試圖通過收費來治堵,這不但是一種典型的“懶政思維”,還會加劇社會不公,很可能將城市公共道路資源變成高收入者和公車的特區。

(二)城市治理環節中,發佈政策預熱不足,缺乏必要的徵求民意環節,勢必會被指責。隨著網路民意的進一步覺醒和參與,現代城市治理中,跳過“民意調查”環節而直接發佈政令的做法的確欠妥。觀點中國評論員舒銳發表文章認為,限購令之前展開充分討論非常必要:要最大範圍內地聽取各方意見,最大限度內地尊重各方利益,達成最多的共識。即使為了公共利益,在必要的時候,要剝奪部分群眾的某些權利,也需要通過科學、民主、有説服力的決策機制,並充分考量是否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這種奪取。偷襲型限購令有違良性行政倫理,不僅難以在當地服眾,還可能給其他城市帶來恐慌,其他未實行限購城市的居民也許將因擔憂所在城市進行效倣而非理性購車。

光明網評論文章詰問天津相關部門《汽車搖號限購政策非要“夜間突襲”嗎?》,認為這種“夜間突襲”式的政令發佈,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民眾的意見表達,將給相關部門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長期難以彌合的危機,實際上是得不償失的。

(三)觀點中國評論文章調侃天津“半夜雞叫”的政令,經常讓民眾叫苦不迭。有些公共事件官方新聞發佈會,或重要政經類消息,都是接近淩晨,甚至是週末淩晨公佈。似乎就是為了躲避媒體和輿論的注意。喜劇的是,這次半夜的環保限號令連交管都撂挑子了。限號令變烏龍令,神仙打架,百姓看熱鬧。兩部門扯皮推諉,看似狗血,實則悲哀。都是公權部門,連基本互通有無,通力協商都沒有,更何況,那些將媒體和民意視為假想敵的“半夜雞叫”政令的發佈者了。

(四)專家質疑車牌搖號拍賣:市場化不是金元挂帥。市規劃與城市交通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文國瑋:市場經濟不是金錢挂帥,拍賣價越來越高,越來越不公平;搖號方法也要改變,很多老跟著搖但根本沒買車願望,覺得不能喪失機會。政策上,比如家庭成員之間,一個人有了兩個號,讓給其他家庭成員,都該允許的。需要簡單、方便、公平、合理。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也認為,各地現行限購政策還有更靈活和人性化的空間。如每家買第一輛車應該不限,第二輛搖號,第三輛不給上牌。現在誰拿號誰算,不公平;如果拍賣,上海一張牌子7、8萬,消費者憑什麼掏這錢?一線城市限車,逼著廠家往西部走往下走。但縣城一般幾萬輛就(飽和)差不多了,(産業)長遠發展受到很大影響。

(五)有一點值得注意,今晚報,天津日報,天津網,渤海早報,每日新報,城市快報,假日100天,濱海時報等天津主要媒體均未在官方平臺(網站及報紙)對此次限號烏龍事件做報道,僅有霧霾天及平安夜交通擁堵預警報道。

只有天津日報的微網志發表:【一個環保局長的責任與一個媒體微網志的自省】根據政府令,今天“理應限號”,但暫不執行。這麼説,當然不是因為“不限號就難受”,而是希望在明確問題的同時,冷靜反思。的確,昨夜有點亂,不單網友亂,包括我們在內的媒體人自身也有點亂——這亂的根源,恐怕還源自於三級預警的發佈者:市環保局。

曾經中國青年報評論部副主任曹林發表微網志稱:天津是座沒有新聞的城市。華東師大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許紀霖也表示:在媒體的視野之中,天津這座城市仿佛並不存在,的確如此。

微網志關注度分析:政務微網志在傳播過程中起關鍵作用

天津限購微網志關注度

微網志關注度曲線基本與媒體關注度曲線起伏相同。但是從數據上來看,相比于其他社會熱點事件,微網志參與度並不高。在第二波輿論高峰中,天津環保局和天津交管局均是通過官方微網志渠道發佈消息,反映出政務微網志的使用越發廣泛有效。而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天津日報、天津交通廣播等轉發微網志,對於消息的傳播擴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主要參與討論者為媒體官方微網志、媒體人以及天津市民。

@新華天津快訊:環保:按應急方案,限;交管:通知晚了,執行不了,不限。點評:應急部門內部協調上,還有不暢;權威消息有效發佈上,還該令出一門。不過,好消息是明天可以繼續開車上班!

@今晚報評論:“理應限號”,但“暫不執行”。昨晚尾號限行“鬧烏龍”,顯示了權利使用與政策出臺的隨意性。有關部門要做的並不僅僅是發佈預警,更要保障各單位作為的具體實施。希望下一次,發佈如此重大消息各應急部門都能“嚴肅對待”,協調一致。

國資委商業科技品質中心研究員,原長江高級研究員@羅天昊:天津限購如醜女賣笑,。雖然北京和天津都是直轄市,但是沒有可比性。中央級機關全部在京,全國求審批者不得不來磕頭,央企60%以上的總部在京,求財者不得不燒香。頂級高校全部在京,全國精銳不得不搏殺。天津限誰呢?

資深媒體人,新浪微網志社區委員會專家成員@王志安:天津機動車限購和尾號限行之後,天津的計程車更不好打了。為什麼就不能增發計程車拍照呢?真不理解,公共政策到底是以市民利益為本還是以計程車車主的利益為本?

限行的消息在微網志上很快傳播發酵,並遭遇大範圍網友質疑:明天限號今晚才發佈消息,司機們如何獲得消息?

@Miliardo:介似要幹嘛呀,為嘛不提早發佈?

@galagala:好麼這突然啊,上次搖號也是晚上公佈第二天執行,天津是不是習慣了晚上搞突襲了?

官方回應:“徵求意見”來得太遲

兩次政令,都是晚上發佈,第二日執行。雖然初衷各有不同,但手法極其相似。民意沸騰之後,天津有關部門回應,具體的“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法”正在緊張制定中,本月底前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據市交管局副局長何建偉介紹,市政府出臺限購限行政策是十分慎重的,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分赴北京、上海、廣州進行調研,吸取經驗和教訓,並徵求交通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結合各地經驗,調研結果顯示,限行、限購政策出臺宜早不宜遲,而且限行、限購要同時出臺才有效果。如果限購不限行,會導致市民紛紛赴外地購車,限購效果不佳;如果限行不限購,反而會刺激機動車增長。

12月19日,天津市召開人大代表座談會為即將出臺的“限購”、“限行”細則建言獻策。

座談會上,10位人大代表積極建言獻策。對於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有關部門表示要充分考慮,共同為本月底“限購”“限行”細則的出臺做出努力。目前,市工商局等部門已開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

這次公開徵求意見可以視為對民意的一次應急反應,顯然難以通過此舉擺脫“懶政”指責。這次“遲到”的意見徵集,危機處理的成分更高一些。

至於“烏龍限號”事件,天津環保局官微未對此次事件作出解釋。天津市公安局是交管局的主管單位,其官方微網志也一直保持沉默。天津市環保局宣教處一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該局領導仍在開會討論此事件,處理結果稍後公佈。

天津市環保部門連夜發出預警,雖然是勤政的表現,但卻有失科學性,而且沒有跟相關部門及時溝通。這也暴露出了政策執行時候的巨大漏洞。

輿情分析:政府應從控制導向轉化為服務導向

雖然有北京、上海的車輛管理經驗,天津限購也並非不可預計。但是相對於傳言的沸沸颺颺,政府的表態卻未形成有效資訊鋪墊,這樣就難以減少政策正式施行時的突然感。

天津兩起突襲式政策嚴重暴露了相關部門的權力意識強烈,既沒有給民眾留出適當的緩衝期,也沒有做好相關執行部門的溝通工作。如果徵求民意在前,民眾恐怕不會有這種“措手不及”之感,之後一個政策緩衝期也是很有必要的。政策制定之前應最大範圍內地聽取各方意見,最大限度內地尊重各方利益。現代的行政決策機制已經不能繞開通過科學、民主、有説服力的民意參與這一環節。

正如中國網評論中分析,充分尊重民意是良性行政倫理的具體表現,更是政府從控制導向轉化為服務導向,從效率導向轉化為公正導向,在工具研究中引入群眾的價值視角,與群眾建立起合作與信任的新型整合機制的必然要求。

>>>>閱讀原文

(文中相關數據由清研諮詢提供)

編輯:張林

 

天津交管烏龍限號
天津交管烏龍限號
紅網:交通擁堵,怎一個“限”字了得?
新華網:民生政策不該令百姓“措手不及”
海外網:限購限行,還應補齊公共交通短板
人民日報:烏龍事件呼喚“政策執行力”
觀點中國:偷襲型限購令有違良性行政倫理
羅天昊: #天津限購如醜女賣笑#近日,據傳天津突擊限號,引起搶車熱潮。雖然北京和天津都是直轄市,但是沒有可比性。九個常委全在北京,全國求官者不得不來朝拜。中央級機關全部在京,全國求審批者不得不來磕頭,央企60%以上的總部在京,求財者不得不燒香。頂級高校全部在京,全國精銳不得不搏殺。天津限誰呢?
新華基金直銷E互動官方微網志: 【天津限購遭網友吐槽】北京限購,人家北京地鐵四通八達,上海限購,人家上海十年前的交通都比現在的天津發達,一個挂 著直轄市名的二線城市,剛開通有限的幾條地鐵, 一半還得幾年後通車,要嘛沒嘛,交通不便利,學人家限購,怎麼不學學人家公交、地鐵的優惠票價 呢,乾脆合併成北京市天津區得了!
中國商用汽車網官方微網志: 【天津“汽車限購令”的公眾表達與蝴蝶效應】一些商家則早有準備,甚至有4S店在官方消息正式發佈之前,就打出了“有購車 意向的朋友請抓緊最後6小時購車”廣告牌,宣佈通宵營業。這不禁讓人懷疑,限購令更像是政府與商家聯手炮製的促銷手段。
王博士的精神家園: 現在媒體上一片批評天津車輛限購的聲音。本人覺得天津限購還是正確的。但是方式過於生硬,導致百姓苦不堪言連夜買車。天津本就是一個很平民化的城市。居民購買力不行,這樣的結果導致全城夏利滿街跑。限購之後,人們會珍惜購車指標,路面上好車會多,同時夏利滿街跑將成為歷史,有錢人開車,窮人擠公交
王志安: 天津機動車限購和尾號限行之後,天津的計程車更不好打了。為什麼就不能增發計程車拍照呢?真不理解,公共政策到底是以市民利益為本還是以計程車車主的利益為本?
第七十一期
節假日安排應提前取得民眾共識
節假日安排應提前取得民眾共識
中國網觀點中國出品 | 責任編輯:張林 |電話:010-88828215 | 電子郵件:zhangl@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