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都愛金牌
“金牌的意義是在文化戰爭中挑戰美國”,魏紀中在《體壇週報》8月10日的採訪中説到。當日,美國奧運代表團第二次反超中國成為金牌榜和獎牌榜的雙老大,中國則交出佔據多日的頭把交椅。此外,東道主的表現搶眼穩居獎牌榜第三並超越北京奧運的成績。至此,倫敦奧運獎牌榜大戰基本盤已定,而面對頭把交椅的丟失,國際奧會副主席魏紀中的論斷很耐人尋味。
儘管魏紀中的發言有點“冷戰”對抗思維的特點,但也代表了中國奧運官方的主流聲音,中國一直認為在和平時期,能夠挑戰美國的領域就包括奧運賽場,比拼兩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因此,隱藏著國家意識形態下的奧運會成為各國角逐的焦點,不僅是中國注重金牌數和獎牌數,西方國家尤為如此。《光明日報》在8月10日就發出“西方運動員多是業餘選手是個神話”的聲音。網民一直詬病中國的奧運體制,但就像魏紀中説的那樣,各國官方都喜歡金牌,美國也不例外。
從美蘇“冷戰”時代開始,奧運就被蒙上政治對抗的陰影,較為著名的是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男籃決賽,在比賽結束時,美國55比54領先一分,但蘇聯隊強制裁判判給蘇聯三秒鐘進而逆轉美國隊一分,美國隊事後抗議無效後拒領銀牌。而此時的美蘇爭霸進入蘇攻美守的階段,蘇聯在入侵阿富汗後進入其爭霸巔峰,而美國經過越戰稍顯頹勢。隨後更是經典的奧運“掰腕子”,美國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蘇聯抵制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冷戰下的奧運會,選手們除了競技的層面還要背上意識形態的對立,兩個陣線的運動員為了好的成績乃至第一名開始了殘忍的競技之路,東德的奧運輝煌就是靠運動員服藥改變性別的血淚史換來的。可見,“冷戰”時期的奧運成為東西意識形態下的“文化戰爭”,金牌榜更是美蘇奧運文化戰場的焦點之戰。
全文
-
廈大經濟學院女博士:“明天,姐終於要告別這裡了!求——1.統戰部配個好車送我們;2.航班返回廈門一切順利!” -
于忠寧:“從現實來看,堅決不走訪基層的,奔著體面光鮮、物質充裕的目標而去的,顯然不只是女博士,這是大部分象牙塔走出來的學子,尤其是所謂精英的選擇。”
-
電視劇《大祠堂》出品人王建鋒:“電視臺可買收視率,一年只需5000萬便可躋身全國任意地區的收視十強。” -
毛開雲:“唯收視率馬首是瞻,為了收視率而不擇手段,或策劃謀殺案,或大打緋聞牌,或表演脫衣秀,顯然會顧此失彼,不僅影響公信力,而且會自己砸自己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