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上海,收費最貴的月嫂,月薪已超過1.5萬,已經遠高於一個經過多年專業培訓的醫學博士。然而在專業人士眼裏,月嫂只是普通的家政服務工作。為什麼就是這樣一個連單獨職業都算不上的月嫂卻頻現“天價月薪”呢,其背後反映出什麼問題?

價格跟供求關係有關。當前人們對待家政服務的觀念與以往大不相同,以適當的金錢換取便捷的服務,已經成為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居民的消費觀。特別是80後等年輕的獨生子女,可以利用家政服務來彌補生活技能的缺失,以及扶老攜幼的種種不便。

據北京家政協會統計,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家政公司約有4100家。2002年底,全市15萬家政服務員為18.8萬戶家庭提供家政服務,平均每個家政服務員服務1.25戶家庭。而到了2008年,有家政服務需求的家庭數量增至57.6萬戶,增加了38.8萬戶,而家政人員僅僅增加了25萬人,每個家政服務員要服務1.44戶家庭。

按此趨勢,家政人員的相對短缺與家政服務需求的日益旺盛,推動了家政人員薪酬水準的上漲。

價格與服務品質有關。另外,月嫂這一職業的工作時間不固定,且從業者容易高度緊張,精神壓力大,所以,它並非一項簡單輕鬆的工作。此外,合格的月嫂不僅要掌握新生兒的餵養呵護、洗澡、換尿布等生活護理常識,還要掌握寶寶按摩、測體溫、觀察大小便、臍帶護理、臀紅、尿布疹處理。同時,還要懂得如何協助産婦做乳房護理、乳房按摩、指導産婦科學哺乳、協助産婦做保健操以恢復體形、為産婦準備營養的飲食等技能。

北京協和醫院開辦的高級母嬰護理師培訓班,就要求月嫂學習包括新生兒疾病護理、新生兒臍部護理、新生兒營養素、人工配奶方法、新生兒急救、産後乳房護理、催乳知識、産褥期護理及嬰幼兒早教知識等在內的很多課程。所以,一個合格的月嫂,並非只是毫無技術含量的體力勞動者,這一職業,正從依靠傳統經驗而轉向科學化規範化。

價格變化是市場報復性反彈。到零工市場看看就會發現,現在不僅是月嫂,所有工人的佣金都在直線上漲,廉價勞動力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當然不是資方開恩或工會協調的結果。與其説是勞動力權利意識覺醒,毋寧説是長期“體腦倒挂”(腦體倒挂的反意)的“報復性反彈”,改革30年,是到了給體力勞動者們分塊蛋糕的時候了。[詳細]

事實上,與嬰幼兒成長經歷相關的一切行業,近年來價格都在飛漲,醫院、奶企、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公立學校等,無不是異常龐大的産業,且都賺得盆缽皆滿。月嫂只是其中相對弱勢的一環,其收入增長可以直接影響到從業者個人,對於縮小貧富差距有直接的幫助。

在市場經濟不完善的大環境下,高昂的價格往往來自於不充分的市場競爭或者壟斷。

但月嫂行業既不存在壟斷,更不存在遊資炒作推高。家政服務行業的門檻相對較低。據媒體報道,目前大多數家政公司採用仲介式的經營模式。公司按照月工資的25%收取仲介費,其中向保姆收取5%,向僱主收取20%,並且還要分擔房租、家政人員的培訓等成本,而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招工難、融資難等困境。《2010浙商實業投資藍皮書》中提到,一般來説,家政服務的利潤率維持在10%以下,但一些中小城市的家政行業利潤率甚至出現過3.09%以下。所以,這一行業並非暴利行業。

所以,人們對於天價薪酬的不滿,大多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高昂的價格與服務品質不匹配

媒體報道中提到,目前由於招工難,家政人員經過短期培訓即上崗,服務技能不熟練。而稍有經驗的從業者往往虛報工作經驗,仲介公司為了多收費,一方面不注重服務人員的品質,另一方面,也通過製造“金牌”、“狀元”、“特級”等噱頭,賺取高額佣金。消費者缺乏嬰兒護理常識,盲目迷信月嫂的專業性,且是一次性消費,往往失去消費理性,追求高價格以求安全。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當碰到絕大多數並未經過專業技能訓練的月嫂時,消費者自然會對月嫂行業産生強烈的不滿。

此外,“天價月嫂”被炒得沸反盈天,而在這背後,是家庭的場域在市場及工作聯手壓迫下越來越小。“哺育後代”、“料理妻兒”等異常私密的生活環節,也不得不轉手他人來完成,無疑是種莫大的悲哀。一味仍由“家庭生活”市場化,無益於家庭倫理的建構和維繫。所以,人們對工作和資本“侵佔”生活空間,無法安穩祥和地享受家庭的應有溫情,有著本能的抵觸。[詳細]

有醫學工作者認為,月嫂的作用被刻意誇大了。方舟子也曾批評坐月子是陋習。所以,人們對月嫂的存在價值,逐漸開始産生懷疑。

2,對體力勞動者的歧視依然存在

中國近年來經濟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向城市釋放了巨大的人口紅利。龐大的勞動力人群降低了人力成本,使得中國的製造業以及第三産業都能夠得到迅速的發展,並且伴隨著科技水準的不斷提升,中國得以在世界經濟舞臺上與發達國家一爭高下,但近年來,隨著人口紅利的日漸消失,勞動力成本必然會上升,我們必須要有此心理準備:技術可以提高勞動生産率,降低勞動力成本,但在技術取代不了人力的服務業等領域,人力價格被低估、被賤賣的情況終究會得到改變。

除此之外,雖説職業不分貴賤,可一到現實中,職業的高低貴賤便呈現得涇渭分明。農民工工資超過剛畢業的大學生了,輿論開始“驚呼”;月嫂工資偏高了,輿論同樣呈現出一副“驚訝”面孔。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裏,農民工和月嫂等體力勞動者和服務業從業者的工作處於低附加值的層次,他們的工資似乎就不能高於剛畢業的大學生或醫學博士,否則就是“虛高”。這樣的類比流露著職業歧視,更透露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意識。[詳細]

3,收入分配不公平成為集體焦慮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去年我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21810元,同比增長8.4%,低於GDP增長9.2%和公共財政收入增長24.8%的幅度。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日前對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每人平均月收入做了最新統計。其中,中國員工的月平均工資為656美元,約合人民幣4134元,位列所調查72個國家和地區的第57位。

對於大多數工薪階層來説,天價月嫂超出了他們的想像空間,帶給他們的是強烈的挫敗感。而對於中等收入以上群體來説,他們是即月嫂服務的主要消費者,具備相對穩定收入,生活比較富裕敢於消費。但住房、教育、醫療和養老等高昂的生活成本,扼殺了他們積累財富的能力,制約了中等收入群體的增長。兩會期間網上傳播甚廣的一則“北京上班族月收入7500元沒有安全感”的消息就道出了如今充當中國社會中堅力量群體的辛酸。

在盯著天價月嫂的同時,我們還應當看到,這一行業更多充斥的是無序競爭、服務品質差、從業人員混亂、維權難、融資難等種種亂象。

政府應當做的是加強監管,規範行業秩序。由於缺乏相關約束,月嫂市場目前幾乎處於自由發展狀態,要想引導這個行業健康發展,應從多方面入手,整頓、規範月嫂的培訓和用工市場,提高月嫂的職業化、專業化水準。對於家政等公司要建立監督約束機制,建立規範詳細的行業從業標準,杜絕浮誇宣傳。建立科學的行業準入機制,月嫂上崗要經過職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才能從業,建立統一的考核機制,實行月嫂評定等級制。相關部門及時出臺等級指導價或建議價,使月嫂價格走上一個公平合理的軌道。[詳細]

除此之外,政府更應當關注的是,人們對天價月嫂現象不滿背後所透露出來的收入焦慮。儘快出臺“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總體方案”,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對結構性減稅制定所有計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相關閱讀
傳統演變與哄炒造就了天價月嫂
    “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計生政策,讓年輕的父母們對孩子無比地重視,胎教從懷孕之初就已經開始,孩子出生之後被認為對孩子和産婦都無比重要的月子,自然不可有絲毫的馬虎。
你如何看待“天價月嫂”現象?
    月嫂是專業護理産婦與新生兒的一種新興職業。在北京上海,她們佣金最高已超過1.5萬元,收入超過醫學博士,這引起很多人的關注與不滿,大家對天價月嫂現象的出現有何看法呢?
往期回顧
假維權背後的真利益
假維權背後的真利益
贖買:深化改革的破局之舉
贖買:深化改革的破局之舉
國企改革 公益為先
國企改革 公益為先
    “萬元戶”農民、講MBA課的計程車司機……這些都曾經是媒體的寵兒、國人的羨慕對象。但多年之後回頭望去,他們早已被改革的步伐甩在了後面,淪落成為社會的底層。我們要關注的不該是一時的身價波動,而是每個群體都有穩定的收入,體面的生活。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