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到中日關係,其複雜性很難用一個詞來形容和概括。經濟上的夥伴;政治上的競爭對手;安全上相互猜疑。歷史問題、領土爭端、能源博弈、美國因素等等問題使得中日兩國擁有世界上最複雜的兩國關係。其實我更願將中日關係看作是一條時而順流時而逆流的河,要懂得在逆流中輕舟強渡,也要在順流時洞見險灘,不隨波逐流,才能使得中日關係獲得良性的發展。
中國人的日本觀與日本人的中國觀
       在兩千多年的中日交流史中,直至19世紀末,中國人的“日本觀”都沒擺脫“東夷觀”的束縛,日本人的“中國觀”則隨著中國實力的消長呈現明顯的“實用主義”特徵。當中國強大時,日本就向認同中華文明的方向發展,而當中國衰落時,日本的“中國觀”就向蔑視中華文明的方向發展。如今中日兩國第一次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彼此以較為平和的心態試圖平等看待對方。
    中日相互認識發生變化,大眾媒體與社會精英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縱觀日本部分主流媒體,常常是小題大做、唯恐天下不亂,個別精英智囊熱衷鼓吹“中國威脅論”,對亞洲的復興與發展毫無責任感。民主黨執政後似乎對東亞區域合作表現出積極態度,但隨著菅直人內閣的上臺,“東亞區域合作”一詞幾乎無人問津。因此,未來中日關係發展的變數仍有很大空間。
    21世紀的前20年將是日本人“中國觀”完成第4次變遷的歷史過程,也是東亞走向文化認同進程中價值觀碰撞與融合的過程。對此我們應有必要的心理準備與合理的長期戰略安排。培育大國國民的心理素質,展現中華民族的氣度與魄力是中國提高“軟實力”的緊迫課題。【詳細

    日本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註定中日關係要成為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而政治、經濟、領土及歷史問題又讓兩國擁有世界上最複雜的雙邊關係,給人以反反覆復,時好時壞的感覺,對中日關係的未來,您如何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