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越坎昆?國際社會的預期顯然不會太高。即使如此。參與談判的各締約方也需要有明確的選擇。那就是:不奢望在減排目標等關鍵問題上大的突破,尋求在快速啟動資金、透明度、減少毀林避免排放等問題上達成妥協,實現有限的務實合作。
中國基本目的是要爭取到盡可能大的發展空間。儘管身為發展中國家,但在當前的經濟和排放格局下,中國並不希望于通過氣候談判獲得額外的排放預算空間或資金轉移,但基本的底線是不需要受到排放約束或承擔資金義務。同時,在氣候談判這樣的全球問題上,中國應保持參與和合作的態度,向全世界展示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穩固和戰略盟友的夥伴關係,換取和諧發展的外部空間。
對於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而言,一種選擇是積極促進談判,通過儘快達成國際協議,明確發達國家的中期減排目標,使中國在較長一段時期內能夠不受強制性減排承諾的束縛,獲得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合理排放空間。 【詳細】
部分發達國家將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和氣候變化掛鉤,強迫中國承擔超出自己能力的責任,這讓中國在短期內都將面臨“綠色壓力”。中國一方面要在氣候談判中注意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另一方面也可抓住綠色機遇,推動清潔能源技術轉讓,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均衡發展。所以對中國來説,這場坎昆博弈,挑戰與機遇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