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中國網評】時隔12年,習近平為何再訪馬來西亞?

2025-04-16 來源:中國網 作者:樂水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4月15日,應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之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啟對馬來西亞的國事訪問。此訪是習近平主席時隔12年再次踏開工來西亞的土地,不僅賡續和昇華了中馬千年友誼,更是對新時代構建中馬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擘畫。這必將為中馬關係注入新動能,為地區和平發展書寫新篇章。

中馬友好交往源遠流長,歷史可追溯至兩千年前。早在秦漢時期,中國與馬來半島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有了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西元15世紀初,鄭和七次下西洋,五次駐節馬六甲,不僅帶去了絲綢與瓷器,也播撒了文明互鑒的種子。至今,馬六甲三寶廟內仍矗立著鄭和塑像,訴説著“和合共生”的東方智慧,見證著中馬兩國世代友好的深厚根基。

1974年5月31日,馬來西亞成為首個與中國建交的東盟國家。建交以來,中馬兩國始終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訪問馬來西亞時,曾以“切水不斷”形容中馬兩國綿延千年的傳統友誼,也是在那次訪問中,中馬關係被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23年,兩國領導人就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達成重要共識,為雙邊關係指明發展方向。2024年9月,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在訪華時表示,馬來西亞“視中國為可信賴的夥伴,致力於同中國發展強勁夥伴關係,實現共同進步,成為彼此現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

進入新時代以來,中馬合作始終走在前列。習近平主席與馬來西亞領導人共同擘畫的“兩國雙園”模式,開創了國際産能合作新範式。位於廣西的中馬欽州産業園與馬來西亞馬中關丹産業園隔海相望,通過陸海新通道串聯起“中國—東盟”産業鏈供應鏈。截至2024年底,欽州産業園累計簽約項目345個,工業總産值突破千億元;關丹産業園則吸引了聯合鋼鐵等龍頭企業入駐,助力馬來西亞從“鋼鐵進口國”轉變為“鋼鐵出口國”。

在基礎設施領域,有共建“一帶一路”旗艦工程之稱的東海岸鐵路項目,在建成後將填補馬來半島東西海岸間沒有鐵路貫通的空白,極大改善沿線地區互聯互通水準;由中國企業承建的馬來西亞檳城275千伏跨海輸電線路,已成為海上新地標;中國建造的薩利巴斯大橋項目也成為馬來西亞砂拉越州沿海大道的標誌性工程。此外,中馬在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的合作同樣亮點紛呈。中國企業助力馬來西亞建成東南亞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輕軌,華為數據中心加速了馬來西亞數字化轉型。正如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所言,“中國的發展經驗為馬來西亞提供了現代化道路的參考答案”。

此外,中馬兩國在經濟、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有力促進了民心相通。中國已連續16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馬來西亞則是中國在東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2024年,中馬互免簽證政策實施後,中國公民赴馬旅遊人次達380萬,較前一年增長一倍多;馬來西亞的棕櫚油、榴槤等特色産品通過跨境電商走進中國千家萬戶;中馬聯合申報的“送王船”和“舞獅”項目先後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今年初,中國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在馬來西亞上映後,短短13天就貢獻800多萬美元票房。諸多兩國人文交流的生動寫照,彰顯著中馬文化互鑒的活力與深度。

從600年前的鄭和寶船到今天的“兩國雙園”,中馬友誼始終與時代同行。面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馬兩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深化戰略協作。作為今年的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正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面實施,攜手中國共同捍衛多邊貿易體系,為“全球南方”團結自強樹立標桿。

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馬來西亞,既是為昇華兩國傳統友誼,也是為推動雙邊合作再出發,必將進一步推動兩國政治互信,為構建高水準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能。不斷深化的中馬關係表明,即使國家之間的政治制度和發展階段不同,但只要堅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理念,合作之路也能越走越寬。

編審:蔣新宇 張艷玲 蔡曉娟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