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中國網評】遏制打壓無法阻擋中國前進步伐

2025-01-26 來源:中國網 作者:張高勝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張高勝 

2025年尚未“足月”,美國政府的對華遏制打壓措施卻“周周更新”。1月3日,美國商務部以“涉軍”為由,將11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1月7日,美國防部將包括騰訊控股和寧德時代在內多家中國科技企業列入“中國涉軍企業清單”。1月14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宣佈將37家中國企業列入所謂“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實體清單”,這是迄今為止該清單最大規模的單次擴展。1月15日,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與安全局發佈晶片管制新規,宣佈將近30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1月16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報告,誣衊中國意圖主導全球海事、物流和造船行業,壓制了美國商業發展,為美國採取“應對措施”提供了依據。

美國政府對華打壓持續加碼。雖然中國一直強調“無意與美國競爭”“不尋求改變美國”“反對以競爭定義中美關係”,美國政府卻始終以霸權思維、零和思維和“競贏”思維,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以所謂“網路攻擊”“涉軍”“強迫勞動”等為藉口,濫用“實體清單”等出口管制工具,甚至不惜犧牲盟友利益,脅迫他國封鎖限制中國先進産業,其真實目的在於遏制、剝奪中國高品質發展的正當權利。美國政府將自身産業發展問題歸咎於中國,企圖通過打壓他國轉移矛盾和視線,以實現“內病外治”,既缺乏客觀事實依據,也有悖于經濟常識。事實已經證明,制裁、遏制、打壓、霸淩無法阻擋中國發展的步伐,只會增強中國自立自強、科技創新的信心和能力。

美國政府對華打壓制裁持續加碼影響惡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干擾了企業間正常經貿合作,損害中美兩國和各國工商界利益。美國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國網聯車軟體硬體及整車在美國使用,對中國等國家的無人機系統發起資訊通信技術與服務安全審查,並將多家中國實體列為“惡名市場”,有關做法干擾和限制了企業間正常商業往來,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脅迫。

二是違反世貿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無助於穩定併發展中美關係。中美經貿關係是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持續加強經濟、金融領域溝通合作,努力為兩國企業雙向貿易、投資活動創造良好環境,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和兩國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然而,美國政府並未從積極正面、客觀理性角度看待中國的發展,而是將中國定義為“步步緊逼的挑戰”“最具影響力的長期戰略競爭對手”,不斷炒作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中國經濟見頂論”“中國經濟崩潰論”,採取沒有國際法依據、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手段,為正常技術合作和經貿往來人為設置障礙。這些逆全球化、排除競爭、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行為,嚴重減損了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有效性和權威性,也給中美雙邊關係的穩定與發展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

三是,破壞全球産供鏈安全穩定,阻礙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發展始終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訴求和利益匯合點。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無視國際社會的共同呼聲,執意奉行意在遲滯他國發展的“絆腳石戰略”,不僅違背各國經貿科技合作的共同利益和意願,破壞全球産供鏈安全穩定,也引發了各界對美國發起“科技新冷戰”“全球貿易戰”的擔憂。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正在深刻演進,中美雙方平等合作、互利共贏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是兩國人民的普遍願望和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歷史證明,中美兩國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雙方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美國應堅持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彼此的發展權利,正視兩國企業合理關切和正當訴求,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經濟全球化向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發展。(作者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和平與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編審:蔣新宇 唐華 張艷玲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