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中國網評】75年來中國創造經濟增長奇跡,全球共用發展機遇

2024-10-05 來源:中國網 作者:徐雪梅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徐雪梅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75年來,中國走出百廢待興、百業凋敝的困境,創造出世所罕見的經濟發展奇跡,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作出重大貢獻。

中國經濟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1952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僅為679億元,到1978年增至3679億元。十一屆三中全會宣佈實施改革開放後,中國GDP開始空前躍升,連續跨越數道重要關口。1986年突破1萬億元,2000年突破10萬億元,2006年突破20萬億元,此後每1—2年便突破一個十萬億元關口,2020年突破100萬億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GDP超過126萬億元,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升至17%左右,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979年至2023年,中國GDP年均增長8.9%,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3.0%的增長水準,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24.8%,居世界首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發動機”和“穩定器”。

中國積極推動貿易全球化和高水準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遇。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對外投資和吸引外資規模亦名列前茅。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的206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59360億美元,佔國際市場份額從不足1%提升到12.4%,連續七年穩居全球第一。中國2023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633億美元,比1983年增長176倍,規模連續多年保持世界領先,同年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301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61倍,年均增長23.0%,連續11年位居世界前三名。《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擴大自主開放”“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再次展現了中國通過自身開放促進世界共同開放、實現良性互動的堅定決心。

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倡議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使世界各國得以共用中國發展紅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由中國理念發展為國際共識,多次被寫入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重要文件。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國際社會歡迎的公共産品和合作平臺,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臺,成功舉辦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大批標誌性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生根。全球發展倡議得到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熱烈響應和支援。2022年,中國在聯合國發起“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來自10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首次會議。中國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同全球各國分享了發展機遇。

中國深入推進國際發展合作與援外事業,為實現全球經濟共同發展注入中國力量。1950年,中國開始向朝鮮和越南提供物資援助,開啟援外序幕。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援外方式日益靈活,在援建成套項目、提供物資、開展技術合作等基礎上新增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項目,並在聯合國、中非合作論壇、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等國際和地區合作平臺上,多次宣佈對外援助政策措施。2004年至2009年,中國援外資金平均年增長率為29.4%,2010年至2012年援外金額893.4億元,2013年至2018年援外金額2702億元,覆蓋農業、基礎設施、清潔能源、教育、醫療衛生、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減災救災等多個領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每人平均收入仍需提升,區域發展差距有待縮小,但始終堅持克服自身困難,為支援其他“全球南方”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幫助。

中國主動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作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中國主動參與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重構,自覺地向高標準規則靠攏,現已分批次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對外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經貿協定,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相關進程,促進了國際和地區經貿規則的優化和整合。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國集團等國際機構,推動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性問題和挑戰,且至今已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第三大股東,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爭取了寶貴的話語權和主動權。中國還參與設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金磚應急儲備機制、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合作機制,對現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進行了有益的補充和完善。

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作為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和世界經濟繁榮穩定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作者單位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