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中國網評】“債務陷阱論”這種爛梗,在中非務實合作面前不堪一擊

2024-09-08 來源:中國網 作者:李曉宇 馬漢智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李曉宇 馬漢智

9月5日,在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主旨講話中提議,將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係提升到戰略關係層面,將中非關係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這從雙邊和整體層面重新確定了中非關係歷史方位,謀定了中非關係發展的前進方向,開闢了中非合作的新篇章。

然而,在中非友好大家庭團圓歡聚、擘畫未來的時刻,《紐約時報》等部分西方媒體出於“酸葡萄心理”,重新翻炒所謂的中國對非“債務陷阱”,蓄意挑撥中非關係,反映了其敵視“全球南方”合作的狹隘心態,也體現了自身發展對非關係的“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謂“債務陷阱論”是政治操弄的爛梗,在中非務實合作面前不堪一擊。“債務陷阱外交”概念由印度學者布拉瑪•切拉尼于2017年正式提出,當時,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歡迎和響應,部分西方政客、媒體和智庫出於對中國影響力日益上升的焦慮,便鋪天蓋地地將“債務陷阱”作為批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論調。此後,針對中非關係快速發展的現實,作為非洲國家主要債權方的西方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為轉移非洲國家債務問題的矛盾,竟聲稱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讓非洲國家陷入“債務陷阱”。

“債務陷阱論”的核心觀點是:中國主動向沒有償還能力的非洲國家發放抵押貸款並延長還款期限,最終在債務國無法還債時,利用這些債務獲取該國重要戰略資源,並致使債務國陷入債務危機。

自提出後,這種賊喊捉賊的抹黑污衊言論,就遭到中非雙方各界的一致批駁。盧安達總統卡加梅指出,其他國家不應把中國對非投資看作“債務陷阱”,而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不能像中國一樣給予非洲同樣的幫助。《紐約時報》攻擊抹黑蒙內鐵路加重了肯亞政府的債務負擔,但肯亞總統魯托稱讚蒙內鐵路成為兩國友好互利合作的新名詞,有力促進了肯亞經濟社會發展,並歡迎中國繼續加大對肯投資。

中國始終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對非提供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始終尊重非洲意願,立足非方需求,堅持受援國提出、受援國同意,同時充分考慮非洲國家受援國的負債情況和償還能力,而非西方所説的“主動向沒有償還能力的非洲國家發放貸款”。

基礎設施落後是制約非洲發展尤其是工業化水準的主要障礙,同時資金不足又是非洲國家政府在發展基礎設施時面臨的最大困難。非洲開發銀行統計顯示,非洲國家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缺口巨大,到2025年,非洲每年在基礎設施領域投資需求達1700億美元,但投資缺口為680億到1080億美元。中國從自身“要想富,先修路”的經驗出發,通過投融資合作,堅定支援非洲國家提升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水準,得到非洲國家的歡迎和肯定。目前,中國企業已在非洲各國累計參與新建和改造鐵路超過1萬公里、公路近10萬公里、橋梁近千座、港口近百個、輸變電線路6.6萬公里、骨幹通信網路15萬公里。如果説這些實實在在的、掌握在非洲國家和人民手中的基礎設施是“陷阱”,難道某些國家粗暴干涉別國內政、搞口惠而實不至的政治操弄是“蛋糕”?

中國從來不是非洲國家債務的主要責任方,但始終重視推動緩解非洲債務壓力。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2023年國際債務統計》數據顯示,非洲外債中,商業債券和多邊債務佔非洲外債總額的66%,中非雙邊債務僅佔非洲外債總額的11%。中國始終積極通過多雙邊渠道幫助非洲減緩償債壓力,包括在G20緩債倡議下參與對尚比亞等國的個案債務處理,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免除17個非洲國家截至2021年底對華到期的無息貸款業務。

雖然西方炮製的所謂中國對非“債務陷阱”罔顧事實、站不住腳,但每當中非關係發展迎來關鍵節點,其就會老調重彈予以翻炒,歸根結底在於西方試圖繼續以冷戰思維和霸權邏輯來主導世界——在實現對華遏制的同時,繼續滿足其對非洲國家“割韭菜”的私心。一方面,當前美國聚焦國內大選和持續推進“印太戰略”,歐洲繼續遭烏克蘭危機反噬,均無暇顧及非洲。面對中非關係提質升級,美西方雖然眼紅嫉妒,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翻炒冷飯,污衊中國為非洲債務危機的責任方,在輿論上抹黑中國,增加自身對華競爭優勢,阻遏中國崛起。另一方面,中國對非投融資合作實際上為非洲國家提供了除西方債權機構外的資金來源和選擇,無形中切斷了西方債權人繼續向非洲收割高額利息的財路。為此,西方只得使出攻擊抹黑中國的伎倆,通過炒作所謂中國對非“債務陷阱”,抹黑中國在非形象,顯示西方對非貸款的所謂優勢,從而繼續通過美聯儲加息等手段對非洲大割韭菜。

隨著中非關係整體提升至戰略層級,西方對中國及對中非關係的攻擊抹黑,必然不會善罷甘休,還可能會升級加碼。但相信在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下,落實“十大夥伴行動”將為非洲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所謂對非“債務陷阱”論註定毫無市場。(作者單位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