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今年是瀾湄合作倡議提出十週年。在日前舉行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九次外長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表示,瀾湄流域六國“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是天然的合作夥伴,是永恒的友好鄰邦。十年來,中國同湄公河五國的戰略互信不斷加深,貿易規模屢創新高,民間往來更加密切。瀾湄合作已成為地區合作的“金色平臺”、“南南合作”的標桿。
2014年11月,在第17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中國提出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的倡議。2015年11月,在中國雲南召開的湄瀾合作首次外長會,標誌著湄瀾合作機制的正式啟動。瀾湄合作是第一個以構建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地區合作機制。其誕生既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基礎,又立足於湄瀾六國的現實利益訴求。
瀾滄江-湄公河流經中國、緬甸、寮國、泰國、越南及柬埔寨六國,是中國與湄公河五國之間緊密聯繫的紐帶。除中國以外的其他五國皆位於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中南半島。中南半島河流密布,許多河流是天然的交通要道,且其谷底能夠打造為重要的工業基地。此外,中南半島擁有豐富的森林、礦産和油氣資源。據已探明儲量顯示,中南半島是世界上第二大油氣帶,其儲量僅次於波斯灣。並且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中南半島的自然資源開發程度相對較低,還未得到有效利用。便利的地理條件和互補的經濟稟賦,是中國與湄公河五國開展互利合作的天然優勢,也是湄瀾合作得以取得豐碩成果的前提條件。
瀾湄合作自建立伊始就確立了“3+5合作框架”,即以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為三大支柱,以互聯互通、産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及減貧為五大優先領域。十年來,瀾湄六國攜手同心、團結奮鬥,創造了令人驚嘆的“瀾湄速度”,為全球普惠發展貢獻了寶貴的“瀾湄經驗”和“瀾湄智慧”。
瀾湄區域因為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被視為亞洲乃至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自瀾湄合作機制啟動以來,中國與湄公河五國的經貿往來全面提速。2022年,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貿易額達到4167億美元,較7年前翻了一番。即使在2021年新冠疫情肆虐期間,中國與其他五國的貿易額也實現了逆市上揚,同比增長23%。如今,中國已經成為越南、緬甸、柬埔寨、泰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寮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水資源是瀾湄合作的一項重要議題。為切實提升流域地區的環境治理水準,瀾湄六國已落實流域規劃編制、洪旱災害防控等合作項目。同時,瀾湄甘泉行動計劃、綠色瀾湄計劃等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
人文交流也是構建瀾湄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義。自古以來,中國與湄公河五國的文化交流從未中斷。東南亞地區的華人華僑更是為中國與東南半島的人文交流提供了天然橋梁。2018年,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決定,將每年3月23日所在的一週設立為“瀾湄周”。各國希望通過“瀾湄周”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增進對彼此的文化認同,以培養“平等相待、真誠互助、親如一家”的瀾湄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瀾湄合作還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行了成功對接。湄公河五國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特殊的地理位置凸顯了湄公河五國在“一帶一路”總體佈局下的重要性。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中老鐵路自2021年12月3日通車以來已累計開行旅客列車5.6萬列,發送旅客超3800萬人次,為沿線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成為瀾湄區域國家雙邊合作的成功樣本。
瀾湄六國山水相連、人文相通。瀾湄合作是中國打造互信、互助、互惠的“周邊命運共同體”的一次重要實踐。經過十年的發展,瀾湄合作正日益展現出強大的生機活力與廣闊的發展前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今天,相信瀾湄六國定能堅持初心、守望相助,將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得更加牢固。
編審:蔣新宇 張艷玲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