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周寧南
近日,中國國家電腦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電腦病毒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和360數字安全集團發佈專題報告《伏特颱風II——揭密美國政府機構針對美國國會和納稅人的虛假資訊行動》。這是繼4月15日發佈的專題報告《伏特颱風——美國情報機構針對美國國會和納稅人的合謀欺詐行動》之後,再次曝光美國為了維護全球網路監控霸權所撒下的彌天大謊,也是美國企圖在全球監控問題上矇混過關陰謀的再次破産。
漫畫:四手聯彈
根據該報告,美國謊稱“伏特颱風”駭客組織具有所謂中國政府背景,對美國通訊、能源、交通、水利、污水處理等關鍵基礎設施實施網路滲透,意圖發動毀滅性網路攻擊。這是美國操縱全球認知的慣用伎倆。
美國不但在2023年2月、2023年5月,兩次糾集“五眼聯盟”等國家網路安全機構發佈報告,企圖借助盟友的聲音,上演“三人成虎”的把戲,給自身搖搖欲墜的信譽兜底,還通過向微軟公司、流明科技公司等發放國防部高額訂單,授意相關公司發佈報告,調動私營企業、媒體網路應聲附和,開展所謂中國網路攻擊的虛假敘事。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網路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局長等人也在國會聽證會和媒體等場合渲染中國網路安全威脅。
美國大費周章,炮製所謂“中國網路威脅論”,企圖傳播網路攻擊相關恐慌情緒,脅迫國會議員支援續簽《涉外情報監視法案》第702條款。該條款允許美國安全部門無需法院許可即可實施監聽監控,是美網路監控他國政要公民、本國公民的“法律授權”。2024年4月18日,在美國國會參議院對“702條款”延期法案進行投票的前一天,美聯邦調查局局長稱,中國政府支援的“伏特颱風”組織已經成功入侵了包括23個管道運輸行業運營商在內的眾多美國公司,通過散佈虛假消息操控輿論,向參議院施加壓力。次日,在“702條款”授權的最後期限,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了該法案,並最終獲得總統簽署批准。
美國續簽《涉外情報監視法案》第702條款,操縱全球輿論“倒打一耙”反誣中國發動所謂網路攻擊,自以為可以矇混過關,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隨著美國炮製的所謂中國網路攻擊證據中的疑點逐漸暴露,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的表述前後矛盾,甚至知情人士也指控美國政府指使網路安全公司捏造報告,把中國政府和駭客組織強行掛鉤,美國為維持對全球網路監控而不擇手段陷害中國的陰謀浮出水面。
中國《伏特颱風》系列報告指出美國所謂網路溯源的技術錯誤、陰謀內幕,表明美國在網路空間仰仗技術優勢、輿論優勢、盟伴優勢,搞所謂網路溯源“一言堂”的時代一去不返。無論美國今後翻新什麼花樣,如何擴大所謂集體網路溯源聲勢,都不能改變美國在所謂網路溯源問題上隨意嫁禍他國,以此掩蓋全球網路監控陰謀的本質。
美國記者巴頓•格爾曼在《美國黑鏡》一書中寫道,“沒有可避難之地,沒有可安息之所,美國政府不會接受任何地方處於其監控視野之外”。從美國以美造5G替換中國造5G、以美造海底光纜替換中國造海底光纜等以來,美國以防範中國網路攻擊為名,行對全球網路監控之實的戲碼不斷重演。這再次暴露了美國在網路空間的“第一需求”是對全球進行網路監控。縱觀美國近年來的網路空間戰略,以“數字團結”“向前狩獵”等主打網路援助的概念,主動介入各國核心部位實施監控,以“供應鏈安全”為名,脅迫他國將中國設備服務替換為美國設備服務,以實施變相監控,美國的網路空間舉措無一不包藏全球網路監控的野心。
多行不義必自斃。美國對全球網路空間實施高壓監控,只會加劇和全球各國在網路空間的矛盾,是維持國際霸權的飲鴆止渴之舉。中國《伏特颱風》系列報告開披露美國陰謀搞全球網路監控內幕的先河,必將成為全球各國警覺、反對美國網路監控的典範。美國靠全球網路監控維持國際霸權的野心也必然破産。(作者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
注:本文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路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