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週密
5月31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佈公告,決定自2024年6月15日起,對原産于台灣地區的134個稅目進口産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
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介紹稱,長期以來,臺當局單方面對2500多項大陸産品出口採取歧視性貿易限制,違反了ECFA關於“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規定,損害了兩岸企業利益和兩岸同胞福祉。2023年12月21日大陸宣佈中止ECFA項下丙烯等12個稅目産品關稅減讓後,民進黨當局不僅未採取任何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還不斷變本加厲,阻撓破壞兩岸經濟正常交流合作。可見,相關主管部門採取了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産品關稅減讓的措施,是對臺當局消極做法的回應。
此次中止減讓涉及按照2024年稅則號列的134個8位代碼産品,涉及第27章(潤滑油、石蠟)、第29章(有機化學品)、第32章(染料)、第35章(粘合劑)、第39章(塑膠製品)、第54章(化纖長絲)、第59章(紡織物)、第60章(針織物)、第70章(玻璃製品)、第72章(鋼鐵)、第74章(銅製品)、第82章(賤金屬工具)、第84章(機械)、第85章(電子機械)和第90章(投影等用物鏡)。與首批清單中包含的12個稅目相比,此次覆蓋的台灣地區商品範圍有了較大的擴圍,台灣地區企業向大陸出口相關産品的關稅恢復至WTO的最惠國關稅稅率。
作為WTO成員,大陸與台灣地區作為獨立關稅區,分別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和海峽交流基金會代表,于2010年6月在重慶簽署了ECFA,為兩岸貿易創造了重要的環境和規則保障。協定簽署提振了兩岸企業的信心,為發揮各自資源稟賦和市場優勢,實現産業鏈供應鏈連結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ECFA充分體現了大陸對臺的善意,“早期收穫”(“早期收穫”指的是在自貿協定談判過程中,為了讓相關利益方儘早獲得協定紅利,在談判尚未完成的時候優先生效的子協定,一般以部分商品關稅減免為主要內容)在降稅上做出了更有利於台灣地區的安排,覆蓋了549種台灣地區的産品和267種大陸的産品,均為兩岸有較強互補性需求的重要商品。自2011年1月1日“早期收穫”實施後,兩岸同意分兩年三階段于2013年1月1日起“早期收穫”涉及全部商品降為零關稅。
“早期收穫”生效後,台灣地區的從業者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大陸廣闊且持續擴大的市場為台灣地區的出口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不少省區市還專門組團赴臺進行採購。台灣民眾也從來自大陸種類齊全、質優價廉商品中獲得更為廣泛的利益,改善了生活水準。大陸同樣獲益於ECFA帶來的貿易增量,但考慮到大陸和台灣地區的經濟體量和市場空間,台灣地區從ECFA的獲益更為明顯。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台灣地區的關稅減讓獲益是大陸的8.8倍。
不過,ECFA的善意在惠及台灣産業和民眾的同時卻成為“謀獨”的民進黨政客搞政治操弄的工具。他們謊稱ECFA會損害當地經濟,破壞“台灣的主權”。民進黨在挑起民眾抗議的同時在台灣地區的立法機關阻撓協議,導致ECFA止步于“早期收穫”,未能按照原本計劃在服務貿易等領域進一步推進。2023年9月,臺當局不僅違背了WTO有關不得施加數量限制的承諾,更違背了ECFA第二條作出的“雙方應承擔逐步減少或消除貨物貿易壁壘……雙方不應在無正當理由情況下增加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明確承諾,禁止進口大陸2509項産品。這些禁止進口的産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民生必需品,包括農産品項下的米麵油、新鮮水果、蔬菜、乳製品、雞蛋等,還有工業品項下的空調、冰箱等家用電器。事實上,台灣地區限制從大陸進口的多數商品都是中國具有全球競爭力和較大市場份額的商品。例如,大陸出口的幹木耳、幹香菇等食用菌分別約佔全球出口的95.3%和98.4%。大陸是全球光伏産品的主要生産商和供應商,光伏組件和太陽能電池片2022年的出口額佔全球市場六成以上。這對於台灣地區目前面臨的越來越嚴重的能源供給不足、消費用電受限,以及清潔能源發展問題都産生了較為明顯的負面作用。
此前,賴清德在“5·20”講話中釋放了強烈“台獨”信號,而台灣地區基於這一判斷,可能將延續甚至變本加厲地採取以政治目的干預經濟、破壞市場預期的行動。然而,“台獨”是絕路,僅從經濟上看便是如此。受民進黨當局政策影響,兩岸的供應鏈將進一步面臨挑戰。台灣地區民眾不僅實現“雞蛋自由”的難度越來越大,其他生活物資的可選空間也會受到大幅壓縮。受制于愈發跼踀的發展空間、更高的供應鏈成本、出口競爭力下降,以及不穩定的投資環境,民進黨當局的激進政策只會迫使臺商在臺發展的成本上升、收益減少,投資意願進一步下降,不得不重新考慮企業發展佈局。
事實上,貿易與投資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繫,大陸一貫歡迎台資企業,近年來為便利和支援臺商來大陸投資、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條件,而大陸各地製造業的發展又為台資企業減少投資成本、快速實現正常經營提供了良好的支撐。大陸市場空間廣闊,消費基數大且持續升級,更在全球貿易中扮演了重要的商品供給者角色。臺企來華投資,有利於更好融入全球價值鏈,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獲得全球創新要素資源的支援,實現自身發展的迭代升級。(作者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編審:唐華 蔣新宇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