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中國網評】美國以“護國”為名加徵關稅,究竟保護了誰?

來源:中國網    2024-05-15    作者:華章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美國政府5月14日宣佈,將對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針對的目標是電動汽車、電池、鋼鐵和關鍵礦物等。其中,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將在今年從25%驟增至100%。

早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便以“不公平貿易”為由,發起301調查,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産品加徵25%的關稅。自此,中國汽車企業對進入美國市場始終持謹慎態度。2023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純電動汽車僅為1.24萬輛,金額不到24億元,兩項數據佔比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總量均不足1%(154.6萬輛、2403.14億元)。因此,即便美國政府進一步提高進口關稅,對中國電動汽車企業的影響也微乎其微。不過,美國政府為此依然做足了戲。

2月29日,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了一份致力於“解決美國汽車行業國家安全風險”的聲明,除了老生常談指責中國的“不公平貿易政策”外,還詆毀中國電動汽車“收集美國公民和基礎設施數據並回傳中國”“可以被遠端訪問或禁用”從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進而用關稅杠桿對中國特定行業進行貿易霸淩,已經成為近年來美國政府的慣用伎倆,此次可謂是故技重施。既然美方張口閉口談所謂的“保護國家安全”,那麼,美國政府的關稅壁壘到底保護了誰?

搞政治作秀只為保護個人仕途

由於美國已經加徵25%的關稅,基本上把中國電動汽車企業擋在美國市場之外。因此,新的關稅政策單從産業角度講,起不到多少“保護美國企業”的作用,完全是戴斗笠撐傘——多此一舉。但若放在政治內鬥嚴重的大選年,這種煽動意味濃厚的政策就有了“非凡”的意義。

眼下距離美國大選只剩半年時間,拜登和特朗普的民調支援率可謂難分伯仲: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4月24日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拜登和特朗普的支援率均為41.3%;《經濟學人》雜誌和輿觀調查公司的民調則顯示,特朗普和拜登的支援率均為43%。這種情況下,在産業政策上展現對華“強硬”,拉攏工人階層選民的支援,就成了拜登和特朗普為打破僵局不約而同的選擇。

美國俄亥俄州素來是美國大選的“關鍵戰場州”,也是美國五大湖沿岸“鐵銹帶”地區之一、汽車製造業基地。3月16日,特朗普便特意在當地的選舉集會上揚言,若重返白宮將對中國企業在墨西哥製造的汽車徵收100%的進口關稅。賓夕法尼亞州同樣是美國的“鐵銹帶”地區、重工業中心。4月17日,拜登專門在該州的匹茲堡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總部發表講話,以所謂“産能過剩”為由,威脅對華鋼和鋁産品加徵3倍關稅。

而與特朗普相比,拜登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作為現任總統其有能力將“口嗨”變成政策現實。此次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落地成文,將毫無疑問成為其“政績”,助其在與特朗普的激烈選戰中謀得些許優勢。

搞“逆向淘汰”只為保護特殊利益集團

據美國彭博社氣候和能源領域專欄作家戴維·菲克林透露,在美國政府醞釀本輪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過程中,美國車企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為了遊説政客,美國一些車企將研究電氣化改革時投入的“一次性成本”,算作了長期“投資”,進而得出了“每賣一輛電動汽車虧損超過10萬美元”的荒唐賬。

這種消極動向造成的負面效應,遠遠超過給中國電動汽車企業“添堵”的範疇。因為這種生産電動汽車“不划算”甚至“賠本賺吆喝”的虛假宣傳,一旦得到政府認可,甚至成為美國全社會的共識,將極大遲滯美國汽車業的綠色轉型步伐,乃至讓其倒退回污染嚴重的化石能源時代。

中美作為全球第一、第二大汽車市場,在新能源轉型方面的差距可謂雲泥之別。截至2023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2000萬輛,且增長速度還在加快,今年4月上旬,新能源車的零售滲透率歷史性地突破了50%。與之相比,美國目前汽車保有量在2.8億輛左右,而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大約只有430萬輛,佔比不到2%。美國電動汽車銷售經歷了去年較高速增長之後,今年前幾個月的增長勢頭明顯放緩。美國汽車行業研究機構君迪公佈的數據顯示,購車者對電動汽車的興趣連續第五個月下滑,現在只有23%的購車人表示很可能會考慮購買電動汽車。

美國政府的畸形關稅政策、傳統車企對開發電動汽車的意興闌珊、虛假宣傳給消費者帶來的猶疑,或將在美國市場形成對優質電動車産品的“逆淘汰”,得利的只有那些想當“鴕鳥”的傳統車企,而被犧牲掉的不只是渴望購買物美價廉商品的美國消費者,還有信誓旦旦要履行減排責任的美國政府的信譽,甚至,還有世界各國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共同努力。

拜登在宣佈《通脹削減法案》時曾宣稱:“美國人民贏了,特殊利益集團輸了。”如今看來,這更像是一句諷刺意味十足的黑色幽默。

編審:蔣新宇 張艷玲 蔡曉娟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