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中國網評】戰略性和內生性賦予中歐關係持久動力

來源:中國網    2024-05-07    作者:金玲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金玲

5月6日,習近平主席應邀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中法歐三方會晤。習近平在會晤中強調,中歐雙方應堅持夥伴定位和對話合作,從戰略高度深化溝通、增進互信、凝聚共識和開展協作,並突出雙邊關係的內生動力和廣闊前景。縱觀歷史,無論是中法建交,還是中歐關係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務實合作,都展現了中歐關係的戰略意義和內生動力。

戰略性是中法、中歐關係的重要屬性,是雙邊關係持久穩定的前提。中法、中歐關係從來就具有超越雙邊層面的全球戰略影響。60年前,中法建交是中歐關係在冷戰夾縫中的戰略性突破,也因此深刻改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對世界多極化具有深遠戰略影響。法國前駐華大使馬納克曾評論説:“1964年,中法建交表面上反響並不強烈。但是,這一表像背後卻孕育著歷史進程上的飛躍。”1975年,中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建立外交關係之時,同樣建立在反霸的戰略共識基礎上。此後,戰略性一直是中歐關係的重要屬性。中國一直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秉持“支援建立一個強大的、團結的歐洲”的戰略方針,從政治和戰略的高度出發,在對歐盟外交中堅持包容分歧、爭取對話的合作原則。歐盟也曾長期堅持從戰略高度理解中國的崛起和中歐合作。

但是近年來,歐方對華戰略出現搖擺,賦予中歐關係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三重定位,削弱了中歐關係的戰略穩定,也為雙方各層面的務實合作帶來負面影響。以史為鑒,可以明智。中歐關係的歷史充分表明,只要從戰略高度看待雙邊關係,相互把對方作為夥伴而非對手,雙邊關係的大局就能穩定,並能推動中歐關係走向縱深,就能夠使商業推動力活躍,使人員交流頻繁,使文化溝通順暢,使多邊合作有效。這也是此次習近平主席在三方會談開始就突出中歐關係應堅持夥伴定位,深化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凝聚戰略共識、開展戰略協作,推動中歐關係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之所在。

內生動力是中歐關係的根本屬性,也是中歐關係廣泛發展前景的根本支撐。作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力量,中國和歐盟關係的發展和變化,對於中歐各自的發展、改革和轉型都是不可或缺的外部資源。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歐洲提供穩定、可靠的市場,對歐洲經濟穩定與就業保障發揮重要作用。同樣,來自歐洲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為中國實現高品質發展和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助力,對中國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中歐在各自的發展進程中相互借重和依賴,相互提供發展機遇,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性增長關係。同時,中歐深度依存、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積極效應不斷外溢至其他領域,促進形成了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的合作格局,成為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大國關係典範。

但是,面對地緣政治變局,尤其是在中美博弈和烏克蘭危機背景下,歐方對外政策呈現地緣政治導向,從大國博弈的視角審視中歐關係,不僅讓中歐關係受制于美方的壓力,還將其與烏克蘭危機綁定。此外,歐盟擔心的所謂“相互依賴的脆弱性”也不乏意識形態色彩,因此,“去風險”戰略的出臺,具有顯著針對中國的性質,其實施一系列政策工具,從投資審查到出口管制,甚至限制雙方的科學技術合作,都嚴重制約中歐合作的內生動力。近期,歐方甚至炒作所謂“産能過剩論”,發起一系列針對中國綠色行業的反補貼調查,同樣影響共同推動綠色和數字雙轉型進程。恰是如此,習近平主席在三方會晤中強調中歐關係的內生動力和廣闊發展前景,其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的根本屬性。習近平主席更是親自就所謂“産能過剩”問題闡明立場,推動歐方重建對華正確認知,從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視角,豐富和拓展中歐關係的內生動力,尤其是加強在綠色領域內的合作與協調,推動雙邊關係行穩致遠。

當今世界正處在關鍵十字路口,中歐關係同樣面臨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干擾。中歐作為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需要堅守中法建交精神,從戰略高度賦予中歐關係新的內涵和時代使命,充分挖掘和強化雙邊關係的內生動力,為不確定性世界注入穩定的力量。(作者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編審:蔣新宇 唐華 張艷玲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