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競爭”正日益成為華盛頓對華政策的高頻熱詞。1月30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一次智庫活動中,一方面坦承美國“幾十年來為塑造或改變中國所作出的努力都沒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呼籲“美中必須在競爭中尋找共存之道”。本月初,美國前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出任常務副國務卿,成為美國外交的“第二號人物”。作為白宮內為數不多的“中國問題專家”,坎貝爾一貫主張中美關係的本質是“競爭”,而非衝突和對抗。坎貝爾的任命,意味著“印太地區”和中國在拜登政府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再次得到提升。
自去年中美高層恢復接觸以來,中美關係明顯出現轉圜回暖的跡象。美國政要也在不同場合多次表態稱,中美應以“競爭”取代“對抗”,共同管控兩國分歧。華盛頓的這一表態,對於防止中美摩擦升級無疑具有積極意義,但也須注意美方措辭的“綿裏藏針”:將中國定義為“競爭對手”,不會改變美國打壓、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意圖。
美國承認“改變中國”努力的失敗不僅僅是自揭其短,其背後更有宣示美國對華政策轉向的政治意味。自上世紀70年代尼克松訪華以來,美國確立了對華“接觸”戰略。美國實施“接觸”戰略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將中國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以間接促成中國的社會、政治變革。但歷史證明,這只是美國的“一廂情願”。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四十餘年的發展,中國不僅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始終堅持走不同於西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打破了“西方模式”的神話。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長和自信心的不斷增強,華盛頓愈加感到焦慮和挫敗。因此,近年來不少美國政客主張反思甚至放棄“接觸”戰略,進而將中國定義為“有意願和能力重新構建國際秩序的唯一競爭對手”。2020年,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在尼克松圖書館前發表演講,宣佈對華“接觸”政策已經失敗。2023年,坎貝爾在一次採訪中也明確表示,“接觸”政策的目標高於美國的實際能力。
美國雖然表示已放棄“改變中國”,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願以平等的姿態同中國展開對話合作。自拜登政府上臺之後,對華“競爭”的論調逐漸取代“接觸”,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主流話語。“競爭論”更為強調美國要確保自身競爭優勢,以防止中國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因此,從貿易到科技甚至軍事領域,美國對中國陸續展開全方位的封鎖和打壓,大有與中國“脫鉤”之勢。
但中國畢竟是世界上工業體系最為完整的國家,完全脫離“中國製造”對於美國來説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美國便將“脫鉤”的重心集中于高科技領域。自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就對華為公司“痛下殺手”。拜登上任後“蕭規曹隨”,繼續對中國半導體産業實施360度無死角的圍堵打壓。在當前人工智慧技術蓬勃發展之際,美國商務部又明令禁止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口先進人工智慧晶片。美國政府為阻止中國的科技進步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正如坎貝爾在《外交雜誌》上撰文表示,美國須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進行封鎖,以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
因此,美國所謂的“競爭論”並非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良性競爭,而是處處給對手下套、使絆子的惡性競爭。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無論是半導體還是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中國的推動。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市場,而且在人工智慧領域擁有巨大的數據優勢。中美在高科技領域的“脫鉤”只會造成“雙輸”局面。例如對人工智慧的領軍企業英偉達來説,中國市場的營收佔其2023年全球營收的47%。英偉達CEO黃仁勳就公開稱,美國的半導體企業在10-20年內都難以擺脫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在中美元首會晤中達成了“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保持溝通、防止衝突、恪守《聯合國憲章》”的“舊金山共識”。在當前世界上的不確定性風險上升、冷戰思維死灰複燃的背景下,中美迫切需要加強溝通,共同管控分歧,以避免局勢滑向失控的邊緣。但美方首先需要正心誠意,將“舊金山共識”落到實處,而不僅僅是在對華政策的措辭、話術上下表面功夫,以“競爭”之名行“遏華”之實。
編審:蔣新宇 張艷玲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