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據報道,近日,南韓政府已批准“薩德”基地的環境評估報告,並將正式啟動基地的建設工作。這意味著南韓將在明年全面部署“薩德”系統。自2016年美國以應對“朝核危機”為藉口,執意在南韓部署“薩德”系統以來,中國、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已多次向韓方表達強烈抗議。南韓政府也因此一度擱置部署計劃。但此次韓方再次推進“薩德”系統的部署工作,凸顯美韓聯盟的進一步強化,也預示著東北亞的戰略平衡將面臨巨大的衝擊。
“薩德”系統的全稱為末端高空區域防空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攔截導彈的高度為40千米-180千米,可防衛半徑為200千米的區域。美韓部署“薩德”名義上是確保南韓民眾免受朝鮮核武的威脅,但實際上另有他圖。其實“薩德”的爭議焦點在於其雷達系統。“薩德”系統的X波段雷達為當今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強的路基移動雷達,實際探測偵察範圍可達到2000千米以上,足以覆蓋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近一半的國土範圍。“薩德”系統一旦部署完成,將會嚴重減損中國戰略導彈的威懾力,影響中美之間的戰略平衡。
美國強推“薩德”入韓的真實意圖在於將南韓整合進美國的亞太地區導彈防禦體系。“薩德”系統在部署完成後,其控制權將掌握在駐韓美軍手裏,甚至所有數據都由美軍匯總。也正因此,“薩德”計劃一經公佈就引起了中俄兩國的嚴正抗議。2016年6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敦促美韓立即停止並取消部署“薩德”系統。在第四次中俄東北亞安全磋商中,中俄一致認為美韓推動部署“薩德”與其宣稱的目的明顯不符。與此同時,“薩德”入韓也引起了當地民眾的強烈不滿。2017年,星州、大邱以及首爾等地的南韓民眾舉行抗議集會,要求政府撤出“薩德”系統。
各界的反對聲浪曾迫使南韓政府重新考慮部署“薩德”系統的問題。2017年10月,南韓前總統文在寅對中國作出“三不一限”的承諾,即不追加部署“薩德”,不與美國和日本形成三方軍事聯盟,不參與美國主導的導彈防禦系統,限制使用已在韓部署的“薩德”系統。“三不一限”承諾曾讓一度陷入冰點的中韓關係迅速回暖,也為隨後中韓貿易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2021年中韓貿易額突破3600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28%,更是建交當年的72倍。文在寅政府之所以暫緩“薩德”計劃,緣于南韓過去一直奉行的大國平衡戰略。長期以來,南韓將自身定位為大國之間的“橋梁”而非“前線”,以避免一邊倒地選邊站隊。這為南韓尋求安全保障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營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也讓南韓能夠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但是隨著新一屆南韓政府的上臺,東北亞的戰略平衡態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尹錫悅政府明顯強化了美韓同盟關係。其一方面配合美國的對華晶片圍堵政策,另一方面繼續深化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今年4月,尹錫悅在訪美期間甚至對外宣稱“美韓同盟現在已經升級為‘以核為基礎的同盟’”。此外,南韓還加強了與北約的聯繫互動。去年南韓在受邀參加北約峰會之後,迅速在比利時設立了駐北約代表處。此舉愈發凸顯了北約“亞太化”的趨勢。如今,南韓政府違背“三不一限”承諾,宣佈正式啟動飽受爭議的“薩德”基地建設工作,則進一步加深了外界對於南韓放棄平衡戰略的擔憂。
南韓政府近來的一系列舉動也對中韓關係帶來了困擾。2022年南韓對華出口額銳減,其中晶片出口的降幅最大,面臨腰斬的局面。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1日,南韓出口已連續8個月萎縮,持續15個月出現逆差。中國外交部也數次就南韓政府的對華言論提出交涉,希望韓方在台灣問題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隨著近年來美國加緊對中國的戰略圍堵,“薩德”入韓給日益緊張的東北亞安全局勢再添新的變數,中韓關係也由此面臨新的挑戰。本月25日南韓外長樸振公開表示,尹錫悅政府沒有理由也從未想過與中國“結怨交惡”。對此,中國外交部也回應稱,中方重視和發展對韓關係的基本立場沒有變。中韓既是近鄰,也是分不開的合作夥伴。健康穩定的中韓關係是兩國人民的共同期待。希望南韓政府在“薩德”等問題上能夠以中韓關係大局為重,推動兩國關係早日重回正軌。
(編審:唐華 張艷玲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