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自去年10月白宮出臺《晶片與科學法案》以來,美國針對中國的晶片禁令就不斷升級加碼。美國政府不僅限制本國企業向中國提供高端晶片産品和生産設備,還聯合荷蘭與日韓一起圍堵和打壓中國的半導體産業。然而,就在美國政府氣勢洶洶地擺開對華科技戰的架勢之際,最先叫苦不迭的卻是其本土的半導體企業。日前,美國半導體産業協會(SI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紐菲爾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中國是美國半導體最大的市場,儘管美國政府存在所謂國家安全方面的顧慮,但美國半導體公司不能缺席中國市場。
在對華晶片禁令問題上,美國半導體企業之所以與白宮立場相左,自有難言的苦衷。2023年一季度,英特爾公司凈虧損達28億美元,業績同比下跌134%,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單季虧損紀錄;AMD 2023年一季度凈虧損達1.3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18%;美光科技公司在2023財年第二季度虧損達23.1億美元,為20年來最大虧損季。隨之而來的是,美國半導體産業的裁員大潮。據媒體報道,僅在今年年初,泛林集團就計劃裁員1300人,IBM計劃裁員3900人,3M計劃裁員2500人,三家公司裁員總數已接近8000人。當下,美國經濟的衰退跡象日益明顯,與中國經濟的“脫鉤”“斷鏈”無疑讓美國半導體企業的生存處境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配合美國對華晶片禁令的南韓半導體産業也正面臨出口腰斬的局面。南韓官方發佈的4月份出口數據顯示,南韓已經連續14個月出現貿易逆差,創下26年來最長貿易逆差紀錄。南韓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出口大幅下滑對其造成的衝擊不言而喻。而半導體出口減半則是導致南韓鉅額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隨著南韓加入美國的“封鎖聯盟”,其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額連續11個月下降。今年4月份,南韓半導體出口額同比下降41%。南韓半導體企業也因此遭受重創。據稱三星電子今年一季度利潤暴跌95%,SK海力士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60%。南韓半導體企業正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寒冬”。
用“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來形容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的晶片産業“圍剿”再恰當不過。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消化了全世界40%以上的晶片産量。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進口國,2022年,中國晶片進口額高達1.3萬億美元。因此,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家重要的半導體企業來説,割捨中國市場都是其無法承受之重。美國政府強迫西方半導體企業與中國“脫鉤”“斷鏈”,實則是“自斷其臂”。
而且中國作為全球半導體産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為維護全球半導體産業鏈的穩定與安全作出獨特貢獻。荷蘭光刻機企業阿斯麥的高層曾警告美國,如果美國迫使其停止對華出售DUV光刻機,那麼世界半導體供應鏈將面臨中斷風險。眾所週知,晶片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今天晶片技術每前進一步都意味著研發成本的陡增。但在失去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晶片市場之後,西方的晶片技術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美國妄想通過封鎖來扼殺中國半導體産業,卻忽視了中國晶片國産化替代的巨大潛力。雖然中國在高端晶片製造領域仍與世界最先進水準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在大於28nm的中低端晶片領域,中國完全有能力進行自主研發和生産。中低端晶片被廣泛應用於電視、空調、汽車、高鐵、無人機等領域。相較于5nm、3nm等高端晶片,中低端晶片應用範圍更廣泛。而且中國在2022年已經實現了14nm晶片的量産,足以滿足國內90%以上市場需求。所以,美國及其盟友的“圍堵”只會倒逼中國加快實現技術突破,打造自給自足的晶片産業鏈。正如比爾·蓋茨在評價美國晶片禁令時所説,這只會迫使中國花時間和金錢來製造自己的晶片,美國永遠無法阻止中國擁有強大的晶片。
説到底,美國的晶片禁令只是華盛頓政客們“閉門造車”的産物,既缺乏足夠的國內民意基礎,也不可能達到他們預想的效果。長期來看,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産業的圍堵戰略註定行之難遠,只能徒增笑耳。(責任編輯:華章 宇馨 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