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4月1日,印度外交部宣佈,印度和馬來西亞已同意用印度盧比進行貿易結算。媒體評價稱,作為美國重要的“印太戰略”夥伴,印度此舉,無疑是對美元在全球霸權地位的一次“釜底抽薪”。此前一天,在東盟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討論啟動本地貨幣結算成為首要議題。“東盟簡報”網站甚至直接點名,稱此次會議就是要討論如何減少貿易和金融交易中對美元等貨幣的依賴。今年1月,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宣佈,兩國正就建立共同貨幣“蘇爾”展開準備工作,而在1999年至2019年期間,美元在美洲貿易計價中佔96%,如今,南美洲最大的兩個國家要“另起爐灶”,無疑將動搖美元在該地區的主導地位。
全球加速去美元化,預示著橫行世界幾十年的美元霸權,有了終結的跡象。
美國屢次收割全球財富,各國苦美元久矣
二戰後確立的以美元和黃金掛鉤為基礎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霸權地位。上世紀70年代初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國又借中東亂局將石油貿易結算與美元綁定,美元霸權得以延續至今。幾十年來,美元作為全球“跨國支付和儲備貨幣”的地位幾乎無可撼動,美元霸權又與軍事、科技霸權相輔相成,成為支撐美國當世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的三根重要支柱之一。然而,美國政府卻從未將美元當作幣值相對穩定的國際流通貨幣,與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各國分享紅利,反而一次次透支美元信譽,用其反覆收割全球財富。
歷史上,美國多次製造“降息放水—加息回流—降息放水”的“美元潮汐”:國內經濟形勢不好,美聯儲就通過降息刺激投資和就業,並引導美元流向世界各國,收購各國優質資産,助推資産價格泡沫,獲取高額增值收益;國內經濟過熱,美聯儲便加息引導美元回流,導致各國貨幣貶值,資産價格崩盤,陷入債務危機;之後美聯儲再度降息,美元又通過貿易、借貸、投資等渠道大量流出美國,收購那些被評級機構標上白菜價的各國優質資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拉美經歷“失去的十年”,九十年代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背後都有“美元潮汐”的魔影。
“美元潮汐”嚴重干擾了國際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令各國苦不堪言,原本應充當全球金融“穩定器”角色的美元卻屢屢成為“定時炸彈”。此前多輪金融危機後,世界各國已開始加強金融管制,尋找美元之外的其他選擇。而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聯儲再次祭出“美元潮汐”武器收割全球,轉嫁美國自身危機,更進一步倒逼全球加速“去美元化”。
美國將金融武器化,徹底敗光美元信譽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為了在經濟上徹底打垮俄羅斯,美西方國家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對俄實施了史無前例的金融制裁措施:俄羅斯大量外匯儲備遭到凍結、沒收,俄羅斯主要銀行被踢出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系統(SWIFT)。對於這種非常規的制裁措施,美西方國家卻津津樂道,稱其為能夠戰勝俄羅斯的“金融核彈”。
各國震驚之餘卻也猛然警醒:曾經認為便利國際貿易的金融工具,不知道哪天就變成扼住本國咽喉的絞索;美西方國家可以單憑自己的好惡,隨時將其控制的國際結算系統和貨幣,當作攻擊他國的金融武器。
這一認識正日益變成全球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共識,並成為本輪全球去美元化浪潮的最大動因。不久前,印尼總統佐科敦促該國政府逐漸停止使用維薩(VISA)等外國支付系統。他稱,擺脫西方支付系統對保護本國貿易免受“可能的地緣政治後果”至關重要;《印度教徒報》評論稱,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俄羅斯經濟受到美歐等西方大國的嚴厲制裁導致各國擔憂,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去美元化的趨勢。
長久以來,不少美國政客都有一種自命不凡的優越感,認為本國是“山巔之城”,昂撒人是“上帝選民”,進而認為美國霸權永固,是“天命使然”。這種近乎自戀的認知,助長了美國對外的強盜邏輯和霸權行徑,動輒要求別國以美國定下的“規則”行事,維護美國口中的所謂“秩序”,哪怕美國自己在破壞“規則和秩序”。殊不知,美國每一次肆意妄為都是在透支自身的國際信用,侵蝕“美式霸權”的根基。當美國信用危機來臨之時,也就是美元霸權崩塌之日。
(責任編輯:樂水 宇馨 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