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北京時間14日下午,赴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會晤創造了多個“首次”——它是中美元首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近三年來首次面對面會晤,是拜登就任總統以來兩國元首的首次面對面會晤,是中美完成各自國內重大政治議程之後的首次會晤,也是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臺後中美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因此,本次中美元首會晤被外界寄予厚望——希望能夠為穩定中美關係提供契機,進而為全球經濟復蘇貢獻力量。
習近平表示,雙方應該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共同確保中美關係沿著正確航向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拜登也認為,美中作為兩個大國,有責任保持建設性關係,美方致力於保持兩國元首以及政府各層級溝通渠道暢通,就雙方存在分歧的問題開展坦誠對話。雙方這些積極表態順應了外界對於中美關係回歸正道的預期,有助於凝聚力量共同應對紛繁複雜的全球性危機。
儘管如此,美方近期的一系列舉動仍讓外界難以對中美關係的未來輕言樂觀。10 月 7 日,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半導體出臺了新一輪的禁令,禁止任何使用美國設備製造的先進製程晶片出口給中國,不僅涉及美國企業,還脅迫日本、荷蘭等國企業協同行動,制裁力度前所未有。日前外媒分析稱,拜登或將在G20峰會上就烏克蘭危機、人權問題等一系列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向中國等國發難,引得主辦國印度尼西亞媒體《雅加達郵報》發文呼籲“來巴厘島請不要只是奔著吵架”。
因此,美方若真像拜登所説的那樣,有意維護兩國關係長期穩定的大局,仍需要慎思之篤行之,妥善處理中美之間的一系列問題。
慎思之:美方應端正態度,避免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
《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赴巴厘島參加G20峰會前,曾呼籲美中穩定關係,並重開定期溝通渠道,向中方釋放出些許善意。不過她話鋒一轉,又説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源於中方的“誤解”,並聲稱中國應該“理解”美國“採取行動”的原因。
不知耶倫此番表態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美國政府的聲音,若是美高層共識,那只能説明美方的認知存在嚴重偏差,亟待糾正。
從拜登政府上臺後中美在安克雷奇的首次交鋒開始,中方不止一次向美方亮明瞭中國的核心利益以及底線。然而,美方始終置若罔聞,一次次在經貿、科技、外交等方面全方位孤立圍堵中國。美西方媒體都評論稱,美國插手台灣問題是為了牽制大陸注意力,美國搞晶片脫鉤是為了維持美國的獨霸地位,打壓中國科技崛起。中方據此合理回擊怎麼就成了“誤讀”?難道全世界都誤會了美國政府的“善意”“苦心”?
始終“從實力地位出發”看待中美關係,始終以“美方打壓有理,中方反擊非法”的傲慢姿態處理雙邊問題,才是兩國關係不斷惡化的根本。若美國總是拒絕反躬自省,出了問題又習慣於諉過他人,那麼中美之間的矛盾仍然難以得到根本解決。
篤行之:美方應將元首承諾落實到位,不可表裏不一
此次會晤雖是兩國領導人首次面對面進行溝通交流,但此前雙方已舉辦過兩次線上會晤、五次通電話,就中美關係和烏克蘭局勢等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換過意見。過往的會晤和溝通氣氛都非常融洽,雙方在闡明各自立場的同時,也達成不少共識,特別是美方反覆作出“四不一無意”承諾,為緩和中美關係奠定良好基礎。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此前每次拜登作出承諾後,美方官員往往會言而無信地用實際行動挑戰中方底線,自我打臉。
雙方第一次線上會晤後不久,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就公然聲稱,台灣當局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是臺“擴大其國際空間有意義參與的重要一步”,明目張膽地為“台獨”撐腰;雙方領導人最近一次通電話後沒幾天,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就不顧中方的一再警告,執意乘專機竄臺,嚴重損害中美關係政治基礎,導致中美之間一系列溝通渠道被迫中斷。
在今年3月19日雙方元首第二次視頻會晤上,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關係之所以出現目前的局面,直接原因是,美方一些人沒有落實我們兩人達成的重要共識,也沒有把總統先生的積極表態落到實處。”很顯然,中方對於美方多次出爾反爾深表遺憾和不滿,若美方的某些人一再無視雙方元首達成的共識,一再玩弄兩面三刀的把戲,中美關係想要重新回到正常軌道,恐怕仍是鏡花水月。
本次會晤中,拜登再次重申,尊重中國的體制,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援“台灣獨立”,也不支援“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習近平主席則提醒:“希望美方將總統先生的承諾落到實處。”肯承諾、重踐諾,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應該成為大國間交往的行為準則。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中美關係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挑戰。中美兩國關係回歸良性互動的正途,不僅利在兩國人民,更利在全人類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福祉,願美方能早日改弦更張,真正與中方相向而行。(責任編輯:樂水 宇馨 原京)